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0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下游花高段(花园口至高村段)1971-2016年间,河床泥沙冲淤量(冲淤量=淤积量-冲刷量)不断变化,河槽形态(河宽与水深)变化明显。1985年龙羊峡水库运行后,黄河花高段的来水量与来沙量都明显减少;1999年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花高段来水量稳中略升,来沙量显著减少。下图示意黄河下游花高段位置、逐年累计冲淤量、河槽形态变化(a示意黄河形态、b示意黄河花高段、c示意黄河花高段逐年累计冲淤量、d示意黄河花高段河槽形态变化)。

(1)指出黄河花高段河槽形态特征的变化。
(2)判断黄河花高段河槽萎缩最明显的时段,并阐述其萎缩的过程。
(3)随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推测黄河花高段河槽形态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 . 水资源生态足迹是指在一定人口和经济状况下,为了维持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过程,水资源消费和消纳水污染所必需的生态生产性面积,是将水资源相关消耗折算成水域面积的综合核算方法。下图示意2010一2021年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高于北京和天津,主要是由于河北省(     
A.人均水资源量少B.水资源短缺
C.农业生产耗水量大D.水源水质差
2.京津冀三省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B.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C.降水量较平均值偏多D.水源质量不断提升

3 . “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且每年清除30%以上的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发展“蓝碳”的不利条件有(     
A.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主张管辖海域B.海水养殖产量居世界首位
C.滨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呈退化趋势D.海岸线长,滨海湿地广阔
2.关于发展“蓝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力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B.有效促进我国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
C.极大提高我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D.有效减少工业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风是指在冰川谷地中,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边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如下图所示。在我国祁连山和珠穆朗玛峰 北侧的河谷地区均存在冰川风现象,冰川风势力强弱有着明显的日变化。近年来,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和祁连山地区的冰川风变化趋势显著。



(1)指出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与祁连山北侧冰川风势力的大小关系,并说明原因。
(2)描述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冰川风一天中势力强弱的变化过程。
(3)说明冰川风对祁连山北侧山谷风的影响。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某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图。


   
(1)说出左图中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名称____及成因____
(2)左图中②处有时会形成牛轭湖,说明其形成过程。
(3)指出右图地貌景观在左图中的位置____(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____
2024-02-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普莫雍错(下左图)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山间盆地,被连绵巍峨的雪山环抱,湖面面积290平方千米,海拔约5030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350毫米,90%的降水集中在6-9月。冬季,普莫雍错湖面冰封,由于冰层与大气热量交换,冰层垂直导热不均,导致冰面上出现纵横交错的冰裂纹景观。

推瓦村海拔约507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每年2月中上旬,推瓦村牧民一边探查冰层厚度一边用牛粪炉灰在普莫雍错冰面上撒出一条灰色小道,在清晨将羊群沿该小道从湖岸赶至湖心岛(下右图),湖心岛水草丰富,饲料充足,便于羊群度过春回大地前"青黄不接"的日子,一个多月后牧民又将羊群赶回湖岸,这种独一无二的转场牧业方式已在当地延续了上千年。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近几十年,流域内冰川面积逐渐萎缩,未来普莫雍锯面积有减小的趋势。

(1)简述牧民用牛粪炉灰在冰面上撒出一条灰色小道的好处。
(2)说明普莫雍错冰裂纹景观的形成过程。
(3)判断普莫雍错的湖水盐度特点并说明理由。
(4)分析普莫雍错面积缩小对区域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郑州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假对山东省滨海及附近地区进行研学考察主要考察常见的地貌类型分布及成因。下图为该兴趣小组绘制的常见地貌景观图。



(1)说出哪幅图和该地理兴趣小组研学地的景观不相符,并说明理由。
(2)指出①②地貌的名称,并推断该处海岸线变化的趋势。
(3)说出Ⅲ地貌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8 . 中国新闻网2020年5月25日18:27:15消息:全球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近20年呈小幅下降趋势。卷云,属于高云,云底一般在4500至10000米。下面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是“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可以使左图中的(     
A.②增强B.③增强C.④减弱D.⑤减弱
2.卷云一般形成于右图中的(     
A.A—对流层B.B—平流层C.A、B交界处D.C—高层大气
3.平流层适宜飞机飞行的有利条件是(     
①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平稳②天气晴朗,能见度高,便于观察
③空气稀薄,空气阻力小④臭氧层可以吸收紫外线,减少对飞机的不利影响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2023-03-1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曲是指近似环形的、形如蛇行的弯曲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坦地区。当河床坡度减小后,河流的侵蚀发生改变,致使河道发生弯曲。延川县内的黄河蛇曲是目前我国干流河道蛇曲中规模最大、最密集的蛇曲群。该地黄河嵌入式蛇曲的发育与河流的侵蚀方式、地壳升降运动、河岸岩性等密切相关。下图为延川黄河嵌入式蛇曲(河流沿峡谷穿行流淌,河道形态恰似“Q”字形,犹如嵌于山岩之间)河段及其景观图,图示河曲颈又称蛇曲颈。

   

(1)从内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延川黄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
(2)当地计划在右图黄河蛇曲河段新建一个村落,应选择在该河段的哪一侧(甲处或乙处)? 并分析其选择的合理性。
(3)分析图示蛇曲河段的未来发育趋势。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岸类型有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泥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岩体直面辽阔海域,深水逼岸,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再加上基岩海岸本身的地质作用及岩石性质、结构特征,形成了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由海蚀拱桥演化而来)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下图为浙江省海岸线图和海岸地貌示意图。

(1)图中浙江省A处为泥质海岸、B处为基岩海岸,其中形成A处海岸的外力作用是____作用,形成B处海岸的外力作用是____作用。
(2)指出基岩海岸线的进退趋势,并说明原因。
(3)据图文材料说明海蚀柱的形成过程。
2023-03-19更新 | 459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