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44 道试题

1 . 京哈高铁全线长约1250km,该线路由北京市朝阳站出发,途经河北、辽宁、吉林,终到黑龙江哈尔滨市。全程共设35座车站,其中河北承德南站、辽宁的朝阳站等大部分车站的站点都远离所经市的主城区,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下图示意京哈高铁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京哈高铁的难度主要在于(     
A.跨辽河、黑龙江等大河B.山高谷深、南北纵列
C.经过冻土地带D.风沙危害严重
2.京哈高铁沿线所设的车站大多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远离主城区,其主要原因是(     
①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②方便居民出行③为了促进城市边缘地区的城市化④地价较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京哈高铁开通后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人口出现大规模南北迁移B.便于东北地区货物的运输
C.增强东北对北京辐射作用D.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2 . 公元前214年,秦南海郡尉任嚣在番山(今越秀山)南部高地上筑城,史称“任嚣城”,此为广州建城之始,广州作为我国经久不衰的千年商都、南方大港,城市与港口发展之间形成了紧密联系。下图示意不同时期广州城市空间拓展和港口码头位置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任嚣城选址的有利自然条件包括(     
①受冬季风影响小②坡度大便于采光③山南抬升夏季风④高地利于防洪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2.珠江岸线主要的空间拓展方向及原因搭配正确的是(     
A.向西、向南拓展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量大
B.向东、向南拓展 地形平缓,利于泥沙的沉积
C.向西、向南拓展 凸岸水流较缓,利于泥沙淤积
D.向东、向南拓展 距海洋近,受海水顶托作用强

3 . 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同纬度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锋面B.湿地C.距海远近D.地形
2.影响乙所在地区农作物春季生长危害最突出的是(     
A.虫害B.日较差C.低温冻害D.融雪
3.冬雪对越冬作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     
A.冬雪融化,使土质黏重,土壤肥力变好
B.冬雪,导致土壤潮湿,降低地温
C.冬雪覆盖阻挡寒气侵入,减少土壤热量散失,对土壤起到保温作用
D.冬雪导致土壤冻土,增强气温年较差

4 . 广州,古称“任嚣城”,在越秀山南部高地上筑城。下图为不同时期广州城市空间拓展及珠江岸线位置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任嚣城在高地选址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受冬季风影响小B.坡度大便于采光
C.山南抬升夏季风D.利于防洪
2.珠江岸线主要的空间拓展方向及原因搭配正确的是(     
A.向西南拓展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量大
B.向东南拓展       地形平缓,利于泥沙的沉积
C.向西南拓展       凸岸水流较缓,利于泥沙淤积
D.向东南拓展       距海洋近,受海水顶托作用强

5 . 2021年12月10日赣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赣州到深圳的列车运行时间由5小时32分压缩至1小时49分,这对赣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为赣深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赣深线走向的主要原因是(     
A.少过河湖水体B.绕开不利地形C.缩短建设周期D.连接更多城市
2.该高铁线路通车除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外,还可以(     
①利于区域内人口均衡分布②促进劳动力区域间流动③更好发挥深圳辐射带动作用④改善沿线生态环境问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河南黄泛平原主要集中于黄河故道周边地带。这里曾经生态环境脆弱,多盐碱、风沙。灌溉采用地下滴灌(水通过地埋毛管上的滴水器缓慢渗入附近土壤,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扩散到整个作物根层的灌溉方式),将不同时令作物间种,取得较高的生态、经济效益。人们发现每年在7-8月份该地植树成活率高于春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采用地下滴灌技术,滴水器出口处(     
A.水分和盐分含量均增加B.水分和盐分含量均下降
C.水分含量上升,盐分含量下降D.水分含量下降,盐分含量上升
2.不同时令作物间作的生态意义是(     
A.延长地表植被覆盖时间,减轻风沙危害B.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减少水分蒸发,节约水资源D.抑制杂草,利于作物生长
3.7-8月份植树成活率高于春季的原因(     
A.光照强B.降水多C.风力小D.病虫害少
2021-03-12更新 | 22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钾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钾,常见于干涸盐湖中。钾盐作为钾肥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有助于农作物茁壮成长,对绝大多数作物都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我国青海省察尔汗地区拥有许多盐湖,蕴藏着丰富的钾盐资源,布局了一些钾肥生产厂。下图为青海省察尔汗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尽管我国国内钾盐不断加大开采力度,但依然维持较高对外依存度(对外依存度=进口量/消耗量×100%),下图为我国20132019年钾盐产量、消耗量及对外依存度变化图。

材料三:阿萨勒盐湖位于吉布提中部,湖区卤水钾盐矿床分布规模较大,钾盐储量超1000万吨。2015年吉布提政府宣布与中国M企业共同合作开发阿萨勒盐湖。下图示意阿萨勒盐湖位置。

(1)根据自然资源的属性分类,钾盐属于____;根据产业区位指向,图中青海钾肥厂属于____的工业;并简述察尔汗地区钾肥生产厂布局的不利区位条件____
(2)分析近年来我国钾盐进口维持较高依存度的原因。
(3)说明M企业开发阿勒萨湖对保障我国钾盐供应安全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地理环境各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认识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有助于我们去探寻和揭示大自然的无穷奥秘。读“某区域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简述该地区地貌形成过程中内、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
(2)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从流量大小、有无汛期、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等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3)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安地处陕西肥沃的关中平原中部,古称长安,是十三朝古都,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山水相连,素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

材料二:地裂缝是地表岩石、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裂缝的地质现象。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随着城市进一步发展扩张,西安主城区先后出现了14条带状分布的地裂缝,其分布之广泛,危害之巨大,在国内外城市建设中实属罕见。

材料三:关中平原自古灌溉农业发达,盛产小麦、棉花等,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图为关中平原位置图及当地冬小麦冬灌(冬季往田里灌水)图。



(1)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分析古长安被众多朝代选为都城的原因。
(2)推测造成西安地裂缝的原因。
(3)分析对冬小麦适时进行冬灌的好处。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境内北部莱州湾海域实施,预计2024年6月完工。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中,海上风电机的底座对鱼类具有类似人工鱼礁的吸引作用,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底座上面,可以将其“鱼礁化”,从而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下图示意“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

(1)简析在莱州湾海域进行风电场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2)分析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好处。
(3)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对国家资源安全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