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爱尔兰位于欧洲西部,历史上农业生产落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原产于美洲的土豆于17世纪初传入爱尔兰,后被广泛种植。到18世纪末,土豆成为爱尔兰大多数居民维持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土豆的高产,使爱尔兰人口从1660年起的180多年里增加了17倍,达到800多万。

爱尔兰选择土豆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虽缓解了人口和粮食压力,却明显降低了当地农业抵御病虫害的能力。1845年,一种引发土豆枯姜病的真菌首次侵袭爱尔兰。由于爱尔兰的土豆品种不多,缺乏抵御真菌病等的基因,土豆病害很快肆虐全国,造成历史上有名的大荒,近100万人死于懂和荒带来的疾病,超过150万人被迫移民。下图示意爱尔兰地理位置。

(1)简要分析爱尔兰谷物农业产量低的自然原因。
(2)查阅有关土豆生长习性的资料,说明爱尔兰适宜土豆生长的自然条件。
(3)议一议,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强区域生态系统抵御病中害的能力.
2023-09-20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湘教版选必三第一章第二节
2 . 读我国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图,完成相关任务。

(1)以某一水土流失区为例,说明主要侵蚀类型、水土流失特点和典型景观特征。
(2)你的家乡属于哪一个水土流失区?查找有关资料,说出水土流失的成因,以及具体的治理举措。
2023-09-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选必三第一章第二节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区域内,环境总体或某些环境要素对人群的生存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对环境状况的具体描述。发达国家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注重对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定期公布地区或全国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状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每年都会发布“中国环境状况公告”。据此,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1)结合身边实例,说明各种环境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并影响一个区域的环境质量的。
(2)我们平时可以从哪些途径获得有关环境质量的信息?
(3)环境质量与生活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试举例说明。
2023-09-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选必三第一章第二节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铁矿开采时,处理剥离的岩土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通常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来建设排土场和尾矿库。司家营铁矿位于河北唐山滦县城南10千米,于2007年投产,现为我国三大铁矿区之一。该铁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抓住曹妃甸建港的契机,用废石填海造地,并在开滦煤矿采煤沉陷区利用尾矿进行填充。此外,该铁矿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阻断矿坑与地下水的联系,从而避免了采矿对地下水的污染。下图示意河北唐山司家营铁矿地理位置。

       


(1)说一说,司家营铁矿施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有何现实意义?
(2)采用尾矿填海、填充采煤沉陷区,会不会造成水体污染?如果有,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3)调查本地的矿区尾矿或采空区的后续处理方式,或调查本地垃圾的处理方式。对它们的处理方式进行环境评价,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2023-09-2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选必三第一章第二节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洛杉机市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开阔盆地中,除局部为丘陵外,地面平坦。19世纪末20世纪初,洛杉机发展成一座特大城市,其城市居住用地以别整型居民区为主。

20世纪40年代初期,洛杉机近250万辆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炼油厂、供油站等排放的化学物质,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会有臭氧、氨氧化物、乙醛和其他有害成分,滞留在洛杉机上空经久不散,严重危害到当地居民的健康,甚至导致居民中毒死亡。另外,光化学烟雾还使家言惠病,阻碍植物生长,使橡胶制品老化,建筑物受到腐蚀。光化学烟雾也显著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影响汽车、飞机的安全运行,致使交通事故频发。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催生了美国著名的《清洁空气法》,其环境治理与管理的示范作用意义重大。下图示意美国洛杉矶附近地形分布和洛杉矶居民区。

   

(1)从城市功能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洛杉矶小汽车众多的原因。
(2)从地形、气候的角度,分析光化学烟雾易在洛杉矶城市上空带留的原因。
(3)治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对我国有何启示
2023-09-20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选必三第一章第二节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为监测矿山废水的污染情况,拟在矿区范围内布置多个不同类型的水质采样监测点。根据下列材料,设计这些采样监测点的位置,将下列各点的序号标注在图中,说明理由,并设计一个水质监测与预警方案。

   

①对照点:设在矿区水源地或矿区的上游区段。
②污染点:设在河流污染特定区段。
③基本点:设在河流的清洁区段。
④净化点:设在矿区外的下游区段。
提示:除在河流布点外,在矿区内也应布置采样监测点。
2023-09-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选必三第一章第二节
7 . 按污染物的不同,水污染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判断下列材料各属于哪种类型的水污染,并填入表中。
相关资料污染类型
2010年4月,墨西哥湾一个石油钻井平台爆炸,造成石油泄漏,使得附近的海鸟身上沾满了石油,无法飞行,只能在海滩或岩石上“坐以待毙”;鲸、海豚、海龟、虾、蟹以及各种鱼类被毒死或因窒息而死。____
2000年6月,渤海湾南部海面约有1亿个海蜇尸体浮出水面。造成海蜇死亡的原因是渤海湾南部海域暴发的赤潮。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____
1965年,澳大利亚流行一种脑膜炎,后经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虫。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使河水温度增高,这种变形虫在温水中大量繁殖,造成水源污染并引发了这次脑膜炎的流行。____
2023-09-2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选必三第一章第二节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人类若能正确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就会向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良性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人类采取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会破坏大自然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使人类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下图示意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



(1)根据上图,描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结合身边实际,举例说明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2023-09-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选必三第一章第二节
9 . 在下列环境问题中,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哪些属于次生环境问题?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1)火山喷发造成大气污染。
(2)不适当的灌溉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
(3)地震引发的水质恶化。
(4)森林乱砍滋伐、草原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
(5)滥捕滥杀动物造成动物数量和种群减少。
2023-09-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选必三第一章第二节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距离南美大陆3700千米的复活节岛,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面积只有165平方千米。2012年,岛上居民5761人。复活节岛上通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大多以凝灰岩(一种火山碎盾岩)雕刻而成。这些石像造型奇特,雕刻工艺精湛,是岛上最具特色的风景。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考古研究,为我们勾画出复活节岛兴衰的图景。公元4世纪,岛上开始有人居住。公元8世纪,岛上人口过度增长,导致食物不足,资源紧缺,人们大量秋代棕桐树,建造独木舟下海捕鱼。各部落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冲突频发。公元12世纪,岛上人口达到顶峰。各部落推行首领崇拜,建造了大量石像,欧伐树木用来运输石像,也作为新柴。15世纪末,岛上森林损失始尽,居民基荒种植谷物,但仍难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原本较发达的文明开始衰落。公元17世纪,岛上人口衰减至顶峰时的1/5,而且部落争端连续不断。20世纪初,岛上的生存条件已经非常恶当,土著居民所剩不多。

(1)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复活节岛,推测该岛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想一想,岛上居民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
(3)在该岛文明兴衰的过程中,其环境是如何变化的?议一议,应该怎样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2023-09-20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湘教版选必三第一章第二节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