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1-12高三上·黑龙江牡丹江·期末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1 . 下图是根据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2019-05-29更新 | 1815次组卷 | 40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考合格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南果北种”现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也是发展高附加值、高效农业的可行之路。目前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南方的火龙果、香蕉、荔枝、阳桃、木瓜等水果不断在北方的京、津、鲁、新等地开花结果。


回答下面各题。

1.“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  )
A.全球气候变暖B.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C.国家政策的支持D.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
2.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相比,在京津发展“南果北种”产业园的突出优势在于(  )
A.光热充足B.土地廉价
C.市场广阔D.空气质量好
2019-03-19更新 | 639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考合格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中国五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信息能直接反映的城市化标志是
A.城市人口比重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绿地增加D.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00 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为 60%B.城市化进程已推进到成熟阶段
C.逆城市化现象很普遍D.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是城市的发展趋势之一
4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8月31日至9月12日,第十二届全运会将在辽宁省举行,这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综合实力提升的体现。

材料二:“辽宁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图”和“辽宁省工业产值变化图”


   
(1)根据材料一回答,第十二届全运会举办期间,辽宁地区白昼时间将会逐渐变      。(2)根据材料二,描述辽宁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3)根据材料三,简述辽宁省的工业产值的变化特点。(从变化趋势和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两方面回答)
(4)请你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2017-05-02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模拟地理试题

5 . 南非德班气候峰会于2011年12月11日结束,大会呼吁各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延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全球各地农作物产量都增加B.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C.海水蒸发加剧,海平面下降D.南极地区的永久性冰川面积扩大
2.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是(     
A.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鼓励使用家庭小轿车
C.砍伐森林D.多使用清洁能源
2012高二·辽宁·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近百年来,南极地区冰川消融速度有加快趋势,其原因主要是(  )
A.气候变暖B.酸雨危害C.风速加大D.降水变化
2012-09-13更新 | 60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辽宁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7 .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代表(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D.大气逆辐射
2.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A.①较强B.②较强C.③较弱D.④较强

8 . 近年来,城市内涝在夏秋季节高发。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内涝积水的环节属于图中的(     
A.aB.bC.cD.d
2.下列关于水循环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B.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C.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D.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2022-09-26更新 | 138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一)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地面大气保温作用的关键环节是(     
A.甲B.乙C.丙D.丁
2.与晴朗天气相比,多云天气常常表现出(     
A.气温较高B.气温较低C.昼夜温差大D.昼夜温差小

10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是古人对霜降时节景观的描述,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诗中描述的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     
A.晴朗的午后B.晴朗的清晨C.多云的黄昏D.多云的夜晚
2.该景观形成的原因是(     
A.a较强B.b较强C.c较弱D.c较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