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的特点是       (  )
A.常常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产量和消费水平为目的
B.是一种低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值的发展模式
C.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D.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2019-03-0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第四章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1573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8-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第一章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3 .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指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5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05年,该地区人地关系明显趋于紧张的是海拔(     
A.2500米以上地带B.1900—2500米地带C.1300—1900米地带D.1300米以下地带
2.2000—2005年,该地区海拔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2023-10-07更新 | 635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8-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第四章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人们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产生的
B.是人们在生存过程中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产生的
C.是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造成环境的破坏和退化
D.是由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开发,形成的只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2019-03-0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第四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5 . 读山西及其周边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人口迁移方向划分,图中②表示哪种迁移类型       (  )
A.农村到农村B.农村到城市
C.城市到乡村D.城市到城市
2.①迁移方式可能会使       (  )
A.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B.太原劳动力短缺
C.西黄村劳动力短缺D.西黄村经济发展
3.引起图中①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
A.自然生态环境原因B.经济原因
C.社会文化原因D.政治原因
6 . 下图为我国不同河流流域的水土流失及治理情况,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试分析其原因。
(2)简述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比松花江流域更为严重的原因。
(3)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华县位于河南省豫东平原,地处黄泛区腹地,是传统的农业大县。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县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西华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材料二 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在改革开放前,每人每年只有几十斤(1千克=2斤)口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裴庄村依然是“麦茬豆,豆茬麦,改茬就把红薯栽”。2000年后,裴庄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并取得良好的效果。2017年3月29日,央视二套节目以“河南周口:万亩桃花醉游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题,播出了反映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发展桃园观光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闻。下图为裴庄村农业生态综合循环利用关系图。

(1)分析西华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裴庄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3)简述裴庄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
2017-07-05更新 | 495次组卷 | 6卷引用:2018-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第四章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8 . 斯里兰卡,印度半岛东南的热带岛国,四季不分,只有旱、雨两季。经济以农业为主,红茶誉满全球。斯里兰卡岛也被誉为“宝石岛”,大部分宝石是人工采掘的。首都科伦坡历史文化悠久,气候宜人,年降水量达2300毫米,为著名宝石贸易中心。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试分析科伦坡(K城市)与P城市降水的差异。
(2)斯里兰卡优质红茶主要产于中、南部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3)每年到河边采集、淘洗宝石是斯里兰卡人获取财富的重要手段。请说明甲河下游地区采集宝石的最佳季节及理由。
(4)试推测科伦坡成为世界著名宝石贸易中心的区位优势。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与宁夏中卫市交界处的腾格里沙漠腹地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有诸多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这里是当地牧民的主要聚居地,与黄河的直线距离仅8千米。近年来,当地引入了大量的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沙漠,同时也在开采着地下水用于生产。


(1)指出该地化工企业违规生产会造成哪些污染。
(2)分析沙漠地区遭受水污染后,生态难以恢复的原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10 . 2014年11月16日,兰新高铁的乌鲁木齐南至哈密段开通运营,标志着新疆正式进入高铁时代。读兰新高铁线路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兰新高铁在新疆的部分路段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节约土地资源
B.保护生态和文物古迹
C.穿越大江大河
D.解决冻土层地基不稳问题
2.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长达440千米的防护设施,其主要作用是       (  )
A.防暴雪B.防泥石流
C.防噪声D.防风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