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301 道试题
1 . 下图是某同学暑假在甘肃省西部某地区旅游时拍摄的砂砾岩景观——“神驼迎宾”。读图,回答问题。

“神驼迎宾”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最可能是(     
A.岩浆侵入一冷却凝固一地壳上升一外力作用
B.断层发育一变质作用一地壳上升一风力侵蚀
C.外力沉积一固结成岩一地壳上升一外力侵蚀
D.板块挤压一岩浆喷出一变质作用一固结成岩
2024-06-1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2024高三·北京·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为2024年2月18日8时至23日8时我国局部地区降温预报图。

日期2月18日2月19日
武汉气温/℃9~191-10
(1)与北京相比,说明武汉气温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伴随此次降温,湖北省出现了冻雨(雨滴在降落过程中,遇到温度低于0°C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的降水现象)灾害天气。下图为冻雨形成过程示意图。

(2)简述此次冻雨天气的形成过程。
(3)列举冻雨天气对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4-06-1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卷A-2024高考地理冲刺压轴卷(北京专用)
3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治理模式及主要措施

时间段治理模式主要措施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坡面治理修建梯田、植树造林
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沟坡联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
20世纪70年代末期-90年代末期小流域综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自然修复
2000-2010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修复、植树造林、修建梯田
2010年至今塬区、坡面、沟道、沙区综合治理塬区固沟保塬,坡面退耕还林草,沟道拦蓄整地,沙区固沙还灌草

(1)概括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变化的特点。
(2)从塬区、坡面、沟道、沙区治理措施中任选两个说明其主要作用。

大河奔涌,向而行,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理念的引领下,重视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021年河南与山东签订的《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协议约定:山东段的监测断面水质年均值在III类基础上,每改善一个水质类别,山东给予河南6000万元补偿资金;反之,每恶化一个水质类别,河南给予山东6000万元补偿资金。

(3)结合实例,论述黄河流域不同河段发展战略的意义。
2024-06-1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4 . 经济联系量可用作衡量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的指标,相邻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越大,它们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下表为2021年成都都市圈城市经济联系量统计表,下图为成都都市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成都德阳眉山资阳
成都——1122.071018.61405.53
德阳——33.5834.55
眉山——34.76
资阳——
总量2546.211190.201086.95474.84

1.成都都市圈各城市间(     
A.眉山与成都的经济联系最强B.眉山与德阳的经济联系强于眉山与资阳
C.成都与德阳一体化程度最高D.经济联系的强度与城市间的距离正相关
2.近年来广汉市成为流入成都市域跨城通勤人数最多的城市,其原因是(     
A.德阳对广汉的城市辐射作用减弱B.成都就业机会多,成广交通便利
C.成都的行政管理功能较德阳更强D.广汉劳动力更适应成都高新产业
3.广汉市近年依托三星堆遗址发展旅游业,其可借用的成都因素是(     
①广阔的市场②便利的交通③发达的科技④悠久的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14更新 | 42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5 . 某校地理组开展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主题学习系列活动。图为学生结合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情况设计制作的PPT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产粮大省(     
A.安徽省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B.黑吉两省小寒之后抢收秋粮
C.常因洪涝灾害导致产量下降D.均以平原为主,耕地资源丰富
2.从粮食生产环节考虑,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有(     
①加强科学育种,提高抗灾能力②利用遥感技术定位,实施精准农业
③合理施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④加大粮食跨区域调配,解决供需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13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6 .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是开展粒子与核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及宇宙学等领域的暗物质探测研究、中微子物理实验研究等一些重大基础性前沿课题的重要研究场所。该实验室位于四川省锦屏山公路隧道中部侧向开挖的山体中,是目前世界上埋藏最深、规模最大的地下实验室。图为实验室所在区域的地质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锦屏地下实验室位于图中(     
A.①B.②C.③D.④
2.锦屏地下实验室建在山体深处的主要原因(     
A.工程技术水平高B.交通较为便利C.屏蔽多数宇宙射线D.水能资源丰富
2024-06-1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7 . 2023年10月,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无人机飞行队辅助船舶巡检,出色完成环海南岛联合巡航任务。下图为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工作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     
A.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测定海洋污染程度B.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巡检数据叠加分析
C.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模拟潮汐涨落D.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预测航道通航状况
2.本次无人机巡航(     
①主要在海面空间作业       ②范围覆盖我国专属经济区
③比船舶巡检效率提高       ④提高了海洋国土管控能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6-12更新 | 41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8 . 2023年12月,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公布“东岸铁路计划”将延伸到泰国边境,该计划属于泛亚铁路项目之一。泛亚铁路是深化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新通道。下图示意泛亚铁路开通前后中南半岛的区域开发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泛亚铁路开通前,中南半岛东西、南北方向上的交通连接强度存在差异,最主要的自然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植被
2.泛亚铁路开通后,下列受益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A.新加坡B.越南C.缅甸D.老挝
2024-06-0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精华学校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9 . 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一处绝壁之巅。这里海拔1700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下图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     
A.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
B.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流水沉积
C.外力风化侵蚀—流水沉积—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D.流水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
2.郭亮村绝壁岩层(     
A.都形成于同一时期B.各地层未曾遭受过侵蚀故保存良好
C.具有典型层理结构D.物质主要来源于岩石圈中的软流层
2024-06-09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精华学校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10 . 北京时间2024年4月9日凌晨,2024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北美洲多地上演。观测证实,日全食期间,电离层电子浓度会发生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这次日全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会造成地球温度明显下降B.可能对无线电短波通讯造成一定干扰
C.有机会看到完整的光球层D.可同时看到美丽的极光
2.日全食发生之时(     
A.北京玉渊潭的樱花烂漫B.伦敦民众沉浸在日全食的黑暗中
C.纽约的正午日影正在变长D.墨西哥的日全食出现在西北方向
2024-06-0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精华学校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