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7 道试题

1 .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图1示意苏州工业园区中的中新合作区1994-2000年实施的功能区布局规划。规划思路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开发工业用地;当人口集聚到一定规模后,加大开发居住用地;当人口进一步集聚后,再重点开发商业用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新合作区的工业区对商业区形成强力支撑的原因是工业区带动了(       
①人口集聚       ②服务业集聚       ③人才集聚       ④技术集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将中新合作区的住宅区规划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主要有利于(       
A.节约土地资源B.增加绿地面积C.组织内外交通D.完善市政设施
3.从苏州老城主干道向东延伸串联中新合作区各功能区,体现的布局思路是(       
①轴向发展       ②职住平衡       ③均衡发展       ④地租递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④
昨日更新 | 4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全国甲卷文综地理真题

2 . 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这种苔藓球内部由生物体和有机残体交织,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它们靠暖季在冰面上滚动方能维持生存,被形象地称为“冰川老鼠”。下图是冰面上的苔藓球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能增加该地冰面矿物质的是(       
A.冰蚀洼地冻融B.冰川两侧河流沉积
C.大气粉尘沉降D.冰面砾石物理风化
2.“冰川老鼠”在暖季滚动使其(       
A.排出水分B.获得养分C.躲避阳光D.保持热量
3.暖季“冰川老鼠”内部比周边大气(       
A.平均温度高B.氧气含量高C.水汽含量低D.气压波动大
昨日更新 | 3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全国甲卷文综地理真题

3 . 下图所示剖面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黄河岸边,该剖面含有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剖面中的泥沼土层是在相对静水环境下形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沙与泥沼土互层中,与风沙层相比,泥沼土层沉积物(       
A.颗粒较粗,有机质较少B.颗粒较细,有机质较少
C.颗粒较粗,有机质较多D.颗粒较细,有机质较多
2.推测灰绿色泥沼土层上部(深度约230~260厘米)出现的波状形变形成于(       
A.冻融造成的变形B.构造挤压变形C.流水不均匀沉积D.风沙差异沉积
3.距今约15~8千年,该地区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是(       
A.持续升温B.持续降温C.波动升温D.波动降温
7日内更新 | 32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全国甲卷文综地理真题
4 .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以前到了旅游目的地,看山、看水、看风景。现在只“看”是不够的,各种参与感强、互动度高、体验性好的旅游产品不断涌现,使得旅游空间变成可消费、可体验的场景。这样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受游客的青睐,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新热点。例如,上海天文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运用5G高清、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等现代技术,结合专业天文仪器、天文馆科普知识、全新交互理念,打造全国首个天文元宇宙沉浸式体验产品,为游客开启元宇宙与星辰大海的探索征程。

以某一世界文化遗产地为例,设计一个参与感强、互动度高、体验性好的文化旅游产品。
7日内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全国甲卷文综地理真题
5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我国西北某地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某研究小组在“以水定绿”思想指导下,探索通过条带状种植灌木和草本植物防风阻沙的合理方式。下表对比了当地生态建设中常用灌木与草本植物的特征。

特征指标

灌木

植株高度

根系深度

水分消耗

设计实验,探索当地水资源约束下具有最佳阻沙效果的灌草种植方式。
7日内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全国甲卷文综地理真题

6 . 位于三江平原的某大型农场开垦沼泽地,最初主要种植小麦,近年来主要种植水稻。该农场抽取地下水注入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引入稻田灌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农场开垦沼泽地种植小麦,首先需要(       
A.提高土壤肥力B.降低地下水位C.提高土壤温度D.控制土壤侵蚀
2.将抽取的地下水在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再引入稻田灌溉的目的是(       
A.营造景观B.积蓄水量C.沉淀泥沙D.提高水温
7日内更新 | 3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全国甲卷文综地理真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石器时代以后,今洞庭湖地区一直在沉降。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为河网交错、局部有小湖分布的平原地貌景观。东晋、南朝之际,受长江荆江段兴筑堤坝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水分两股进入该地区,干扰该地区水系,在该地区迅速形成大湖景观。之后洞庭湖不断扩张,在宋代达历史最深。研究表明,宋代以来,长江含沙量持续增加;洞庭湖洪水特征逐渐由以“春溜满涨”为主转变为以“夏秋连涨”为主。至清代中叶,洪水期洞庭湖面积扩张至历史鼎盛。图1示意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水系,图2示意明末清初该地区水系。

       图1                                             图2
(1)据图1,用遗址分布说明与新石器时代相比,汉代该地区河网湖沼广布。
(2)说明荆江堤坝修筑致荆江河床相对堤外不断增高的原因。
(3)简述宋代以来洞庭湖洪水由“春溜满涨”为主逐渐转变为“夏秋连涨”为主的原因。
(4)解释宋代以后洞庭湖在面积扩张的同时深度变浅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3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全国甲卷文综地理真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京都市圈包括东京中心城区及外围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推行疏解政策,城市功能和人口从东京中心城区向外围地区分散。2000年,颁布相关法规,进一步促使大型商业设施(大型购物中心和网购物流中心等)在东京都市圈外围地区开设,然而由于经济长期低迷,东京中心城区的活力下降。为了扭转这种趋势,东京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减少土地利用限制等措施,促进大型购物中心在中心城区再集聚,如图示意2019年东京都市圈大型商业设施的分布。

(1)指出2000年前后东京都市圈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变化特点。
(2)说明交通布局对东京都市圈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有利影响。
(3)指出东京都市圈网购物流中心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4)说明大型购物中心向东京中心城区再集聚的有利条件。
2024-06-14更新 | 12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卷文综地理真题

9 . 我国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22.5°N附近),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峰丛洼地内为雨林,其顶层多被望天树(热带雨林的代表性树种)占据。2023年3月,调查人员在该地一个峰处洼地内发现了高达 72.4米的望天树(下图),打破了我国喀斯特地区“最高树”的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同纬度多数地区相比,该地区峰丛洼地内发育雨林主要得益于(     
A.冬季气温较高B.夏季气温较高 
C.冬季降水较多D.夏季降水较多
2.该地区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B.土层薄
C.降水少D.土壤黏重
3.图中所示“最高树”出现的必备条件是该峰丛洼地(     
①生物多样性高   ②地形相对封闭   ③太阳辐射强   ④相对高差大
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6-14更新 | 9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卷文综地理真题

10 . 土壤水分转化是联系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重要环节。某科研小组进行人工降雨实验,测量降雨前后土壤体积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降雨情景相同,土壤质地相同,在30°的坡地上设置覆盖石子、裸地两种情况,土壤体积含水率的测量深度分别为 30 厘米、60 厘米和 100 厘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a判断曲线I是深度为 30 厘米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变化曲线,依据是曲线I(     
A.变化最早B.初始值适中
C.峰值最高D.波动最大
2.图b中曲线Ⅱ和Ⅲ没有明显变化,表明(     
A.降雨最大B.地表产流多
C.土壤水分饱和D.雨水下渗多
3.相对于裸地,坡地上覆盖石子有利于增加 (     
①地表径流     ②地下径流     ③土壤水分     ④蒸发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4-06-14更新 | 7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卷文综地理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