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55 道试题

1 . 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完成下面小题。

1.“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流转费用上涨B.劳动力成本上升C.饮食消费结构升级D.耕地分布不平衡
2.该项土地整治可以(     
A.增加农业经营主体数量B.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
C.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D.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
2023-01-10更新 | 9852次组卷 | 59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B.甲丁乙丙C.丙乙丁甲D.丙丁乙甲
2.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     
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3.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型为(     
A.大陆岛B.珊瑚岛C.冲积岛D.火山岛
2022-06-23更新 | 16467次组卷 | 60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B.降水量C.蒸发量D.地表径流量
2.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A.1961-1979年B.1970-1989年C.1980-1999年D.2000-2020年
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A.沙尘天气增多B.灌溉面积扩大
C.湖岸线较稳定D.绿洲面积增加
2022-06-15更新 | 14784次组卷 | 68卷引用: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I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
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D.滑坡、泥石流作用
2.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A.淤积大于侵蚀B.侵蚀大于淤积C.侵蚀-淤积平衡D.持续不断侵蚀
2022-06-14更新 | 14284次组卷 | 63卷引用: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见面考地理试题

5 . 田螺是广西稻田养殖的重要水产品。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当地一些农民在传统稻田养螺基础上,开挖螺沟,发展了新型“稻—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稻田中开挖螺沟主要是为了(     
A.增加稻田光照强度B.加强稻田通风透气
C.减少田螺天敌威胁D.改善田螺生长环境
2.图中生态循环过程最为复杂的区域是(     
A.进水区B.出水区C.水稻区D.螺沟区
2022-06-14更新 | 13273次组卷 | 70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6 .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2.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2020-07-08更新 | 25197次组卷 | 129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市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一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     
A.整体向北移动B.整体向南移动C.面积扩大D.面积缩小
2.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     
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
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
3.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     
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B.目前基带气温高
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D.冰期基带气温高
2021-06-08更新 | 15926次组卷 | 5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
(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
(4)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
2020-07-08更新 | 20888次组卷 | 59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下图示意长江部分河段水系,上荆江自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分流进入洞庭湖,三口分流对干流的输沙量影响较大。20世纪60年代,下荆江实施了人工裁弯工程,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裁弯后,监利站同流量水位下降,而城陵矾站同流量水位上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口分流进入洞庭湖水量是最大的时段是(     
A.4~5月B.6~9月
C.10~11月D.12月~次年3月
2.下荆江裁弯后,上荆江(     
A.流速加快,河床变深B.流量减少,水位下降
C.流速减缓,河床变浅D.流量增多,水位上升
3.推测下荆江裁弯后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上荆江含沙量下降B.三口分流水量减少
C.洞庭湖排出泥沙增多D.湖区植被覆盖率提高
2023-03-09更新 | 4369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下图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
2.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     
A.全天性减少B.时段性增加C.时段性减少D.不发生变化
3.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     
A.火力发电技术B.光伏发电技术C.特高压输电技术D.电能储存技术
2021-07-01更新 | 13841次组卷 | 46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