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哥伦比亚安第斯山区有平行于山脊线的纵向河流和垂直于山脊线的横向河流,该区域水系的演化是通过东分水岭向西迁移实现的。东分水岭的迁移是东坡的横向河流溯源切穿原分水岭,导致分水岭后退。图示意该区域地形和水系形态的演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有利于东分水岭迁移的地质构造包括(     
①背斜②向斜③地堑④地垒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该区域地形和水系形态演化的顺序是(     
A.地壳隆升—横向河流发育—东分水岭迁移—纵向河流形成
B.地壳隆升—纵向河流形成—东分水岭迁移—横向河流发育
C.纵向河流形成—地壳隆升—横向河流发育—东分水岭迁移
D.纵向河流形成—东分水岭迁移—横向河流发育—地壳隆升
3.随着水系演化过程的持续(     
A.东分水岭地势降低B.西分水岭受袭夺影响大
C.横向河流袭夺减少D.东分水岭东坡坡度变大

2 . 汽车遮阳板可以减轻正前方或侧前方刺眼的阳光对司机视线的干扰。一般的家用轿车的遮阳板被折叠安装在司机的头顶位置,司机可以根据阳光照射角度,合理使用遮阳板来保障行车安全。图1为汽车遮阳板示意图(下翻90°),图2为淳安县(119°E,29.6°N)某地理老师每天驱车上班的路线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2020年5月10日上午8时,该地理老师在上班途径某路段时,阳光刚好从街道的正前方射入眼睛,格外刺眼,不得不打开遮阳板。该路段可能位于图2中哪一路段(     
A.①B.②C.③D.④
2.如果不考虑天气及其他人为因素,下一次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遇到上述情况,最有可能是下面哪一天(     
A.2月20日B.6月18日C.8月2日D.11月15日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庆县地处粤西北丘陵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贡柑是其主要的特色农产品之一,2004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德庆贡柑皮薄、核少、汁多、果甜,耐贮性强,南宋时期就开始作为御用贡品,故称“贡柑”。贡柑主要种植在有砂质土壤分布的丘陵缓坡或土质疏松的河谷农田,2~10月为生长期,11~12月采收,生长期内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历史时期德庆贡柑产量较低,20世纪90年代经过改良后得到推广种植,成为国内外市场的畅销农产品。下图示意德庆县区域位置和贡柑的生长环境景观。

      

(1)说明德庆贡柑南宋时期成为“贡柑”原因。
(2)根据德庆贡柑的生长条件推测其生长习性。
(3)指出德庆贡柑在生长期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判断依据。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噶尼喀湖为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大约在100万年前形成,湖底地形主要包括南、北两个深水盆地,南部最深1470米,北部最深为1310米。坦噶尼喀湖属于典型的永久分层深水湖(水温垂直差异显著且稳定),受此影响底层水体上升运动不显著,湖水唯一的出口是卢库加河,已呈明显淤塞状态,这里是该湖鱼类最多的地方。该湖水产资源十分丰富,仅鱼类就有300多种,其中98%慈鲷和很多无脊椎软体动物属于该湖的特有物种,它们大多生活在湖底。科学家们通过观测湖泊水温、藻类数量等,了解气候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图左甲示意坦噶尼喀湖水系,图右乙为该湖近20年来湖面平均水温和渔获量变化图。



(1)坦噶尼喀湖特有物种多的形成原因。
(2)简析卢库加河口地区鱼类最多的原因。
(3)据图乙说明渔获量与湖面平均水温的关系,并解释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
(4)据材料推测坦噶尼喀湖未来的一种可能变化。

5 . 副高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洋面上深厚的暖性高气压,在500pha等压面高度图上通常指≥5880米等高线所在区域。下图为亚洲局部地区某年5月30日某时500hpa等压面高度(米)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黑龙江大部分地区高空风向是(     
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
2.在图示大气形势下,下列天气预报说法最可能发生的是(     
A.云南气温低于往年同期,注意保暖添衣B.福建大部地区天气晴朗,注意避暑降温
C.台湾东部海域风平浪静,适合出海捕鱼D.河南可能有多日阴雨,影响春小麦收割
3.据图推测,接下来几日台风可能逐步移向(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2023-06-21更新 | 56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某地理研究小组在某地进行一年的观测后,绘制出了该地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构成的夹角角度α的年变化及某日太阳高度β在b日的日变化(极圈纬度取66.5°,回归线纬度取23.5°)示意图(下图),其中虚线代表α的变化,实线为β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奥伊米亚康(63.27°N,142.77°E)B.朗伊尔城(78.22°N,15.55°E)
C.恩克斯堡岛(74.90°S,163.77°E)D.南设得兰(63.37°S,53.83°W)
2.推测b日至c日,当地的昼长变化为(     
A.先变长再变短B.先变短再变长C.持续变短D.持续变长
3.若图中M-N=13,则(     
A.X=97B.Y=67C.M=37D.N=17

7 . 人口流动是改变人口格局的基本动力,,流动人口的吸引中心是城市。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改变的主要要素。流动人口区域不均衡性进一步加强,聚散态势日益明显,流动强度与城市等级存在正相关,一、二线城市依然是流动人口的极化中心。读图1、图2,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1,2011--2017年流动人口流动特征的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A.省际流动人口主要集中于中西部经济不太发达的城市
B.省内跨市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
C.市内跨县的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小城市,吸引范围有限
D.流动范围与距离衰减呈正相关,而与城市等级无明显关系
2.读图2,推测①②③线对应的流动人口正确的是(     
A.①—省内跨市②-省际③—市内跨县
B.①—省际②—省内跨市③—市内跨县
C.①—市内跨县②—省内跨市③—省际
D.①—省际②—市内跨县③—省内跨市
3.人口流动性是推力和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折射出城乡间、区域间、城市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产业结构和收入水平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务农经商、家属随迁、婚姻嫁娶、拆迁搬家、投靠亲友、学习培训、参军、出生人口和其他作为等是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综合图1、图2,关于人口流动影响因子及其变化的分析,可能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的经济驱动力在减弱,而婚姻嫁娶、投靠亲友和学习培训因素在增强
B.两个因子交互后对流动人口的影响力不一定会显著提升
C.一线城市学习务农经商更为突出,寻求发展机会和经济收益是关键因素
D.二、三、四、五线城市人口流动的原因主要是学习培训,提升能力是关键因素
2022-05-06更新 | 126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湖泊的溃决通常与水量,湖岸堤的性质以及用边地形有关。2011年9月14日,住于青藏高原的卓乃湖也发生溃决,洪水造成了约一公里宽的决口,在地表冲出洪沟,流进了库赛湖。同年,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也先后溢出并最终注入盐湖,此后卓乃湖面积不断缩小。2018年5月,卓乃湖周边出现大规模扬尘和沙层暴天气。楚玛尔河为长江源北源,有科学家预测,若未来盐湖亦发生溃决,则会对下游造成更大的破坏作用,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卓乃湖及其周边情况。



(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卓乃湖溃决的原因。
(2)推测卓乃湖周边区域风沙活动的沙源。
(3)试说明若盐湖溃决,可能造成的“更大破坏作用”。
2021-12-08更新 | 715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9 . 1为某时刻地球上L1L2两条纬线上部分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2L2纬线上某地当日朝同一方向多次拍摄得到的日食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1中H=40°,则(     
A.L1不会出现极昼现象B.L1自转线速度始终大于L2
C.L2当天昼长短于夜长D.L1日出方位较L2更加偏北
2.若M1和M2间隔小于180°,且图2的拍摄地点位于南半球,则图2中日食图片拍摄的顺序与镜头的朝向分别是(     
A.从1到9朝向东北B.从9到1朝向东北
C.从1到9朝向西北D.从9到1朝向西北
2023-12-07更新 | 456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一模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威尔逊旋回是指大陆岩石圈在水平方向上的彼此分离与拼合运动的一次全过程,通俗的理解就是大洋从张开到闭合的一生。威尔逊旋回认为大洋盆地的演化可以归纳为6个发展阶段: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结期、遗痕期。大洋的演化呈现为张开和关闭的旋回形式,主宰了地球表层活动和演化。

(1)将图中的6幅图片按照威尔逊旋回理论中大洋盆地的演化顺序进行排序。

(2)说出大洋盆地演化的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在地球上的对应区域。
(3)从海、陆角度,分别描述威尔逊旋回理论中终结期、遗痕期的过程。
2024-05-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