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韩国济州岛种植柑橘历史悠久,岛上火山岩渗透性大,土壤贫瘠。16 世纪济州官府设置柑橘园,开始向朝鲜王朝进贡柑橘。20 世纪以来,济州岛从日本引进新品种,兴建水利工程,岛上柑橘园数量大幅度增加,布局也发生了改变。1997 年韩国开放农业市场,大量进口廉价水果。目前,济州岛依托朝鲜时期柑橘园景观改造柑橘园,设立博物馆,举办国际柑橘博览会,济州岛柑橘园成为世界知名旅游产品。图示意济州岛1530年和2019年柑橘园分布。

(1)与岛屿北部相比,分析南部种植柑橘的优势气候条件。
(2)与1530年相比,说明2019年柑橘园数量和分布格局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3)阐述近现代济州岛发展柑橘产业采取的措施及其带来的影响。
2024-06-1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风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适应性模拟地理试题

2 . “东数西算是我国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之后,启动的又一个大工程。在西部地区发展能耗高、耗水多的数据中心,将东部产生的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图为我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把东部的部分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价格的差异B.国防安全的需要C.能源与环境考量D.数据保密的要求
2.在区域协同发展中,“东数西算”能(     
减轻东部地区的算力需求 推动西部信息网络的建设 缓解东西部间交通运输压力 促进数据中心相关产业转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3.长三角枢纽适宜布局互联网数据业务有(     
A.视频通话B.离线分析C.存储备份D.后台加工
2024-06-18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风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适应性模拟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常把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过程称为“汇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过程称为“源效应”,海洋碳库和地质碳库是参与大气碳循环的两个重要部分。海洋碳汇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学固碳。

材料二:北极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区域。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对北极地区的大气、地形、水圈、生物和土壤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碳循环过程,同时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图示分别为北极地区局部和北极海冰变化趋势。

材料三:北极地区是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北极地区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3倍,称之为北极放大效应。研究表明这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1)简要列举陆源有机碳进入北冰洋的途径。
(2)结合碳循环原理,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源效应和汇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论断的依据。
(3)说明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
(4)从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北极放大效应的原因。
2024-06-18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4 . 新时代的上海,宏大布局徐徐展开:向东直面广袤太平洋,向西辐射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勾勒一东一西两大“扇面”,全力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下图)。2023年莫德纳药业落户上海市,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三个月,创造了“莫德纳速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大都市辐射带动中上海(     
A.对全球核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最强B.聚散功能有利于跨区域合作
C.对各城市辐射作用存在梯度差异D.发展力量源于辐射带动作用
2.“莫德纳速度”体现出上海的区位优势是(     
A.国家政策B.国内市场C.交通运输D.营商环境
2024-06-06更新 | 36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四)

5 . 长江下游仪征段为微弯分汊河段,世业洲将其分为左右两汊,其中,右汊为枯水倾向汊道(即低流量时期分流比大于高流量时期),左汊为洪水倾向汊道。1959-2021年期间,世业洲右汊分流比经历了稳定一下降一上升的过程。2003年长江上游三峡大坝建成发电,改变了世业洲的水沙总量。2015年世业洲开始航道整治工程,修建了潜堤、丁坝、护岸堤等设施。图a示意世业洲汊流位置,图b示意1959-2021年世业洲左汊和右汉分流比。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世业洲左右两汊状况的推测,正确的是(     
①左汊道为主航道②右道为主航道③左汊道河床更深④右汊道河床更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973-2014年左分流比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河道展宽B.洪水期侵蚀作用,使河道变宽
C.上游大坝建成,河床淤积抬高D.枯水期侵蚀作用,使河床加深
3.图中,世业洲右缘三道丁坝的主要作用是(     
A.保护世业洲洲头B.增加右汊水流动力
C.减轻左汊道侵蚀D.缩小左汊进水宽度
2024-06-0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铜陵市高三模拟预测5月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坑是喀斯特地区发育的四周岩壁峭立、平均深度超过100m的地表负地形。云南深陷塘天坑(25°N,103°E)深148m,其部分坑壁出现崩塌退化,崩塌堆积体在坑底周围形成斜坡。负地形使坑内形成了独特的局地小气候以及差异性较大的植物生境。为研究其植物,采用正方形样方,每个样方选择30×30m。下左图示意深陷塘天坑样方分布,下右图示意天坑坑壁退化。

(1)在N1、E2、S3、WS1四个样方中,推测植物数量最多的可能是哪个样方,并说明理由。
(2)与深陷塘坑外相比,说明坑内气候的特点。
(3)分析S1~S5样方一侧坑壁出现崩塌退化最强的原因。
2024-05-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皖江名校联盟模拟预测最后一卷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阶地是河流演变和区域环境演变重要信息载体。图中哇尔合剖面是典型的黄河一级阶地沉积剖面,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黄河上游源区。剖面出露良好,未经人类破坏,保存良好,各地层层序清晰。图示意若尔盖盆地玛曲哇尔合段黄河一级阶地沉积剖面地层序列。

(1)推测距今约4200~4000年期间若尔盖盆地的气候及水文特征。
(2)描述距今约2800~2000年期间哇尔合阶地沉积物的形成过程。
(3)分析距今约4000~2000年期间若尔盖盆地气候演变及理由。
2024-05-1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第五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是首个而向太平洋扇区的南极考察站。主站休采用集中式形态、使用特制钢材、安装智慧火眼消防系统,分上下层,下层大部分为立柱结构。科考发现,受海冰扩张的影响,末次冰盛期南极海洋表层生产力明显下降。海洋表层生产力是指在海洋表层水体中,通过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和沉降作用,将碳转移到深海的过程,受营养盐、海冰范围、气温、光照、水动力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图为秦岭站位置示意及景观图。

(1)简述我国建设第五南极考察站秦岭站的意义。
(2)说明秦岭站建筑设计的地理背景。
(3)分析末次冰盛期南极海洋表层生产力明显下降的原因。
2024-05-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高三质量联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9 . 2023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百年一遇的热浪肆虐欧洲,作为“欧洲生命线”的莱茵河中游水位下降至34厘米的危险水平,并重创欧洲经济。同期,我国华北、黄淮地区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极端高温热浪事件。分析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大气环流异常是此次我国极端高温形成的直接原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莱茵河中游34厘米水位即为危险水位,是因为其(     
A.城市供水不足B.通航能力下降C.流域水质变差D.河道淤积严重
2.莱茵河水位急剧下降会重创欧洲经济,主要表现在(     
①激化能源危机 ②危及用水安全 ③增加工业成本 ④破坏流域生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此次我国华北、黄淮地区极端高温热浪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全球气候异常增温B.西太平洋副高增强
C.季风环流异常增强D.热带气旋频次增多
2024-05-12更新 | 50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高三质量联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几乎所有行业和产业。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人工智能区域集聚区,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全国的占比为1/3左右。20209月,长三角三省市成立了产值超过万亿的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根据产业链划分,人工智能产业可细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等环节。基础层是支撑人工智能应用的前提,包括专用芯片和软硬件开发制造等;技术层依托基础层进行识别与机器学习;应用层是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场景的应用。

材料二下图示意2020年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核密度强度(数值越大,表示单位面积内企业数量越多)。

(1)分析近年来长三角人工智能企业快速增长的原因。
(2)与基础层相比,指出2020年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应用层的特点。
(3)说明发展人工智能对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意义。
2024-04-26更新 | 58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