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当空气经过较暖的下垫面时,底部的大气增温形成比周边温度高的“热泡”,并不断向上运动,这是一切对流现象的基础。“热泡”超过凝结高度就会形成云层,海面上的云层在夜间常常会发生强烈对流,形成雷雨天气。下图为甲地下垫面附近“热泡”上升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甲地上空1000米以下受到相同气压系统控制,则符合图示“热泡”运动的等压线分布是(     
A.B.C.D.
2.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①云底接受海面辐射,降温慢②云顶长波辐射,冷却剧烈③云底向下垫面辐射,降温慢④云顶水汽蒸发,冷却剧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1-10更新 | 9250次组卷 | 40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2 . 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A.②①④③B.③①④②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
2.图中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     
A.先升后降B.先降后升C.持续上升D.持续下降
3.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     
A.岛屿众多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受暖流影响D.受东亚季风影响
2021-07-01更新 | 15346次组卷 | 42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

3 . 研究发现,部分南极地区已经被绿藻覆盖,甚至在太空中都能看到成片的绿色。据估计,南极地区的绿藻面积在夏季可达到1.9平方千米,其中62%的绿藻爆发点分布在南极大陆周围的小岛上。下图为南极地区绿藻爆发点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影响南极地区绿藻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光照和土壤B.岩石和地形C.气温和液态水D.风力和液态水
2.绿藻对南极地区气温升降的影响,目前尚不确定。关于“不确定”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绿藻生长可减少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②绿藻生长可增加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③绿藻可使白天气温更高,夜间气温更低
④绿藻可以减少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3.近年来图示南极半岛地区气温持续升高,可能会导致(     
A.绿藻爆发点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分布面积减少
B.绿藻爆发点的数量先减少后增多,分布面积增加
C.绿藻爆发点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分布面积增加
D.绿藻爆发点的数量先减少后增多、分布面积减少
2022-05-30更新 | 1492次组卷 | 14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海上航运通道是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路)的基本条件。下图示意海上丝路沿线航运网络发展演化的两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Ⅰ阶段到Ⅱ阶段,海上丝路沿线的(     
A.港口职能趋同B.港口等级趋于分化C.航线数量稳定D.航线类型趋于多元
2.海上丝路沿线航运网络发展演化的主要动力是(     
A.政策导向B.基建水平C.航运技术D.国际贸易
2023-03-10更新 | 1229次组卷 | 13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大理新世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上学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5 . 河南登封市观星台(113°E,34°N),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有一“长堤”(如图)。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利用它可以授时和了解四季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除“横梁”高度外,“长堤”长度的设计还需考虑的因素是(     
①当地纬度②当地经度③海拔高度④黄赤交角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横梁”影子正好完全投在“长堤”上时,世界标准时(格林尼治时间)是(     
A.3:28B.2:28C.4:28D.5:28
3.若观测到一年中“横梁”影子在“长堤”上往返移动的范围有所扩大,则(     
A.河南冬至日昼长缩短B.河南夏季气温降低C.回归线纬度变小D.极圈纬度增大
2022-07-06更新 | 1080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一)地理试题

6 . 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的环礁,礁体呈圆环状,中间为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具有独特的孔洞地质结构,会形成一种极为特殊的生态循环系统―珊瑚岛礁淡水透镜体。永暑礁是我国南沙群岛的珊瑚岛礁,气温高、蒸发旺,礁体暴露时期经受喀斯特化作用明显。2013年以来经过填海造地后,成为南沙群岛第一大岛,海水淡化是日常淡水主要来源。目前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在南沙开通移动通信服务,为守礁官兵、过往渔民和商船等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服务。图为永暑礁位置及等深线图。据此完成问题。



1.环礁礁体独特的孔洞地质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岩浆活动B.风力侵蚀C.海浪侵蚀D.海水溶蚀
2.永暑礁可获取的下列四类淡水来源中,平时不适宜大规模利用,但可作为应急水源的是(     
A.大陆运水B.海水淡化C.雨水D.地下水
3.通讯设备在永暑礁建设维护过程中,需优先突破的技术难题是(     
A.礁体风化B.海风侵蚀C.海风腐蚀D.海浪冲刷
2022-01-18更新 | 91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7 . 某地是我国最主要的盐碱土分布区,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某科研团队选择当地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盐碱土改良实验。图为“试验区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中含盐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河套平原B.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D.东南丘陵
2.种植牧草对土壤含盐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是(     
A.增加当地降水总量B.减少地表水分蒸发C.促使盐分向下运移D.降低区域地下水位
3.该研究对治理盐碱地的启示是(     
A.尽量减少林木种植B.施有机肥作用不大C.农耕利于表土脱盐D.自然恢复效果最佳
2022-11-18更新 | 1620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西班牙黑蹄猪散养在南部山区的橡果牧场中,生长周期长,吃橡果、喝山泉水。以黑蹄猪为主要原材料的伊比利亚火腿加工需要在适宜温度、湿度条件下微生物的参与,生产厂家大部分位于偏远乡村。顶级的伊比利亚火腿从饲养、加工到售卖的4-5年时间里都有严格监管。下图为西班牙位置图和伊比利亚火腿传统生产流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伊比利亚黑蹄猪生长周期长直接导致(     
A.需求较小B.品质不好C.产量较小D.加工困难
2.生产厂家大部分位于偏远乡村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交通运输不便B.劳动力廉价C.靠近消费市场D.环境质量好
3.流程④的最佳选择是(     
A.储存在地窖中B.晾晒在阳台上C.悬挂于屋檐下D.放置于无菌仓库

9 .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是综合考虑了降水和温度数据计算得到的表征干旱状态的指数,某区域的SPEI数值越小代表该区域越干旱。图示意我国新疆1961~2015年SPE数值的空间分布。研究发现,1997年后,发源于天山南坡(平均海拔约4000米)的河流径流量变化与SPEI指数呈正相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平均海拔5500~6000米)的河流径流量变化却与SPEI指数呈负相关;同时新疆极端降水增加,约占降水总量的50%,原本植被覆盖较好的伊犁、阿勒泰等地区,出现植被明显退化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新疆1961~2015年SPEI指数的变化,推测该地区(     
A.地下水位升高B.荒漠化加剧C.雪线位置下降D.气候转干冷
2.1997年后,天山南坡和昆仑山北坡河流径流量变化不同,主要原因是(     
A.河流流向与流程长短不同B.流经地区土壤性质不同
C.河流补给方式的比重不同D.流经地区植被类型不同
3.新疆极端降水增加,伊犁、阿勒泰等地区植被退化,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土层变薄B.降水期与植物生长期不一致
C.土壤含水量饱和使植物缺氧D.多阴雨天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10 .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城乡资金、人口、技术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不断流动和集聚,城乡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并出现新的特征。H因煤而兴、缘煤而建,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现已被国家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随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变化,H市经济由·矿。乡相对独立发展逐步转变为··乡融合发展,其城乡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下图示意H市城乡空间结构演进的三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H市城乡空间结构的演进过程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
2.③阶段时,H市(     
A.城乡土地利用较为粗放B.区域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C.煤炭产业占据主导地位D.城乡之间经济联系较少
3.该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条件是(     
①人口规模变大②产业结构调整③煤炭需求扩大④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