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塔里木河流域干旱少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长期以来,由于人口增加,加之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的胡杨林枯死,土地荒漠化加剧。

从2004年开始,新疆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启动了以防沙治沙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年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达690万亩以上。与此同时,新疆以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进土地荒漠化防治,目前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已明显改善。


(1)结合下图,分析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
   
(2)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许多“红色荒漠”。所谓“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地区植被破坏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查阅资料,了解“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比较其与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土地荒漠化成因的异同。
2023-09-1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教材原题第二章区域发展
2 . 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道库恰耶夫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土壤成因进行了科学解释,建立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该学说认为,土壤的形成取决于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五大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1)该学说认为,各成土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成土过程产生综合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
(2)在教材所论述的成土因素中,道库恰耶夫没有考虑哪一个因素?结合自己所学,简述该因素对土壤形成的深刻影响。
2023-09-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2019)教材思考题专辑第五章
3 . 绘示意图说明下列现象,并解释其成因。
(1)月球基本上没有大气,赤道处中午高达127℃,晚上最低达-183℃。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2)深秋至次年早春季节,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2023-09-0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2019)教材思考题专辑第三章
4 . 汨罗江流经湘东北,长250千米,向西注入洞庭湖。相传战国时楚诗人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278)忧愤国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殉国。汨罗江由此声名远播,这条河流也一直作为爱国主义的象征。汨罗江上中游及大部分支流穿行于山区,水文变化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

(1)端午节前后,汨罗江的水位往往会暴涨,当地称之为“端午水”。结合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分析汨罗江“端午水”现象的成因。
(2)汨罗江流域在雨季结束后,常出现夏旱、秋旱或夏秋连旱天气,但河流不会断流,从河流补给角度对此种现象进行解释。
2023-09-09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湘教版选必一第4章1
5 .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1)7—8月,我国长江流域常出现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试简要解释这些天气现象的成因。
(2)在冬季,为什么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吹西北季风,而江南地区吹东北季风?
2023-09-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选必一第3章2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巴拉圭河是巴拉那河的主要支流,是巴西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与阿根廷的边界河。巴拉圭河起源于巴西的马托格罗索州,在阿根廷的科连特斯市北部注入巴拉那河,全长2549千米。饶鲁河河口与阿帕河河口把巴拉圭河分成上、中、下游。巴拉圭河从源头至河口间流量季节变化差异显著。2016年7月,巴拉圭与阿根廷边境遭遇严重干旱,地面龟裂,巴拉圭皮科马约河河水枯竭,原本生活在河水中的鱼类被晒干,许多哺乳动物因为高温和水资源短缺,也难逃干渴致死的命运。

有人认为,巴拉圭河部分河段干涸与各国协调管理不够也有很大关系。巴拉圭河是南美著名的国际性河流,但南美各国间多年来对于水的重要性重视不够。

下左图示意巴拉圭地理位置,下右图示意皮科马约河干涸河床中死去的鱼类。


   
(1)指出巴拉圭河从源头至河口间不同河段流量季节变化特征,并从气候、地形、流域等方面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2)综合分析2016年皮科马约河出现河水枯竭的地理原因。
(3)为了充分利用巴拉圭河的水资源,流域各国需要在哪些方面协调?
2023-09-20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选必三第二章第一二节
7 . 读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相关任务。

(1)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坡与北坡降水量的差异,并解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3)山地雪线的海拔与气温和降水有密切关系。想一想,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原因有哪些?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苏门答腊岛为世界第六大岛,赤道横穿中部,南北长1790千米,东西宽435千米,呈西北—东南走向。该岛西部山地纵贯,分布有90余座活火山;山脉以东为冲积平原,遍布沼泽和湖泊。该岛西海岸经常遭受“印度洋拍岸浪”的袭击。这是一种高高卷起的拍岸浪,呈一长排或两排、三排向海岸推进,冲击力量甚大,可把渔船举至浪巅,然后翻转倒下。苏门答腊岛常年高温多雨,各地温差不大,但降水则有明显差异。西海岸年降水量3000毫米,山区达4500~6000毫米;山脉东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岛的南北两端年降水量仅1500~1700毫米。



(1)试分析导致苏门答腊岛降水空间差异的主导地理要素是什么?
(2)就苏门答腊岛的地理位置来看,当地应属于热带雨林景观。但目前该岛热带雨林仅分布在西部山区和偏远的西南部海岸地区。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导致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景观分布有限的原因。
(3)运用整体性原理,解释苏门答腊岛缺少天然良港的原因。
2023-09-09更新 | 471次组卷 | 6卷引用:湘教版选必一第5章
9 . 比较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指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占年径流量比例最大的是哪一个地区,并解释原因;山区与平原相比,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在时间上是提前还是滞后,为什么?
2023-09-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选必一第4章1
10 . 我国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将常规监测的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空气质量标准及对健康的影响
AQI数值及对应级别空气质量状况对健康情况的影响建议采取的措施
0—50一级
51—100二级
101-150三级轻度污染敏感人群有反应儿童、老年人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活动
151200四级中度污染敏感人群反应明显,一般人群出现眼睛不适、气喘、咳嗽、痰多等症状儿童、老年人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活动,一般人群适当减少户外活动
201—300五级重度污染健康人群出现明显症状儿童、老年人停止户外活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
>300六级严重污染健康人群提前出现某些疾病所有人群避免户外活动
(1)比较敏感人群(儿童、老人)。一般人群和健康人群在1月和7月出现明显症状天数的差别,并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解释天数差别的形成原因。
(2)出现过重度以上的污染情况如何,对正常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2023-09-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9选必三第三章教材思考题专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