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9 道试题

1 . 2024年,“南方小土豆”成为网络热词,东北三省的人口问题也随之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下图示意1953—2020年不同时段东北三省净迁移的人口性别比平均状况(人口性别比通常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表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人口性别比在横轴以上表示人口在净迁入,横轴以下表示人口净迁出阶段

1.依据东北三省净迁移的人口性别比,东北三省(     
A.1953—1964年的人口净迁出以男性为主
B.1964—1982年的东北三省人口数量减少
C.2000—2010年迁出的女性人口数量达到峰值
D.2010—2020年净迁出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
2.依据东北三省人口迁移现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B.有利于缓解了当地的人口老龄化
C.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扭转迁移现状D.有利于缓解春节期间的交通压力
2024-04-18更新 | 1220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百度人口热力图是对手机用户地理位置数据进行密度分析处理后,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热力度并在地图上可视化,某区域热力度越高,表示人口越密集。某课题组对20194月某一周武汉市中心城区的百度人口热力图进行赋值得到热力值最大的区域(高热区),绘制了该周中心城区工作日和周末休息日高热区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图,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工作日9:00-10:00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快速增大,主要是因为人口(     
A.从工业区向商业区聚集B.从休闲区向办公区聚集
C.从商业区向住宅区聚集D.从住宅区向办公区聚集
2.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变化表明,工作日较休息日(     
A.高度聚集时间更短B.高热区面积峰值出现时间更早
C.晚出晚睡特征明显D.商业娱乐功能中心使用强度大

3 .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下图示意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步行化城区。完成下面小题。

TOD开发模式

1.步行化城区建设有利于缓解(     
A.用地紧张B.就业困难C.交通拥堵D.住房紧张
2.与一般城市化过程中功能区建设相比,新城市主义城区的特点是(     
A.用地多样化B.功能单一化C.居住私密化D.社区大型化
2024-02-28更新 | 1543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4 . 当某个天体恰好运行至地球与月球之间时,地球上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月球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月。北京时间2023年11月27日20:02:00,拍摄到距地面400km高度绕地球运行的中国空间站“天宫”凌满月现象。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以下天体中,与“天宫”处于同一级别的是(     
A.月球B.地球C.彗星D.太阳
2.以下现象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日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可能观测到极光现象
B.该日潮水涨落最为明显
C.与“天宫”处于同一大气层的臭氧层可吸收太阳紫外线
D.与“天宫”处于同一大气层的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
2024-01-1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很多,植被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下面两图示意植被对河流的影响,读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据图说明植被对河流流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材料一,运用水循环原理 , 说明植被对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影响。

材料二:辽东湾位于渤海北部,海底地形自湾顶及东西两侧向中央倾斜,湾顶水深在 10 米 左右,最深处位于湾口的中央部分,水深约 32 米。辽河口南临辽东湾,河口岸线平面 形态呈喇叭状,属于强潮河口,大潮潮差可达 4m 以上。辽河口内河道迂回曲折;并伴 有沙滩和岛屿,分布着我国最大的芦苇湿地;口外海水盐度分布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明 显不同于外部海洋的特征。近年来辽河下游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多。左图示意辽东湾位置,右图示意三道站海水盐度随水位变化。


(3)根据材料二,分析辽河口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4)说明潮汐对三道沟盐度的影响。

6 . 城市发展的虹吸效应主要有两个发展阶段,发展初期中心区域城市主要靠积聚周边的生产要素发展,周边中小城镇逐渐向中心城市聚集,给中心区域城市带来各种优质资源;当中心区域城市成长为大型城市或一线超大型城市时,因为优质医疗、教育、基础设施资源高度聚集,资本充裕,所以将会从劣势地区吸引人才、投资、人口、信息等优质资源。完成下面小题。

1.虹吸效应后期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A.就业机会B.优惠政策C.配套服务D.城市环境
2.虹吸效应会使劣势地区(     
A.产业结构调整升级B.人口年龄结构不断优化
C.土地利用率不断下降D.人口合理容量不断上升

7 . 2023年8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在我国某海域进行了首次海上试验,并圆满地完成了温差发电技术的验证。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利用浅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差来发电。下图为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所利用的能量主要源于(     
A.太阳能B.盐度差能C.潮汐能D.波浪能
2.从海洋温差能资源角度分析,我国最适合进行海洋温差能发电的海域是(     
A.渤海海域B.黄海海域C.南海海域D.东海海域
3.与潮汐能发电相比,该发电技术的优势有(     
①清洁无污染②可再生③不用建设拦水大坝④适用海域更广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12-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的行星,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特征差异。地球与火星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分别占太阳辐射总量的122亿和151亿,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下图表示火星体积、质量、重力以及轨道半径(与太阳距离)与地球的比例关系,地球相关要素数值设定为1



(1)以图示信息为已知条件,求证火星空气密度较小。
(2)火星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远小于地球,说明其原因。
(3)解释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9 . 快速城市化显著改变城市下垫面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下图示意城市下游某水文站观测的城市化前后径流过程曲线对比。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A.Q1→城市化前径流曲线B.△Q→城市化后削减洪峰
C.Q2→城市化后径流曲线D.△T→城市化后洪峰提前
2.图中△Q的出现往往会导致城市发生(     
A.暴雨B.干旱C.内涝D.高温

10 . 砾石分布在土壤内部和表面,影响土壤水文过程和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图示意三种砾石在土壤中的位置。表为与无砾石的裸土相比,三种砾石位置对土壤水文过程产生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砾石位置蒸发速率下渗速率地表径流速率土壤含水量
a-30.7-15.412.8-9.9
b-36.931.3-25.414.6
c-59.5-76.5无值44.6

1.随着砾石覆盖度增加,会提高(     
A.蒸发速率B.下渗速率C.地表径流速率D.土壤含水量
2.通过增加砾石覆盖度,对农业增产效果最明显的地区是(     
A.华南地区B.青藏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
3.图中a情形下,土壤下渗速率减小,主要因为土壤(     
A.持水性增加B.干燥度增加C.蒸发量减少D.空隙度减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