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表是2010年和2020年四类省际人口流动人口规模及占比。

省际流动人口类别2010年2020年
规模(万人)占比(%)规模(万人)占比(%)
乡-乡流动115.6214.58138.5711.58
乡-城流动531.5467.04808.5067.55
城-乡流动11.091.4016.051.34
城-城流动134.6516.98233.8319.53
总计792.89100.001196.96100.00

材料二:胡焕庸线被誉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界的百年大发现,此线将中国人口分为东南壁和西北壁。作为中国人口的分界线,此线始终存在。

(1)根据材料一,总结我国现阶段省际人口流动模式的特征及影响。
(2)有学者认为,胡焕庸线在长时间的历史尺度上,应持客观态度,在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胡焕庸线可以被突破,要积极引导人口从东南壁向西北壁迁移。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4-05-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沅澧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4-01-09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2 地质地貌的“格局”与“过程”-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左图所示。右图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左图所示I、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
(3)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4-06-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5月联合考试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南美秘鲁附近海域的关键区(即120°W~170°W,5°S~5°N之间的区域)3个月平均海表水温度高于气候平均态0.5℃时,即为厄尔尼诺状态;3个月平均海表水温度低于气候平均态0.5℃时,即为拉尼娜状态。秘鲁鳀鱼主要分布在东南太平洋的秘鲁沿海一带,喜冷水环境(水温15~20℃),以浮游生物为食。观测表明,秘鲁鳀鱼的产量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有一定关联。图1为2018—2021年间关键区水温距平图,图2为正常状态和厄尔尼诺状态的赤道附近太平洋海气运动示意图。



(1)指出2018—2021年间出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状态的时段。
(2)据观测发现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秘鲁鳀鱼产量下降,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有人认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有利于提高秘鲁鳀鱼的产量。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4-02-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一带的安第斯山脉西坡历史上多小型梯田,梯田水源较为稳定,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支撑了昔日繁荣的聚落。随着气候变化及现代农业和交通的发展,该地梯田逐渐荒废。下图示意安第斯山脉梯田的位置。

(1)分析安第斯山脉梯田的主要水源。
(2)说明修筑梯田对当地土壤条件的改良作用。
(3)简述安第斯山脉梯田逐渐荒废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逐步恢复安第斯山脉梯田的农业生产?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1978年至2023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7.92%提高到66.16%,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70%。

材料二:下图为1850年以来中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含预测)示意图。

(1)比较中国和英国两国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英国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出现了逆城镇化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3)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有专家认为,我们应该适当控制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说出理由。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爨(cuàn)底下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曾是连接边关的军事要塞,也是通往晋、陕等地的交通要道。村落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村落内保留有大量明清时期传统民居,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下图为“爨底下村景观图”。



(1)爨底下古村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有____________等。
(2)爨底下村依山而建,农田主要分布在山前低地,这样布局的好处是______。(双项选择题)
A.村落依山而建,不易发生地质灾害
B.村落地势较高,不易遭受洪水侵袭
C.农田地势低平,利于耕作
D.山势高低起伏,便于建设

(3)爨底下村一直遵守“山上不砍柴、不挖土”的村规,这种做法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等,这体现了村民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是________

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人数增多,当地接待压力和环境压力增加。


(4)为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有人提议:将所有村民全部迁出,由旅游部门统一管理发展旅游业。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并说明理由。
2024-01-09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高二上期末 中图01卷)-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通关卷
8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非大裂谷素有“地球伤疤”之称。这里有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一坦噶尼喀湖(图左),其湖面海拔774米,湖岸四周是悬崖峭壁,湖泊深度和储水量皆位居世界第二。图右是裂谷带上某地的旗杆一年内正午日影变化示意图。某科考队选择图右中所示的①~②时段赴该地考察。



(1)判断图右中②代表的节气,并描述科考队考察期间当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过程。
(2)说出该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并说明考察期间植被景观的特点和成因。
(3)有学者指出坦噶尼喀湖未来可能消失,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试从板块运动或气候变化的角度阐述理由。
2024-02-1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疆小红杏产于阿克苏,这里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小红杏属深根性树种,每年3月开花,当地果农在种植过程中均施用天然农家肥.为保障小红杏品质,果实成熟后均为人工采摘,采摘后需在 温度下冷藏储存,再远销至中国各省份.成熟后的小红杏纯甜无酸,售卖价格高,给当地果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材料二:随着经济的发展,阿克苏地区用水量大增,为此该地区大力推广农业喷灌技术,农业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1)结合材料分析小红杏价格高的原因。
(2)分析阿克苏地区推广农业喷灌技术后带来的有利影响。
(3)阿克苏地区原是我国棉花、林果种植大区,有人建议该地扩大小红杏种植面积,取代棉花种植,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虎跳峡位于金沙江上游、云南省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全长17千米,最窄处仅30多米。虎跳峡东南岸为玉龙雪山,西北岸为哈巴雪山。虎跳峡镇地处虎跳峡的出口,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十分繁荣的古镇,是茶马古道川滇藏线的“咽喉”要地。

材料二下图示意虎跳峡镇周边地形图。



(1)图示区域内山高谷深,从内外力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说明虎跳峡镇古聚落在图示区域内位置上选址的优势条件。
(3)有专家建议,投资重建虎跳峡镇茶马古道,恢复古道沿线商贸业交流。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