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3 道试题

1 . 某地理研学小组考察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乘坐索道时得知,为保护生态,区内许多地段采取了以索道替代公路的交通方式。小组还进行了拍摄记录,其中一张照片中西北-东南走向的山体在金色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左图示意所拍摄照片,右图示意小组所乘索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拍摄时间和方向为(     
A.下午,面朝东北拍摄B.下午,面朝西南拍摄
C.上午,面朝西北拍摄D.上午,面朝东南拍摄
2.左图中①处相比于②植被更为茂密最主要原因是(     
A.①处光照更足B.①处土层较厚C.②处水源更少D.②处热量较少
3.保护区“以索代路”的最突出的生态意义是(     
A.减少汽车尾气污染B.减少鸟类迁徙阻断
C.减少地表径流破坏D.减少对植被的干扰
2024-06-15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2 . 大规模气流在爬越高原和高山时常常在高山迎风侧受阻,造成空气质量辐合,形成高压脊;在高山背风侧,则利于空气辐散,形成低压槽。西南低涡是云贵高原常出现的、生成于对流层中层和低层的气旋。某次西南低涡生成于乌蒙山东侧,给当地天气带来较大影响。下图示意本次西南低涡形成时的环流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西南低涡控制下,当地易出现(     
A.持续晴天B.气温骤降C.阴雨天气D.大风扬沙
2.从动力角度来看,本次西南低涡形成的关键作用可能是西风越过乌蒙山后在背风坡(     
A.动力降压B.水汽充足C.下山降温D.气流上升
3.西南低涡易在图示区域维持较长时间,主要取决于(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地形地势格局C.暖气团势力的强弱D.水汽输送形势
2024-06-01更新 | 38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地理题

3 . 冰川前进时会导致行进路径上的树木受伤甚至死亡,退缩后在其遗留的堆积体上,树木会重新生长。科研人员在某地由南向北倾斜的冰川末端槽谷中,沿某一剖面依次调查各垄状堆积体上的树木分布特征,调查中未发现受伤和死亡树木。图为该剖面上各采样点最老云杉、杨树的树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一堆积体上,杨树与云杉年龄存在差异,说明杨树(     
A.生长早、更耐贫瘠B.生长早、更耐严寒C.生长晚、更耐干旱D.生长晚、更耐渍水
2.推测采样剖面在冰川槽谷中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分别是(     
A.谷底,南北向B.谷底,东西向C.谷坡,南北向D.谷坡,东西向
2024-05-3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同盆地位于山西省北部,四周群山环绕,分布着众多盐荒地。受断裂带影响,该盆地南侧不断沉降,早期形成含可溶性盐的湖相沉积物。1978年,为灌溉和防洪,在大同盆地桑干河上游修建了水库(下图),之后该水库周边盐荒地逐渐扩大。近年来,朔城区为改善当地土壤,以牛粪、菜叶等农业废弃物作为食物,在农田中养殖蚯蚓。

(1)分析大同盆地盐荒地盐分的主要来源。
(2)描述图中所示桑干河流域盐荒地的分布特点。
(3)推测该水库的修建导致周边盐荒地扩大的机制。
(4)分析朔城区在农田中养殖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2024-05-2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地理题

5 . 树线是指山地森林与灌丛、草甸过渡带的上界,是稀疏高山树木生长的海拔上限。林线是指郁闭(大片树冠彼此水平衔接)森林的海拔上限。博格达山位于天山山脉东段,呈东西走向,山麓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2.5℃。下图示意博格达山山地森林的林线、树线采样点在不同海拔累积频率(累积频率是对频率的累计)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博格达山山地森林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A.亚寒带针叶林B.常绿硬叶林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
2.与博格达山山地森林的林线相比,其树线(     
A.整体分布在海拔较高处B.在海拔2600~2800m升高更明显
C.集中分布在海拔较低处D.在海拔3200~3400m处变化更小
3.图中所示博格达山海拔3400~3700m处的树线采样点累积频率曲线变化显著,主要是由于(     
A.光照充足B.热量条件改善C.风力减小D.冰雪融水较多
2024-05-21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地理题

6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南坡在1月31日、5月10日、10月11日测得的正午时刻坡面太阳辐射量与坡度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曲线分别表示的时间为(     
A.1月31日5月10日10月11日B.5月10日1月31日10月11日
C.5月10日10月11日1月31日D.10月11日1月31日5月10日
2.关于该山地在图示①日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30°B.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C.南坡随坡度增大正午太阳辐射量先增后减D.各个坡向的太阳辐射量最大值均出现在正午
2024-05-18更新 | 25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

7 . 《天下郡国利病书》称:“(苏南沿海)治水莫急于开浦,开浦莫急于置闸……江海之潮,日两涨落。……潮上则闭,潮退即启……外水不入,则泥沙不淤于闸内……水有泄而无入,闸内之地尽获稼穑之利。”文中“浦”指小河进入大河的河口,“开浦”指治理河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修建水坝比,当地选择设置水闸以利于(     
A.引水灌溉B.船只进出C.预防咸潮D.提高水位
2.该区域河道沉积泥沙主要来自(     
A.两岸农田B.上游山区C.洋流挟沙D.潮汐挟沙
3.与水闸启闭时间相关性最大的是(     
A.月相变化B.月亮升落C.昼夜交替D.季节变化
2024-05-16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南极科考队调查发现,距今3.4 万年以来,南极斯科舍海的东南部(下图)沉积物的来源主要受海洋锋(性质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狭窄过渡带)、西风带、海冰的迁移及南极冰盖的消长的影响。冰期时,西风带与海洋锋北移,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威德尔海南部南极大陆地区,该时期沉积物中也有较多风尘物质来自南美洲;冰消期气候快速回暖,西风带与海洋锋南移,南美风尘输入迅速减弱,西风漂流南部分支增强,导致南极半岛的冰山及沉积物向东搬运至斯科舍海东南部。南极大洋海洋生物生产力受营养盐、海水性质、运动等环境条件制约,冰消期斯科舍海东南部海域海洋生物生产力较强。

(1)说明大气环流和海陆轮廓对威德尔海环流形成的影响。
(2)请用“===”在图中画出海洋锋位置,并说明海洋锋位置绘制在该区域的理由。
(3)冰期时斯科舍海东南部海域沉积物主要有来自斯科舍海南部南极大陆和南美洲的风尘物质,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说明其理由。
(4)分析冰消期斯科舍海东南部海域海洋生物生产力较强的原因。
2024-05-12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三模)地理试题

9 . 降水在水循环过程中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部分,而绿水是被蒸发和蒸腾的部分。厄尔尼诺年夏季中国南涝北旱,而拉尼娜年则出现北涝南旱的情形。S河流域位于中国南方地区,流域面积不足1万平方千米。图示意S河流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的年降水量、蓝绿水占比。近30年来,S河流域植被覆盖率显著增加。完成下面小题。

1.S河流域厄尔尼诺年与拉尼娜年差异最小的是(     
A.下渗量B.蒸腾量C.地表径流量D.水汽输送量
2.与黄河流域相比,S河流域明显较小且两流域差异最大的是(     
A.厄尔尼诺年的绿水占比B.拉尼娜年的绿水占比
C.厄尔尼诺年的蓝水占比D.拉尼娜年的蓝水占比
3.近30年来,S河流域植被覆盖率的变化可明显提高(     
A.拉尼娜年的年降水量B.厄尔尼诺年的年降水量
C.拉尼娜年的绿水占比D.厄尔尼诺年的蓝水占比
2024-05-10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联考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塞卡湖是位于东非大裂谷带上的构造湖,水位季节变化大,与阿瓦什河相隔低矮的分水岭。1960年,在阿瓦什河上游修筑水库(位于图中河流南端上游42千米处)调节下游的径流量;1964年,区域内开辟了三处甘蔗种植园,在阿瓦什河上建泵站抽水漫灌。1976年以来,当地气候未发生显著变化,但贝塞卡湖年均水位持续上升。为减轻贝塞卡湖水位上升对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2000年后在湖区东北部下游地区修建了多座泵站,并在周边城镇配备了相应的基础设施,从而方便抽水排入地势更加低矮的阿瓦什河。下图示意贝塞卡湖流域的水系和种植园分布。

(1)分析贝塞卡湖水位持续快速上升的原因。
(2)简述贝塞卡湖水位季节变化大对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
(3)分析贝塞卡湖排水泵站选址湖区东北部的优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