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5 道试题
1 . 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建成区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用地之一,它通常指市区集中连片部分及分散在近郊与城市有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用地。建成区标志着城市不同发展时期建设用地状况的规模和大小。下图表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主体岛屿城区的扩展情况,图中阴影表示建成区范围。

土地利用类型1973年2007年
林地5126
耕地5011
淡水区域65
滩涂53
建设用地1197
总面积123142

(1)概述该岛1973年—2007年建成区的变化特点以及海岸线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2)城市建设挤占其他类型的土地是城市扩张的结果。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分析该岛2007年与1973年相比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特点。
(3)判断甲地区的地形类型,说明判断依据。并对甲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向提出建议。
(4)分析该城市计划在岛屿上大力建风力发电站的主要原因。
(5)滩涂是重要的一种土地资源,科学围垦和开发滩涂资对弥补我国耕地资不足、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试分析滩涂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9-11-0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长宁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2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规模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9年,马克·杰斐逊提出了城市首位率,即一定区域内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城市首位率可用于描述一定区域内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率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有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

材料二:下图为“城市规模的成本与收益”图,图中AC代表城市人均成本,AR代表城市人均收益,b为AC的最低点,c为AR的最高点。


材料三:长三角部分城市统计数据



(1)分别计算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城市首位率,并进行分析评价。
(2)归纳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人均GDP的空间分布特征。
(3)根据“城市规模的成本与效益”图解读AC与AR曲线的变化规律,判断城市要维持正常运转应将人口控制在I-V中哪个区间内?城市理想的人口容量为I-V中哪个区间?
(4)根据“城市规模的成本与效益”图判断上海目前发展所处的阶段,分析上海近年来人口增加但人均GDP开始被其他城市超越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9-11-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3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017年7月,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网站公布了《石家庄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根据规划,石家庄市将建设海绵城市,并计划建设8个湿地公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家庄市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大气降水B.减少植物蒸腾C.减少地下径流D.减少地表径流
2.石家庄市建设“海绵城市”,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A.减轻酸雨危害B.防止海水倒流C.提高地下水位D.减轻土壤侵蚀
3.石家庄市某校学生为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城市湖泊铺设不透水地膜B.公园建设下凹式草坪
C.城市便道采用不渗水地砖D.城市建设拓宽排水渠
4.“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的(     
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④热岛效应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12-16更新 | 61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如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2.某班同学为天津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B.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
C.跨流域调水,禁止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2022-08-14更新 | 747次组卷 | 9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5 . 下图是已建成的雄安新区雨水街坊示范区,它成为雄安新区打造海绵城市的标志工程。作为海绵城市的核心器官,“雨水街坊”示范区集生态景观、建筑艺术、创新技术、雨洪管理、悦享休憩于一体,于数十万平街区之上,使园区极具张力的发挥自然“弹性”,形成优异的生态水系统循环,轻松实现在城市遇见自然的美好愿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雨水街坊示范区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大气降水B.减少地下径流C.增加地表径流D.增加植物蒸腾
2.雄安新区某校学生为建设雨水街坊示范区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公园建设下凹式草坪B.城市湖泊铺设不透水地膜
C.城市增加路面硬化面积D.城市建设增加地下水管道
2021-12-28更新 | 52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区县普通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图文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尔维亚树莓产量世界第一,总产量的90%-95%用于出口创汇。该国树莓属于高质量品种,其抗病性强,抗旱耐瘠薄能力超越常规树莓品种,人工栽培当年挂果,多生长在海拔500-2000米山区,主要分布于温带,少量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树莓鲜果柔嫩多汁,不宜长期储存,对装运条件要求也较苛刻。每到收获季节,果农最担心的便是压货和卖不出好价钱。树莓浆果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功效,树莓系列产品在世界饮料、食品、美容、医药行业已得到广泛运用,但在中国还是空白。下图示意塞尔维亚树莓主产区。

(1)简析塞尔维亚树莓品质高的自然原因。
(2)针对果农收获季节的担心,请为其谋划解决对策。
(3)有人建议我国引种塞尔维亚树莓,说明其依据。
2019-11-2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福建八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检(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华安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漳州市北部,早在2008年华安土楼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第36处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后大量游客蜂拥而至,近年来华安土楼每年接待境内外游客数量与日俱增。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加,华安土楼的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成为当地政府的重要任务。



请指出土楼古建筑遗产保护中应重点防范的灾害,并为促进华安土楼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2019-07-3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8 .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为学习“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某班级分小组在教师带领下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请根据各小组提供的相关资料,帮助他们完成探究任务。

活动一:实验组探究

按照下图所示,准备好“模拟海陆间水循环”实验装置,将蒸馏瓶里水加热。



(1)图b为未完成的模拟实验过程简图,请填写箭头旁的方框内数字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1:____;2:____;3:____
(2)小组成员观察冷凝管的水滴落到沙板上,沙板上的沙堆可能产生哪些变化____?该现象能模拟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什么____
(3)小组成员指出实验并未完全准确展示海陆间水循环过程,请尝试指出此探究实验的一项缺陷:____

活动二:实践组探究

小组成员利用所学水循环的相关原理,为建设“海绵社区”献计献策。小组成员收集相关资料,列举出建设“海绵社区”可以采取下图中所示各种措施。



(4)请你选择上图c、d、e其中一项措施,从水循环环节角度说明它的作用。

9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2016年10月,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发布首都海绵城市解读,未来北京市将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有(     
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植物蒸腾C.减少地下径流D.增加下渗
2.某班同学为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B.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C.跨流域调水,减少开采地下水D.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
10 . 阅读下列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密度是指区域国民生产总值与区域面积之比。它代表了城市单位面积上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土地利用的密集程度。下表为我国各地平均经济密度的等级划分及代表城市名称。


材料二:2012年上海市的人口密度0.36(万人/平方千米),经济密度则为3.02(亿/平方千米)据全国首位。该年上海常住人口2380万,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26‰,在连续19年户籍人口负增长后,上海户籍人口首次正增长。


(1)据表说出我国经济密度分布的总体特征。
(2)分析我国经济密度与人口密度的相互关系。
(3)简述2012年上海户籍人口首次呈现微弱正增长的原因
(4)目前上海可承载的人口已逼近人口容量极限,分析上海面临的主要城市问题及解决对策。
(5)有经济学家认为上海依靠“数量型人口红利”来提升经济发展已行不通了,必须向“质量(技术)型人口红利”转变,根据上海积极建设“四个国际中心”的需求,分析此建议的合理性。
2019-11-0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