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32 道试题

1 . 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     
A.淡水湖、下渗B.淡水湖、蒸发C.咸水湖,下渗D.咸水湖、蒸发
2.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     
A.狭长湖盆B.断流河道C.古冰川槽谷D.泥石流通道
3.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C.褶皱隆起D.褶皱凹陷
2023-06-10更新 | 14940次组卷 | 3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下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

(1)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
(2)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该地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据。
(3)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淹没,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还是增大?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2-06-15更新 | 14411次组卷 | 5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三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图中主体构造为向斜,地形以山地为主,经外力长期侵蚀,地形起伏不大。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完成下面小题。



1.若甲地附近发育有小河,其最可能流向(     
A.东北B.西南C.西北D.东南
2.关于地层新老与沉积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b比c老   ②bc期间,海岸线向海洋后退   ③b比c新   ④bc期间,海岸线向陆地前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2更新 | 12433次组卷 | 4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象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2.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2020-07-08更新 | 25187次组卷 | 129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一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     
A.整体向北移动B.整体向南移动C.面积扩大D.面积缩小
2.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     
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
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
3.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     
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B.目前基带气温高
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D.冰期基带气温高
2021-06-08更新 | 15919次组卷 | 5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市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
(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
(4)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
2020-07-08更新 | 20883次组卷 | 5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地理试题
7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呼伦贝尔草原牧草以禾本科牧草为主,伴生优质豆科牧草,两类牧草对生长空间的竞争激烈。这里土壤氮素含量低,限制了禾本科牧草的生长,但对豆科牧草的生长影响较弱。21世纪初,在草原公路两侧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的范围内,汽车尾气导致的氮化物沉降,增加了土壤氮素含量,影响牧草生长。


说明汽车尾气导致的氮沉降对呼伦贝尔草原公路两侧牧草的影响。
2022-06-09更新 | 9545次组卷 | 12卷引用:陕西省丹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8 . 下图示意长江部分河段水系,上荆江自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分流进入洞庭湖,三口分流对干流的输沙量影响较大。20世纪60年代,下荆江实施了人工裁弯工程,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裁弯后,监利站同流量水位下降,而城陵矾站同流量水位上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口分流进入洞庭湖水量是最大的时段是(     
A.4~5月B.6~9月
C.10~11月D.12月~次年3月
2.下荆江裁弯后,上荆江(     
A.流速加快,河床变深B.流量减少,水位下降
C.流速减缓,河床变浅D.流量增多,水位上升
3.推测下荆江裁弯后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上荆江含沙量下降B.三口分流水量减少
C.洞庭湖排出泥沙增多D.湖区植被覆盖率提高
2023-03-09更新 | 4366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某年11月,华北一气象站(位置见左图)测得锋面过境前后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数据,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锋面过境时,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A.暖锋影响,气团加热B.风速增大,大气对流加强
C.水汽凝结,热量释放D.地形影响,气流下沉增温
2.此次夜间突发性增温可能导致当地(     
A.空气污染加重B.出现雾和霜冻现象C.道路表面湿滑D.作物呼吸作用减弱
2021-09-24更新 | 12120次组卷 | 4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
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
3.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B.正午
C.日落前后D.午夜
2019-06-08更新 | 18856次组卷 | 68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