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东恰错是青藏高原的一个终端湖泊(流域内径流的终点)。下图示意1990年和2018年东恰错湖岸线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恰错(     
A.东侧湖岸最为陡峭B.湖水盐度较低
C.以河流水补给为主D.夏季水位最低
2.1990~2018年东恰错湖岸线的变化意味着(     
A.东恰错补给河流水增多B.入湖径流含沙量降低
C.东恰错冬季封冻期变长D.湖泊补给地下水增多
2024-04-15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 . 读图分析

材料一: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分别是大气的____层、____层、____层大气。
(2)A层中水汽、杂质集中,对流运动显著,所以____复杂多变。
(3)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利于人类通信。电离层存在于A、B、C中的____层。
(4)B层有利于飞机飞行,主要原因是天气____(晴朗/多变)和大气层稳定。

材料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若上图中植被覆盖率增加,地下径流会____(填“增大”或“减小”)。
(6)能使陆地水体得到不断补充的最主要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7)图示水循环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单选)
A.①B.③C.⑥D.⑦
2024-03-2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红海及周边示意图。


材料二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盐度超过40‰,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1)A与C相比,A处的海水盐度较____,原因是____。A处的海水密度较____,原因是____
(2)2023年1月6日我国8艘渔船自印度洋驶入红海,在经过曼德海峡时渔民发现,渔船行驶速度变____,到达红海后发现渔船吃水深度变____,该渔船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3)红海成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的原因____________
2024-03-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4 .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侵蚀、堆积、搬运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搬运、堆积D.堆积、搬运、侵蚀
2.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     
A.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B.b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C.与公路相比,铁路投资少,故该区域交通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D.c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发展
2024-03-1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5 . 丹麦埃斯比约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风电设备制造云集、以海上风电安装和维护为工业重心的港口,被称为“海上风电母港”。埃斯比约港是北欧重要的集装箱港、最大的渔港及北海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近海基地。下图示意埃斯比约港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埃斯比约港成为“海上风电母港”的契机是(     
A.产业转型升级需要B.全球经济发展变化C.世界能源消费变革D.国家开发区域调整
2.埃斯比约港成为北欧最大的渔港的原因是(     
A.北海海域终年不冻B.捕捞业发展历史悠久
C.为天然良港,海运便利D.寒暖流交汇,生物丰富
2024-03-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6 .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我国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35.7°N,102.79°E)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B.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
C.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D.观测点到震源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2.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2024-03-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7 . 下图为我国沿海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等高线(单位:)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M地的海拔可能是(     
A.380mB.420mC.460mD.530m
2.该区域欲建一座瞭望哨,最适宜建在(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3.图示信息可反映出该区域(     
A.地形以平原为主B.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C.耕地集中分布在北部D.东部坡缓,流水潺潺

8 .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环境因素考虑,该地区(     
A.盛行风为东北风B.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C.盛行风为东南风D.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
2.该城市功能区与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甲—经济因素B.乙—历史因素
C.丙—政策因素D.丁—文化因素
2024-02-28更新 | 975次组卷 | 1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

9 . 2022817日,青海省大通县受暴雨影响,引发泥石流灾害,多地受灾。图为大通县某村庄受灾现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村可采取有效防治泥石流的措施是(     
A.修建梯田B.开挖玻脚C.修建水库D.修建导流渠
2.当地政府为快速获取受灾面积,适合采用的技术是(     
A.GISB.RSC.GPSD.VR

10 . “十字连星”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是指太阳、月球及太阳系的各大行星排在相互垂直的直线上,地球处于十字的中心,构成“十字架”形结构,图示意“十字连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行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存在小行星带B.③行星具有红色外表,被称为“红色行星”
C.④行星体积质量小,表面温度低D.⑤行星有固体表面,体积巨大
2.如果把地球和行星③的位置互换一下,则地球上(     
A.地震现象增多B.四季现象消失
C.大气不复存在D.地表温度升高
2024-02-27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