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盲谷,是一种死胡同似的没有出口的河谷。是喀斯特地区特有地貌。潜藏在地下的水流叫伏流,反之则为明流。贵阳以南的涟江流域广泛分布,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完成下面小题。

1.涟江流域地区盲谷发育广布的原因是(     
A.植被丰富B.土质疏松C.水热充足D.地表崎岖
2.下列关于盲谷的描述,合理的是(     
A.固定流域的河流被河谷前方的岩壁所阻,没有形成固定河口
B.地表河水沿孔隙渗漏,无法形成地上河
C.盲谷河流的前端一定有落水洞,形成地下瀑布
D.地壳下沉运动是盲谷形成的基础
3.下面关于盲谷分布地区的自然环境描述,合理的是(     
A.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小B.森林茂密,土层深厚
C.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D.河流季节变化大,有断流现象
2024-02-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耦合协调度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一个系统中不同的组件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这些组件需要相互协调配合才能有效地实现系统的目标。耦合协调度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系统中,包括计算机系统、机械系统、社会系统等等。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表征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面积占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率表征土地城镇化,两者相互促进。研究发现,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我国人地关系呈现出发展不协调的局面,土地城镇化速率远大于人口城镇化。下图示意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

(1)简述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
(2)简述长三角城市群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特征。
(3)说明提高长三角边缘地区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可行措施。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气象灾害是农业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未来近期,在种植制度、作物品种不变的前提下,澜湄流域下游各国水稻产量均有增加。



(1)说出澜湄流域下游各国双季稻种植的气候条件。
(2)试从大气角度分析澜湄流域下游各国未来近期水稻产量增加的原因。
(3)世界气象组织发布通报称:2023年大概率是厄尔尼诺年。试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对澜湄流域下游各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2024-01-2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4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红树林是发育在热带和亚热带泥滩上的耐盐碱性植物群落。由红树林及林下沼泽泥滩组合的海岸称为红树林海岸。其生长对人为活动较敏感。研究发现。海南岛沿岸红树林相对高大茂密,种类繁多;而福建东北部沿岸的红树林成为了灌木丛林,树高甚至不到1米,树种稀少。下图为红树林海岸带(三地带)综合剖面示意图。



(1)分析海南、福建两地红树林差异的原因。
(2)物种丰富程度是红树林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据图分析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带,并解释原因。
(3)随着红树林生态保护,据图从外力作用角度推测红树林海岸的自然演化过程。
2024-01-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5 . 近年来,随着贵州台盘村“村BA”火爆全网,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纯粹的乡村民俗活动再次引起人们关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带,山地高大,河谷深切,地形复杂。该区是苗族侗族主要聚居地。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再次活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常出现了“一村有节日,八乡来祝贺”的热闹局面,下列描述与该现象的出现最合理的是(     
A.少数民族种类多B.基础设施完善C.少数民族热情好客D.国家政策支持
2.关于该区民俗活动比较纯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封闭B.思想落后C.宣传不力D.规模较小
2024-01-27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6 . 河流阶地的形成及形态变化受控于地质构造活动和地理环境变化。下图为华北某盆地边缘河流阶地被断层错断的情景,T1-T4分别为第1-4级阶地面,F为间歇性活动的直立断层,其两侧数据为校正后的阶地面高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断层F两侧同级阶地面高差的产生是由于(     
A.南北两盘抬升速度不同B.东西两盘下降速度不同
C.南北两盘堆积速度不同D.东西两盘堆积速度不同
2.断层F错断阶地的活动(     
A.T4形成之后不明显B.T3形成之后不明显
C.T2形成之后不明显D.T1形成之后不明显
3.至T3错断前,断层F两侧T4的高差是(     
A.2米B.3米C.4米D.5米
2024-01-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7 .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特定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某同学暑期到我国南方一海岛旅游想体验赶海活动,请根据当天潮汐时刻表判断最佳赶海时间(     
A.0:00-4:00B.5:00-9:00C.10:00-14:00D.15:00-19:00
2.该同学在滴水丹屏赶海过程中发现潮间带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岩石,请推测岩石最有可能为(     
A.花岗岩B.大理岩C.玄武岩D.橄榄岩
3.当日天气晴朗,这位同学约小伙伴一同前往看海上日落,请你帮忙推荐一个看日落的最佳位置(     
A.南湾B.鳄鱼火山公园C.西角码头D.斜阳岛
2024-01-27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8 . 下表为2023年某日我国四地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日出时间日落时间
7:1816:48
6:5415:30
6:3616:50
8:2418:56
1.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④①D.②①③④
2.关于该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②B.③>④C.③>①D.③<②
2024-01-27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9 . 感热通量是指由于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热交换。白天,在强烈太阳照射下地温高于气温,感热通量为正值,热量由地面传送给上面较冷的空气并促其增热:夜间,地面辐射冷却,气温高于地温,感热通量为负值,热量由空气传送给地面并促使空气冷却。下图示意某年7月份北印度洋感热通量分布状况(单位:卡/平方厘米),该月,大气环流的变化使西部半岛M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变得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感热通量形成低值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气温较高,热量传递快B.底层海水上泛,海气温差大
C.高纬海水流经,海水温度低D.沿岸暖流流经,海水升温快
2.受感热通量影响,该月北印度洋海面风力明显增强的风向是(     
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南风D.偏北风
3.图示海域西部M半岛沿岸沙漠分布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垂直地带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10 . 1954年,贵阳市首次提出环城林带建设。在石漠化山地、工矿迹地等生态环境脆弱区,通过群众造林、林地造林、乡村造林等方式,至1990年初步建成全场70千米的第一环城林带。2000年,贵阳市启动第二环城林带建设,首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垫资”的模式,新建公益林30万亩,把部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国家及地方重点工程实施区域纳入第二环城林带,将分散的森林连成一片,为贵阳市筑起了又一道生态屏障。


说明贵阳市建设环城林带的优势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