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5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常把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过程称为“汇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过程称为“源效应”,海洋碳库和地质碳库是参与大气碳循环的两个重要部分。海洋碳汇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学固碳。

材料二:北极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区域。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对北极地区的大气、地形、水圈、生物和土壤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碳循环过程,同时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图示分别为北极地区局部和北极海冰变化趋势。

材料三:北极地区是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北极地区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3倍,称之为北极放大效应。研究表明这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1)结合碳循环原理,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源效应和汇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论断的依据。
(2)说明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
(3)从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北极放大效应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测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融湖塘是指由突发森林火灾、气候变化和人为原因引起的多年冻土融化深度增大,地面随之下沉后形成热融洼地,积水形成的湖塘。目前热融湖塘的研究工作主要基于现场调查和遥感等技术监测分析。研究发现,热融湖塘的发育和演化具有周期性,不会持续向下或水平扩张,在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发育过程。

(1)推测可能诱发热融湖塘形成的气候因素。
(2)分析热融湖塘形成后引起湖塘继续扩张的主要原因。
(3)推测在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有减少趋势的主要原因。
(4)指出遥感技术在热融湖塘研究中的应用。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滩坝主要发育于滨浅海或滨浅湖区,受湖泊的水动力和沿岸流作用形成。青海湖是我国内陆最大的湖泊,青海湖近岸环湖一周均有滩坝的发育。不同类型滩坝沉积特征不同,垂向沉积物粒度的分布特征与青海湖长期以来的湖退过程相匹配。今后较长时间内,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青海湖南岸郎剑沙嘴等沉积形态会发生明显变化。下图示意青海湖滨岸水动力及滩坝分布。

(1)青海湖布哈河三角洲北侧废弃三角洲区域发育平行湖岸线的滩坝。简述其形成过程。
(2)说明与青海湖湖退过程相匹配的垂向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3)推测青海湖南部郎剑沙嘴的形态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4-05-06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文苑中学高三一模模拟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自2023年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以来,关键海区指数呈现出快速持续增暖趋势,根据预测,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到2024年春季,或成为185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

材料二: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甲图为安第斯山脉分布图,图中虚线①表示南美洲西海岸一南北走向的洋流,该洋流北侧分布有世界上著名的渔场,渔业易受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乙图为某纬度安第斯山垂直带谱分布图,丙图为南美洲南部(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1)试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2023年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对①洋流北侧的气候和渔业产生的影响。
(2)结合丙图,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2024-04-22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贵州德江县洋山河大峡谷的溶洞中,科学家发现一枚即将“被煎熟”溏心荷包蛋,黄澄澄的“蛋黄”,中间颜色略深,周围一圈黄色最浅,逐渐和外围的“蛋清”融为一体。如左图、中图所示。右图为石笋立面图。据专家介绍,这个荷包蛋其实是被侵蚀后留下的石笋根部,其中石笋中心的黄色“蛋芯”部分为水中的硫化物沉淀,周围部分则主要是碳酸钙。研究表明,该景观形成后期,滴落的水质呈酸性。专家介绍这枚煎蛋,价值连城,可能是全世界的一枚古董奇宝!该溶洞的四周环绕着色彩丰富、色泽斑斓的岩层,溶洞内各种喀斯特地貌景观奇特,呈现出石膏花海、天然水晶宫等景象,被专家称为“藏经洞”。如今,洋山河大峡谷已经开发成为旅游景区。但藏金洞中的“荷包蛋”,却因为所处位置太深,一路上危险重重,鲜有人能亲眼目睹其真容。



(1)绘制石笋纵剖面上的生长示意图。要求:结合石笋的实际生长特点,在下右图中画出曲线,来示意石笋纵剖面上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生长趋势。(在下左图现有石笋基础上,画出未来石笋纵剖面图)

(2)简要说明溶洞中“荷包蛋”石笋的形成过程。
(3)请结合喀斯特地貌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指出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中东沙尘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在2000—2019年都表现为相似的先升高后降低的年代际趋势转变,中东沙尘趋势的转变很可能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变率有关。图示意热带北大西洋海温中东沙尘相关机制。



(1)分析热带北大西洋异常增温导致中东沙尘活动增加的过程。
(2)有人认为中东局部灌溉面积的变化对沙尘活动影响更显著,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12-03更新 | 463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7(福建专用)-【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福建专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北极正上演着“放大器”的戏法,其变化往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升温促使北极地区水汽含量增加,并带来降水增多,水循环过程深受影响。育空河是北极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该河流域96%被冻土覆盖,冬季降水常以积雪形式存在。观测数据表明,育空河流域多年冻土退化深度与降雨量显著相关,降雨量每增加1厘米,多年冻土退化深度增加约0.7厘米。这些变化,使流域径流过程变化显著。1980~2019年,育空河年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且冬季增幅最大,达16%。如图示意育空河流域径流过程变化的主要途径。

(1)说明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流域不同冻土层的变化特点。
(2)简述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径流量增加的途径。
(3)分析1980~2019年育空河径流量冬季增幅最大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6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高考地理真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出三峡后,流经古荆州地区,该段长江被称为“荆江”,古人以“楚地阔天边,苍茫万顷连”对这一地区进行赞美。荆江河段蜿蜒曲折,分布有多个河流故道,组成长江中游故道湿地群(如下图)。



(1)结合地形、水流特征,说明荆江河段河流故道的自然形成过程。
(2)河流故道形成导致了河道发生明显变化。分析河道变化对荆江河段洪水灾害的影响。
(3)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推测现有河流故道湿地面积变化趋势,并给出推断依据。
2024-03-0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9 . 林火作为森林土壤碳积累和流失的重要干扰因子之一,通过影响土壤表层有机质的组成和质量,进而改变了土壤碳的输入和输出过程,在短期或者长期内对土壤碳循环产生深刻影响。为了避免森林火灾释放温室气体造成的严重后果,计划烧除被应用到森林管理实践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计划烧除能避免森林火灾释放大量温室气体的原因是(     
A.减少了林下可燃物的积累量B.计划烧除规模小、频次高
C.森林火灾强度大D.计划烧除具有选择性
2.低强度火烧除短时间内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其原因是(     
A.火烧后土壤肥力得到提升B.未完全燃烧的有机物质进入土壤中
C.地表覆盖物减少,土壤温度下降D.林火强度低,土壤温度低
3.计划烧除半年内,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呈下降趋势,使其含量下降的作用有(     
①侵蚀作用②沉积作用③淋溶作用④淀积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2024-01-26更新 | 471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闽江中下游遥感图及琅岐岛及附近地质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琅岐岛气候资料。

(1)概述琅岐岛的气候特征。
(2)推测琅岐岛面积的变化趋势,阐述变化过程。

图(a)和(b)分别示意闽江河口外海域不同季节盐度的变化。

(3)指出图中(a)、(b)两图分别代表的____季节(冬季/夏季),任选其一,说明判断理由____
2024-01-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