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95 道试题

1 .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北方第一大城市群体,以北京与天津为中心。下图为北京对京津冀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及强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对邯郸辐射强度一般,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禀赋B.两地距离C.城市等级D.文化差异
2.北京主要为唐山和保定提供的经济发展要素为(     
A.信息和资源B.市场和劳动力C.资金和技术D.资源和劳动力
7日内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数据统计显示,该山地是我国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山地最可能是(     
A.长白山B.天山C.五指山D.高黎贡山
2.图示山地是我国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区域,主要得益于其(     
A.东西跨度大,水热组合多样B.位于热带季风区,水热条件好
C.相对高差大,生境复杂多样D.地形崎岖,不受人类活动影响

3 . 近年来,中国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规模过度扩张,导致地价上涨较快,对居民购房、企业选址等带来重要影响,地价过高已成为大城市病的典型表现之一。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是近现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产物,城市地租曲线会随城市次中心的出现而发生变化。下图示意多中心和单中心城市地价曲线。据此完成

1.与单中心相比,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     
①有效降低城市平均地价②有效提升城市低段地价
③显著抑制城市中心地价④显著提高农业用地地价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     
①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城市空间均衡发展
②减少“地王”现象,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③提高次中心工业地价,增强企业竞争力
④促使城市设施水平和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 地层和化石就像“书页”一样,记录着地球发展的历史。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右侧化石中的生物在地球上出现时(     
A.地球上存在两个大陆B.只有一个联合古陆
C.七大洲、四大洋轮廓初步显现D.七大洲、四大洋的格局已经形成
2.①地层中含有左侧生物化石,②地层中含有右侧生物化石,在未受到剧烈构造运动扰动的情况下,两地层的位置关系是(     
A.①在②上方B.②在①上方C.同一位置D.无法判断
2024-06-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颍上县人和私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表示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箭头是(     
A.甲B.乙C.丙D.丁
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箭头是(     
A.甲B.乙C.丙D.丁
2024-06-1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颍上县人和私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黑色土相比,红色土(     
A.土壤黏粒比重高B.土层薄C.成土速度慢D.土壤表层盐分含量高
2.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水分条件变化B.热量条件变化C.农业类型差异D.地势高低差异
2024-06-1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颍上县人和私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陆续有部分外资企业从我国撤离,将部分生产线从我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这对我国来说既有负面影响,又有正面影响。

(1)分析外资企业从我国撤离的可能原因。
(2)说出外资企业从我国撤离对我国的正面影响。
(3)简述我国应对外资企业撤离的可行性措施。
2024-06-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土林是由没有完全固结成岩的土状堆积物构成的成群分布的柱状地貌,这些土柱“高低参差、密密层层,层见叠出,远看如一片森林”,其形成以流水侵蚀为主要动力。研究发现,相对稳定的土林景观只能形成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湿润区则难以形成。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土林景观图。

(1)推测土林景观中土柱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2)相对稳定的土林景观往往形成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湿润区则难以形成。试分析原因。
(3)推测图示土林景观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2024-06-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中地理试题

9 . 核电,即核能发电,是一种通过核燃料的核裂变过程释放的能量来产生电能的发电方式,其与火电、水电并称为世界三大电力供应支柱。下图为20182022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8~2022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变化状况的成因主要是(     
①市场需求增大②常规能源短缺③核电技术进步④核燃料价格下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与水电相比,核电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A.供能稳定B.发电成本较低C.环保性强D.消耗动力资源少
3.我国发展核电的意义不包括(     
A.保障国家能源安全B.实现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D.改变以石油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2024-06-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中地理试题

10 . 公路和铁路都是我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下图为20182022年我国公路和铁路基础设施发展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公路相比,2018~2022年我国铁路(     
A.密度较低B.密度增速较慢C.总里程较长D.增加里程较多
2.2018~2022年,我国公路和铁路发展趋势的影响主要是(     
A.缩短区域间直线距离B.大幅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
C.基建水平跨越式提升D.使得区域间联系更加紧密
2024-06-0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