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6 道试题

1 . 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37分钟后,器箭分离,嫦娥六号准确进入预定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发射至采样返回全过程约53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正在德国柏林(13.2°E)留学的李华在学校观看嫦娥六号发射实况转播,器箭分离时当地时间为(     
A.2日11时4分B.3日10时27分C.3日11时4分D.2日1时4分
2.嫦娥六号发射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A.90%B.70%C.50%D.30%
3.嫦娥六号发射至采样返回期间,荆州中学操场旗杆正午影子长度变化为(     
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一直变短D.一直变长
2024-06-05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

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离不开包括高质量种子在内的乡土植物(指在特定区域、生态系统和生境自然进化而来的原生陆生和水生植物物种)的支撑。美国于 2015年启动实施了针对生态修复和恢复的美国生态修复和恢复国家种子战略 2015~2020, 旨在为生态恢复提供遗传上合适的乡土植物种子。该战略实施以来 ,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如下图所示。

(1)推测美国启动“生态修复和恢复国家种子战略”的原因 。
(2)指出美国启动“生态修复和恢复国家种子战略”的主要目的 。
(3)试简述“美国生态修复和恢复国家种子战略”对其他国家的重要启示 。
2024-05-3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金沙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疏勒南山,其中上游流域位于疏勒南山与托来南山之间,为疏勒河出山口以上的区域。疏勒河上游流域分布数条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断裂带。该河流上游经过昌马断裂带进入昌马盆地,然后经过阿尔金断裂带进入河西走廊,并形成规模巨大的冲积扇。下图示意疏勒河上游流域断裂带分布。



(1)分析疏勒河上游数条断裂带的形成原因。
(2)说明疏勒河上游断裂带在该区域地形格局形成中的作用。
(3)推测疏勒盆地和昌马盆地的形成原因。
(4)指出疏勒河上游河段主要流水作用类型,并说明理由。
(5)简述疏勒河上游出山口处巨大冲积扇的形成条件。
2024-03-18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名校

4 . 地下盐岩因挤压作用出露地表,形成盐底辟。西亚扎格罗斯山下发育大量盐底辟,某大型盐底辟一坡有土壤覆盖,一坡盐岩裸露。有土壤覆盖的一侧发育盐溶洞,且盐溶洞规模仍在扩大。图示意该大型盐底辟两侧水循环的差异。完成下面小题。

1.盐底辟有土壤覆盖的一侧蒸发更强,主要是因为(     
A.深层下渗量更小B.年降水量更大C.地表径流量更大D.涵养水源更多
2.盐溶洞仅出现在有土壤覆盖的一侧,主要取决于两侧(     
A.流水停留时间差异B.蒸发量差异C.溶解盐输出量差异D.岩性差异
2024-03-15更新 | 706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带云雾林是指在潮湿的热带地区经常被云雾抢盖的森林。这种森林虽然植株矮小,树干弯曲,但生物多样性丰富,特有物种多。热带云雾林的树皮薄,植被覆盖率高且结构复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覆盖树冠、树干和地面。中国的热带云雾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部分山峰,海拔在1300-1700米的位置。这里的热带云雾林很少发生林火,但在台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的影响下,林火的发生概率会增加,并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极强的破坏性。目前我国对热带云雾林的研究较少,掌握的信息也比较少。下图示意热带云雾林在海南的分布,结合图文和材料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地区由南到北,云雾林分布的最低海拔高度的变化。并分析该地云雾林树干弯曲的主要原因。
(2)简述在台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的影响下,林火的发生概率增加的原因。并分析林火会对云雾林生态系统产生极强破坏性的原因。
(3)简述目前我国对热带云雾林掌握的相关信息比较少的原因。
2024-03-05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

6 . 普通的太阳能电池板都是固定的。某科技公司研发制造的“追日型”太阳能电池板可随太阳升落的轨迹进行上下、左右“追日”旋转,保证电池板以最佳角度朝向太阳,提高太阳能利用率。下图为“追日型”太阳能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追日型”太阳能电池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武汉夏季的水平旋转角度小于冬季B.武汉夏季的垂直旋转角度小于冬季
C.七月份武汉比北京的垂直旋转角度更小D.七月份武汉比北京的水平旋转角度更小
2.若家住拉萨(91°E,29°N)的扎西卓玛家安装了“追日型”太阳能电池板,当北京时间11点时,太阳能电池板朝向(     
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

7 . 下表示意俄罗斯东部四地区1990~2010年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出生人口数量/万死亡人口数量/万人人口增长数量/万
35.7820.12-18.64
8.738.71-16.72
50.4062.69-36.33
38.7543.64-29.56

1.四地中,人口净迁出数量最多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四地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应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3.四地人口的变动可能导致其(     
A.青壮年就业压力增大B.城区住房价格上升
C.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D.城区环境污染加剧
2024-03-02更新 | 56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各项经济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与破坏问题突出,且耕地非粮化种植行为凸显。我国目前耕地非粮化率约为27%,且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西南地区耕地非粮化率高达46%。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面积与非粮耕地化率同步增加,2019年其耕地非粮化率为52.28%,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面临较大压力。下图示意2019年成都平原34个区县耕地非粮化率空间分布及2000—2019年该区域耕地非粮化率增量。

(1)概括2000—2019年成都平原区县耕地非粮化率增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率远高于西南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
(3)请从粮食安全角度,为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型转化是河流演化由量变到质变的综合反映,也是流域自然环境时空变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嫩江上游流域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的交界地带,流域内断裂发育,但目前构造运动不活跃,干流上没有大型水利工程。嫩江上游流域河型转化是一种流域尺度内构造限制性的中纬度半湿润—湿润气候区由山地曲流河向平原网状河的转化模式。下图示意嫩江上游流域河型转化模式。


(1)说出影响嫩江上游流域河型转化的自然因素。
(2)与河段Ⅱ相比,分析嫩江上游流域河段Ⅰ多牛轭湖的原因。
(3)指出嫩江上游流域水力侵蚀最强的河段,并说明原因。
(4)推测目前嫩江上游流域影响河流稳定性的关键性因素,并给出判断依据。
2024-03-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同盛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四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名校

10 . 下图示意2021年4月25日白天我国阿拉善地区某典型新月形沙丘遭遇沙尘暴前后的等值线(单位:m)变化,通过比较沙丘迎风坡坡长、背风坡坡长、左翼长度、右翼长度、高度以及表面积和体积等参数,可以得出沙丘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沙丘重心整体移动方向为(     
A.东北B.西南C.东南D.西北
2.沙尘暴气流移动到新月形沙丘时会形成一个气流减速区,该区域位于(     
A.沙丘右翼坡脚B.沙丘左翼坡脚C.迎风坡坡脚D.沙丘顶部
3.此次沙尘暴对该新月形沙丘形态的影响是(     
A.沙丘高度降低B.呈“扁平化”发展
C.背风坡坡长减小D.右翼长度变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