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地处川滇交界,属于亚热带气候。近十年来,攀枝花利用干热河谷独特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种植,成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该地是我国三大芒果产区之一,相比于另外两大产区——海南三亚、广西百色,攀枝花具有“纬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最晚”三大特点。

材料二 图为攀枝花及周边地区干热河谷分布示意图。



(1)说明地形对该地区干热河谷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2)与我国其他两大芒果产区相比,说明攀枝花芒果的市场竞争力优势。
(3)攀枝花农业生产由粗放的农牧业向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方向转变,说明其农业区位条件发生的变化。
2021-02-01更新 | 655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1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材料三:四川盆地的面积约26万余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

(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2)分析成都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3)为将成渝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群,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04-21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补偿性练习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汉城市圈”是指以中国中部最大城市武汉为圆心,覆盖黄石、鄂州、黄冈等周边8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下图)。目前武汉市到8市以及圈内相邻两市之间的1小时交通圈已经建成,半小时交通圈也基本形成。

材料二:近几年武汉市的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武汉市区位优势突出,高校林立、科研院所汇聚,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集成电路,俗称“芯片”,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武汉已与北京、上海、深圳一道,跻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四大集聚区。

材料三:下图是武汉市2011年~201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1)指出2011年到2018年间武汉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2)分析影响武汉在武汉城市圈中的辐射功能的因素。
(3)阐述武汉发展“芯城”过程中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表现。
2023-05-10更新 | 300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   图中A、B、C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106.4

95.1

105.8

85.3

75.6

55.2

26.8

80.8

98.6

155.0

110.5

81.1

B

49.3

44.4

49.5

58.8

70.7

90.4

66.4

51.2

51.4

40.5

54.3

57.5

C

32

31

29

38

55

63

52

51

40

33

52

40

材料三   多瑙河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河流中、上游分布有梯级水电站,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形成了一些大城市。

1)与B城相比,A城降水量明显更丰富,简述其成因。
2)说出多瑙河在C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D城市是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件。
2021-07-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仙游县枫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高度依赖于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城市,另一方面,服务业正在逐步替代工业,成为推动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服务业与城市人口的相互影响和协同演进,是推动服务业发展、深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之一。1995~2015年,福建省的城市人口分布重心与服务业分布重心均位于福建省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左图示意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与服务业的聚集系数,右图示意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和服务业分布重心演化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与服务业分布集中度的差异表现为(     
A.两者的分布集中度发展趋势相反B.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变幅更大
C.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高于城市人口D.城市人口的分布集中度增速较小
2.下列最能解释福建省服务业与城市人口分布重心演化轨迹特征的是(     
A.东北部的服务业区位条件最为优越B.服务业在大城市的分布集中度更高
C.2000~2005年西部迁入大量农民工D.1995~2000年两者的发展最为协调

6 . 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高度依赖于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城市,另一方面,服务业正在逐步替代工业,成为推动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服务业与城市人口的相互影响和协同演进,是推动服务业发展、深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之一。1995-2015年,福建省的城市人口分布重心与服务业分布重心均位于福建省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左图示意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与服务业的聚集系数,右图示意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和服务业分布重心演化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与服务业分布集中度的差异表现为(     
A.两者的分布集中度发展趋势相反B.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变幅更大
C.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高于城市人口D.城市人口的分布集中度增速较小
2.下列最能解释福建省服务业与城市人口分布重心演化轨迹特征的是(     
A.东北部的服务业区位条件最为优越B.服务业在大城市的分布集中度更高
C.2000~2005年西部迁入大量农民工D.1995~2000年两者的发展最为协调
3.福建省的城市人口分布重心与服务业分布重心偏向东南方向,可推测得出福建省东南部(     
A.城市密集B.气候适宜C.重工业发达D.环境质量高
2023-01-10更新 | 1512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诊断性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阳辐射是地球生态系统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更是气候形成和演变的基本动力,紫外线辐射是太阳辐射中的特殊波段,地球上的紫外线辐射量占太阳总辐射量的4.6%~5.9%。呼伦贝尔沙区位于我国东北大兴安岭森林与呼伦贝尔草原过渡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呼伦贝尔沙地的太阳辐射量和紫外线辐射量影响大。呼伦贝尔沙地呈条带状沿海拉尔河、辉河、伊敏河及呼伦湖东岸分布,以固定和半固定沙地为主,流动沙地面积较小。下图左为呼伦贝尔沙地分布,下图右为呼伦贝尔沙地紫外线辐射量、太阳总辐射量年变化统计图。

(1)指出呼伦贝尔沙地地区的气候特征。
(2)说出影响呼伦贝尔沙地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的因素。
(3)补充图6中6~12月紫外线辐射曲线的变化特征。
2021-05-11更新 | 904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直接或间接地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各项产品和服务。地形、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分布特征。2000~2020年,祁连山国家公园所在的祁连山地区(左图)气温和降水均呈上升趋势,气候逐渐暖湿,祁连山地区产水量、碳储存和碳固定等供给量均呈增加趋势。山区是增量的高值区,林地与草地单位面积供给量值较高,不同高程等级(据祁连山地区海拔分成六个梯度)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差异较大(右图)。

(1)归纳祁连山地区产水量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2)分析祁连山地区碳储存和碳固定量在高程等级3~4区间供给量较大的主要原因。
(3)说明祁连山地区2000-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整体呈增加趋势的理由。
2024-03-05更新 | 22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9 . 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下一代的颠覆性核心技术。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其本质是一种互联网共享数据库,具有多中心、开放性、自治性、不可篡改性、匿名性等特征。其应用广泛,“区块链+农业”为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理念。下图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业优化思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利用“区块链+农业大数据”可使农户准确获取市场中紧缺产品的数据。其体现的农业区位因素是(     
A.市场B.政策
C.信息D.交通
2.利用“区块链+溯源机制”保障食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可追溯性,降低消费者维权难度。这一机制主要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哪个基本特征(     
A.多中心B.自治性
C.匿名性D.不可篡改性
3.当前,制约我国农业领域推广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最主要因素是(     
A.技术B.政策
C.基础设施D.资金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国家沿海地区平均最高气温31.3℃,平均最低气温23.8℃。山区平均最高气温26.1℃,平均最低气温16.5℃。无四季之分,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别,雨季为每年5月至8月和11月至次年2月。西南部降水最多,东北部次之,西北部和东南部最少。各地年平均降水量为1283~3321毫米。该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而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是红茶。该国亦为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国内经济深受产茶情况的影响。



(1)简述该国主要气候类型和降水的季节分布特征,并分析东北部降水多于西北部和东南部的主要原因。
(2)分析该国成为世界三大产茶国的优势区位条件。
(3)试分析Q处海水流向及其形成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