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冷锋数量为(     
A.1个B.2个C.3个D.0个
2.图中地形对干线形成的影响有(     
①西部山地,背风坡下沉增温    ②北部高原,焚风效应
③南部暖流,增温增湿    ④中部平原,利于湿热气流深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3-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2 . 某地质考察队对重庆某地进行考察,测得其东西向且相邻很近的甲、乙、丙三地的气温和同一岩层的埋藏深度。该区域山谷风显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测地区的地形是(     
A.背斜山B.向斜山C.背斜谷D.向斜谷
2.图示地区夜晚风向和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乙→甲   流水沉积B.甲→乙   流水侵蚀C.甲→乙   流水沉积D.乙→甲   流水侵蚀

3 . 快速轨道交通通常以电能为动力,是采取轮轨适行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分为城市间(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内轨道交通。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际快速轨道多采用高架桥梁的方式,主要目的是(     
A.保护耕地资源B.降低生产成本C.增加就业机会D.减轻地震灾害
2.珠江三角洲规划建设多条城际快速轨道交通体现了(     
A.人口快速下降B.经济发展迅速C.生态环境改善D.运输方式落后

4 . 珠江三角洲泗合水流域为丘陵地貌,多林地分布,主要树种为松树和桉树,山谷和低洼处分布有水田。下图示意该流域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含水率对比。完成下面小题。


   
1.松树土壤含水率与桉树土壤含水率差异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A.落叶多少B.生长速度C.地表状况D.土壤蒸发
2.水田土壤含水率明显偏高,与其密切相关的是(     
A.纬度低B.温度高C.地势低D.降水多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5 .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形成、发育可以在不同硬度和不同时代的岩石上。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雅丹地貌平面形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雅丹地貌最初的分布状态可能是(     
A.片状圆丘B.块状平行C.圆状垂直D.球状起伏
2.图示地区雅丹(     
A.最高点多位于雅丹的西北方B.呈东南—西北排列
C.风力侵蚀导致形态拉长D.走向与盛行风不一致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6 . 黄河流域地区,在立春时节平均气温和地温双双“转正”之后,地温逐步超越气温,出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现象。下图是我国西安、北京的平均气温与平均地温的走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北京平均气温走势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春江水暖鸭先知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立春时的西安B.雨水时的西安
C.立春时的北京D.雨水时的北京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雪冰晶落到湖面,被湖水浸润并冻结,并受风力吹拂滚动形成团状雪球在湖侧漂浮堆积后,雪球被封冻于湖面冰层之下,呈现出独特的“冰汤圆”景观。2022年2月,在吉林省洮南市的四海湖(西湖)的湖冰之下出现了“冰汤圆”景观,专家推测“冰汤圆”的形成主要受气象条件、湖泊地貌和湖水性质等影响。下图为“冰汤圆”景观图与四海湖分布示意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四海湖的水文特征。
(2)试分析雪冰晶能够在未冻结的湖面冻结的原因。
(3)结合图文材料,推测四海湖“冰汤圆”景观最可能出现的位置并分析原因。
2023-01-11更新 | 93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岳阳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8 . 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山拍摄日出照片,下图是他在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照片。回答下列小题。


1.该地这两天的昼长大约是(     
A.12小时和8小时B.13小时和11小时
C.14小时和10小时D.16小时和8小时
2.推测该山可能是(     
A.山东泰山B.海南五指山C.安徽黄山D.四川峨眉山
2023-01-05更新 | 6106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综合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教来河起源于辽西山地北坡,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低山黄土丘陵区。地处半干旱区,风力强且频繁,降水的季节变化和河流水位变幅都很大。河流的演变在沙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河流和风力共同作用下,河谷中先形成沙丘,再演变成沙丘群,经长期的发展演化形成大范围的沙地(图1)。河流的部位及其与风向的对应关系不同,对线状沙带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也会有很大差异(图2)。同时,在河流裁弯取直的演变过程中,也会夷平一部分已成沙丘。




(1)根据图1和文字材料,推测教来河河谷地区沙地的形成过程。
(2)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和CD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在演变过程中都形成了线状沙带,但形成过程有所不同,请分析两地沙带形成过程的差异。
(3)从河道的变化过程和气候角度,分析部分沙丘被夷平的原因。
2022-06-19更新 | 6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10 . 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     
A.甲至乙B.乙至丙C.丙至丁D.丁至戊
2.丙日,对应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2-06-13更新 | 10875次组卷 | 50卷引用:湖南省平江县颐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