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3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常把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过程称为“汇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过程称为“源效应”,海洋碳库和地质碳库是参与大气碳循环的两个重要部分。海洋碳汇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学固碳。

材料二:北极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区域。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对北极地区的大气、地形、水圈、生物和土壤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碳循环过程,同时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图示分别为北极地区局部和北极海冰变化趋势。

材料三:北极地区是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北极地区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3倍,称之为北极放大效应。研究表明这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1)简要列举陆源有机碳进入北冰洋的途径。
(2)结合碳循环原理,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源效应和汇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论断的依据。
(3)说明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
(4)从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北极放大效应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产生重要影响。沙尘强度、传输路径等又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图1为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距平(相对于多年气压平均值的差值)图。图2示意2023年春季两次沙尘天气中部分城市日最高PM10质量浓度的变化(图2-a)和高、低压中心位置(均为当日17时)的变化(图2-b)。

                  图1

                    图2
(1)根据海平面气压距平分布的主要特征,分析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的原因。
(2)说明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的影响。
(3)据图2-a,指出与3月相比,4月沙尘传输强度和路径的特点,结合图2-b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529次组卷 | 5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安徽专用)

3 . 新时代的上海,宏大布局徐徐展开:向东直面广袤太平洋,向西辐射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勾勒一东一西两大“扇面”,全力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下图)。2023年莫德纳药业落户上海市,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三个月,创造了“莫德纳速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大都市辐射带动中上海(     
A.对全球核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最强B.聚散功能有利于跨区域合作
C.对各城市辐射作用存在梯度差异D.发展力量源于辐射带动作用
2.“莫德纳速度”体现出上海的区位优势是(     
A.国家政策B.国内市场C.交通运输D.营商环境
2024-06-06更新 | 28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四)

4 . 长江下游仪征段为微弯分汊河段,世业洲将其分为左右两汊,其中,右汊为枯水倾向汊道(即低流量时期分流比大于高流量时期),左汊为洪水倾向汊道。1959-2021年期间,世业洲右汊分流比经历了稳定一下降一上升的过程。2003年长江上游三峡大坝建成发电,改变了世业洲的水沙总量。2015年世业洲开始航道整治工程,修建了潜堤、丁坝、护岸堤等设施。图a示意世业洲汊流位置,图b示意1959-2021年世业洲左汊和右汉分流比。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世业洲左右两汊状况的推测,正确的是(     
①左汊道为主航道②右道为主航道③左汊道河床更深④右汊道河床更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973-2014年左分流比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河道展宽B.洪水期侵蚀作用,使河道变宽
C.上游大坝建成,河床淤积抬高D.枯水期侵蚀作用,使河床加深
3.图中,世业洲右缘三道丁坝的主要作用是(     
A.保护世业洲洲头B.增加右汊水流动力
C.减轻左汊道侵蚀D.缩小左汊进水宽度
2024-06-0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铜陵市高三模拟预测5月联考地理试题

5 . 位于云南蒋家沟的某干热河谷因滑坡、崩塌形成了大量不稳定斜坡。其中稳定区位于坡面上沿;失稳区位于坡面中部;堆积区位于坡脚。堆积区由砾石及松散固体物质堆积而成。研究发现其阴坡与阳坡植被多样性差异较大,下表为该河谷阴阳坡不同区段样地基本特征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坡向经纬度区段海拔(米)坡度(度)优势种植被覆盖度(百分比)
阴坡103°8'30"E
26°14'38"N
稳定区1550-160016扭黄茅、芸香草、拟金茅92.2
失稳区1500-155025芸香草、扭黄62.2
堆积区1450-150030鬼针草27.6
阳坡103°8'6"E
26°15'15"N
稳定区1500-160025扭黄、田箐、黄背草92.1
失稳区1400-150030扭黄、田箐、荩草62.7
堆积区1300-140040荩草、铁苋菜32.2

1.该河谷稳定区与堆积区植被覆盖度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A.稳定区泥沙堆积,利于多数植被生长B.稳定区河流冲淤,利于多数植被生长
C.堆积区焚风效应,不利多数植被生长D.堆积区砾石堆积,不利多数植被生长
2.该河谷阳坡较阴坡植被多样性更丰富的原因是(     
A.阳坡位于河谷以南,热量条件更好B.阳坡地质灾害频繁,植被不断更替
C.阴坡太阳辐射弱,水分条件更充足D.阴坡乔木茂密,抑制了草本的生长
2024-06-02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 )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段最高峰,山脉南北坡气候差异显著。南坡沟谷众多,地势坡度相对小,西北坡及北坡地形陡峭,南坡雪线较北坡低。该区多裸露冰川(冰川表面冰碛物少)和表碛冰川(冰川表面多冰碛物)(如图)。表碛冰川表层冰碛物自上而下厚度增加明显。其中X冰川为该区山谷表碛冰川的典型代表,冰川内部多混杂着众多的冰碛物。

(1)分析南迦巴瓦峰南坡雪线相较于北坡低的原因。
(2)推测X冰川自上而下表层冰碛物厚度增加的原因。
(3)研究表明表层冰碛物的厚度对冰川的消融具有两面性,请尝试做出合理解释。
2024-05-29更新 | 397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 )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坑是喀斯特地区发育的四周岩壁峭立、平均深度超过100m的地表负地形。云南深陷塘天坑(25°N,103°E)深148m,其部分坑壁出现崩塌退化,崩塌堆积体在坑底周围形成斜坡。负地形使坑内形成了独特的局地小气候以及差异性较大的植物生境。为研究其植物,采用正方形样方,每个样方选择30×30m。下左图示意深陷塘天坑样方分布,下右图示意天坑坑壁退化。

(1)在N1、E2、S3、WS1四个样方中,推测植物数量最多的可能是哪个样方,并说明理由。
(2)与深陷塘坑外相比,说明坑内气候的特点。
(3)分析S1~S5样方一侧坑壁出现崩塌退化最强的原因。
2024-05-2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皖江名校联盟模拟预测最后一卷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阶地是河流演变和区域环境演变重要信息载体。图中哇尔合剖面是典型的黄河一级阶地沉积剖面,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黄河上游源区。剖面出露良好,未经人类破坏,保存良好,各地层层序清晰。图示意若尔盖盆地玛曲哇尔合段黄河一级阶地沉积剖面地层序列。

(1)推测距今约4200~4000年期间若尔盖盆地的气候及水文特征。
(2)描述距今约2800~2000年期间哇尔合阶地沉积物的形成过程。
(3)分析距今约4000~2000年期间若尔盖盆地气候演变及理由。
2024-05-1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9 . 2023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百年一遇的热浪肆虐欧洲,作为“欧洲生命线”的莱茵河中游水位下降至34厘米的危险水平,并重创欧洲经济。同期,我国华北、黄淮地区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极端高温热浪事件。分析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大气环流异常是此次我国极端高温形成的直接原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莱茵河中游34厘米水位即为危险水位,是因为其(     
A.城市供水不足B.通航能力下降C.流域水质变差D.河道淤积严重
2.莱茵河水位急剧下降会重创欧洲经济,主要表现在(     
①激化能源危机 ②危及用水安全 ③增加工业成本 ④破坏流域生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此次我国华北、黄淮地区极端高温热浪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全球气候异常增温B.西太平洋副高增强
C.季风环流异常增强D.热带气旋频次增多
2024-05-12更新 | 45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高三质量联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10 . 农村联盟物流模式是指多家企业通过合作共同成立一家物流企业,完成联盟成员的物流配送。农村物流众包模式是指企业将商品配送需求发布到众包平台,通过平台将配送订单分配给众包配送员(有意愿参与配送的社会闲散运力),将商品配送到农村消费者手中。完成下面小题。

1.与农村联盟物流模式相比,农村物流众包模式能够显著(     
A.提高服务品质B.降低初期建设成本
C.加快信息传递D.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2.西部偏远乡村地区适合采用农村物流众包模式,主要是因为当地(     
①配送订单少   ②配送平台完善   ③配送企业多   ④配送空间分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完善农村物流众包模式的措施有(     
①提高用户配送价格   ②完善众包平台服务功能   ③推行众包配送标准差异化   ④建立众包配送员管理体系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5-07更新 | 72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 )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