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嫩江上游河流形态特征受地质地貌、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图a示意嫩江上游河流分段,图b示意各段海拔、坡度和弯曲指数的变化。

   

(1)A河段河道弯曲,试分析其成因。
(2)B河段多峡谷,试分析其成因。
(3)简述C河段春夏易引发洪涝灾害的原因。
(4)从全流域的角度,提出因地制宜减轻C河段洪涝灾害的措施。
2024-03-02更新 | 36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三)地理试卷

2 . 居延海是位于内蒙古西部的内陆湖。研究人员在居延海中部干涸的湖底开挖探槽,获得1.58米的柱状湖泊沉积岩芯,以此分析2600年以来区域气候环境的演变。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高低指示湖泊的咸淡变化。湖泊沉积物磁化率增高反映湖泊沉积物中的细颗粒铁磁性矿物成分相对增加,湖泊细颗粒铁磁性矿物来自入湖河流和风力搬运。下图示意采样点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和磁化率随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如图所示湖泊沉积岩芯深度154~142cm处的碳酸盐含量信息推测,当时(     
A.湖水盐度较高B.湖心沉积物较细
C.湖泊面积较小D.流域气候较干燥
2.据如图所示湖泊沉积岩芯深度98~74cm处的信息推测,当时与湖水性质变化关联性最大的人类活动,是该流域的(     
A.引水灌溉B.屯垦戍边C.植树造林D.逐水草居
3.据如图所示湖泊沉积岩芯深度6~0cm处的信息推测,该流域最近历史时期气候趋于(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2024-03-02更新 | 586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三)地理试卷

3 .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城乡资金、人口、技术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不断流动和集聚,城乡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并出现新的特征。H因煤而兴、缘煤而建,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现已被国家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随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变化,H市经济由·矿。乡相对独立发展逐步转变为··乡融合发展,其城乡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下图示意H市城乡空间结构演进的三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H市城乡空间结构的演进过程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
2.③阶段时,H市(     
A.城乡土地利用较为粗放B.区域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C.煤炭产业占据主导地位D.城乡之间经济联系较少
3.该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条件是(     
①人口规模变大②产业结构调整③煤炭需求扩大④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4 . 阅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对上图阐述正确的是(     
A.A处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B.B处断层发育
C.图中有六大板块
D.B处岩石年龄较A处老
2.关于板块构造理论及其对地貌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红海处于板块生长边界
B.板块运动是硅铝层在硅镁层上运动
C.安第斯山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D.板块运动驱动力是天体引潮力

5 . 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反之称“冷平流”,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西风带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分裂为南北两支,形成北支脊和南支槽,在高原南北两侧形成冷暖平流差异。下图为“500hPa高度冬半年东北半球大尺度大气环流的演变及亚洲西风带槽脊位置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北半球西风带最强盛的季节发生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西风带受到青藏高原阻挡被迫分支后,暖平流主要分布在高原(     
A.东南和西南B.东北和西南C.东南和西北D.东北和西北
3.图中,东亚大槽附近主要盛行(     
A.槽前:西北风B.槽前:西南风C.槽后:东北风D.槽后:东南风
2023-11-29更新 | 822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6 . 几内亚暖流是北大西洋赤道暖流的组成部分,位于非洲西岸中部附近,自西向东流,流经几内亚湾整个北部沿岸,绵延400~480km,其势力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为几内亚暖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成因来看,几内亚暖流属于(     
A.风海流B.密度流C.补偿流D.上升流
2.几内亚暖流势力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冬季几内亚暖流流经甲地沿岸没有明显增加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受季风环流影响大B.暖流势力较强
C.沿岸地势低洼D.受离岸风影响明显

7 . 副高和台风是影响我国天气和气候重要天气系统,他们位置和强弱变化给我国生产和生活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下图副热带高压脊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雨带位置在南部沿海B.江淮地区出现梅雨
C.我国东南沿海此时狂风暴雨D.此时大致7月或8月
2.关于副高与台风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我国台风一般多形成于副高北侧B.副高越强,台风越易形成
C.台风移动方向取决于副高周围引导气流D.副高东退,台风路径西移

8 . 呼伦湖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为断裂构造湖,湖泊西侧侵蚀地貌发育,陡崖处可见多处发育在同一水平高度的湖蚀洞。下图示意呼伦湖湖岸侵蚀地貌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湖蚀崖的形成过程是(     
A.地壳抬升—风力侵蚀—湖岸崩塌后退B.断裂发育—湖水侵蚀—湖岸崩塌后退
C.断裂发育—流水堆积—湖堤向内收缩D.地壳抬升—湖水侵蚀—湖堤向外扩张
2.与形成湖蚀洞时期相比,现在呼伦湖(     
A.沉积物薄B.水质优良C.水量大D.水位低

9 . 唐山市(40°N,118°E)某地理教师制作的球形日晷,由晷面和晷针构成。日晷晷面呈凹状的半球形(晷面上孤线)和节气线(晷面上刻度)构成晷面刻度网,指向球心0。由于地球自转在一天中可以被认为是匀速的,因而将日晷晷面等分为24份,以晷针顶点正午日影方位作为节气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地方时为12:00时,晷针日影应位于(     
A.正北时刻线上B.正南时刻线上
C.正东时刻线上D.正西时刻线上
2.球形日晷夏至日节气线与球面顶点P之间的弧所对的圆心角角度为(     
A.16.5°B.23.5°C.30°D.66.5°
3.该地理教师想改造该球形日晷来表示北京时间,他应将(     
A.相邻时刻线距离缩短B.相邻时刻线距离扩大
C.时刻线向西移动D.时刻线向东移动

10 . 我国东北地区在约2.8亿年前为半深海-滨浅海沉积环境,发育有巨厚的生物碎屑灰岩;在约2.5亿年前为滨浅湖沉积环境,发育有厚度较大的烃源岩。下图示意东北地区局部生物碎屑灰岩厚度和烃源岩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2.8亿年前至今,图示区域地壳运动的总体特征为(     
A.持续抬升B.持续下沉C.间歇性抬升D.间歇性下沉
2.推测图中最先成为陆地的位置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3.图中①②两地中间区域生物碎屑灰岩厚度较①②两地薄,其主要原因是(     
A.侵蚀较强B.沉积较少C.断裂下陷D.人类破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