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21-22高一·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1 . 城镇化的意义
(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区域____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____;城镇基础设施、________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镇里建筑____,人口密度和____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____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城镇化伴随着____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____;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____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城镇里就业机会众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____,不仅为城镇居民,也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受教育水平的差别不断____,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2022-02-2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2 城镇化-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10分钟课前预习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农业:指人们利用____的自然生产力,栽培作物或饲养动物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农业生产具有____,季节性和周期性。
分类:①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耕作业)、林业、____、渔业;
②按投入产出:分为____农业(集约农业)、粗放农业;
③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____农业。
农业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__;农业与周边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热量不仅制约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光照强,利于农作物的____作用,产生更多有机物
降水①降水较多且____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②降水过多易造成____,光照不足;③降水少,晴天多,光热充足,____温差大,但过少易造成旱灾。
昼夜温差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高,____作用强,产生大量有机物;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减少____的消耗,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____
地形平原适合发展____,高原山地发展____、林业,丘陵地区可发展____农业。
土壤土壤的肥力、厚度、温度、水分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水源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
【易错点】:光照与热量:光照条件主要与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大小有关,热量条件主要与气温(积温)高低有关。
.人文因素
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场①市场决定了农业的类型和____,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距离近,市场广阔;
交通运输交通条件改善,可缩短时间,扩大农产品____范围;
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劳动力劳动力的____、质量、价格影响农业的规模和水平
农业技术机械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化肥农药提高农业的产量
良种使单位产量提高
冷藏技术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考点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影响举例
科学技术的进步保鲜冷藏摆脱时间和地域限制,扩大____花卉种植业的扩大
育种提高单产,摆脱时间和地域限制在沙特种植海水稻
栽培摆脱时间和地域限制温室及反季节蔬菜
耕作改造自然,扩大农业范围梯田、旱区灌溉农业
市场最直接因素,决定农业生产的____、规模、种类、结构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类型等随市场的变化
交通运输扩大生产地域选择及改变农业类型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区域专业化生产基地;城郊农业的范围及类型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带动人文因素的变化市场需求____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
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高品质农产品的销量变大,销售范围变广高品质的纺织原料(如桑蚕丝)
育种技术、栽培技术和耕作技术摆脱市场和传统地域的限制;提高单产三江平原的水稻;袁隆平推广的杂交水稻
劳动力选择易于机械化的农作物生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油菜改为冬小麦
文化等其他............
2024-04-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考点清单)-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完成以下内容。
(1)大气是由干洁空气、________等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有____ 78 %)和____ 21 %),其次是________、甲烷和____等。
氮气: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元素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很多复杂化学物质的组成部分。
氧气:大气中含量仅次于氮气的气体,众多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2)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一种温室气体,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过多会导致”____“。
(3)臭氧:位于____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____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其伤害,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带来一些列危害。
(4)水汽:影响____变化的重要因素,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023-10-2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第二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导学案

4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据“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可以增加扬沙天气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A.调节地表径流B.调节水汽输送C.增加大气降水D.减少下渗
2021-12-21更新 | 31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速记清单】-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5 . 广东省沙浦镇遵循分区养殖,异位处理的原则,通过岸上搭建集装箱为养育箱体,进行鱼类高密度养殖,形成了养育箱体与池塘一体化循环的集装箱养鱼模式。下图为沙浦镇某集装箱养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抽至集装箱的水主要来源于池塘(     
①表层②底层③东侧④西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箱体内仿生生态环流保持最优流速,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鱼质B.保持水质C.利于排污D.便于增氧
3.与传统的池塘养殖相比,该模式(     
①资源利用率高②利于实时监测③受池塘水质影响大④能源消耗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1-21更新 | 308次组卷 | 8卷引用: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6 . 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
影响因素表现原因
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既不酷热,也不严寒,四季分明为人类开展多种生产活动提供了条件
地形主要分布在____和丘陵地区,____人口较为稀少平原和丘陵山区地势起伏不大、交通便利,利于经济发展;而山地和高原海拔较高、地形复杂、气候寒冷、土层瘠薄、交通不便,居住条件较差
水资源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干旱地区的____人口集中沿河、沿湖地区不仅取水方便,利于人们生产生活,而且水运方便
土壤土壤自然肥力影响农业发展,从而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沃地区,便于农耕,人口密集;土壤贫瘠地区,不利于农业发展,人口稀少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聚集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____和经济收入
2024-04-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考点清单)-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 .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式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下图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住宅小区规划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关于两种规划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模式较便于居民步行外出,利于节能减排
B.甲模式可以提供更多商业店面,增加就业
C.乙模式可以提高街道的可达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D.乙模式可以减少政府公共设施建设,节约建设成本
2.推广住宅建设街区制的主要意义有( )
①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②增强居民居住安全感 ③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④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8 . 城镇化的影响。
(1)有利影响:①____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城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有利于____,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____,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⑤还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①____:城镇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导致耕地城少;城镇人口增加,用水量激增,造成水资源短缺等。
____:城镇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集中、最深刻的地区,往往会产生环境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危害居民身心健康并造成经济损失。
____:大城市人口和规模过度膨胀,导致道路和交通设施长期超负荷,而机动车辆的过快增长,又会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不仅“行路难”,而且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加剧。
____:大量人口涌人城镇,还会带来很多阶段性社会问题。例如就业困难、贫困人口增加、住房紧张、房价过高、管理粗放、应急设施滞后、犯罪率上升等。在发达国家一些外来移民较多的城市。种族纠纷、社会秩序混乱等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2023-10-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3 城镇化 第1课时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示意世界人口比例随海拔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推测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水资源D.土壤
2.东非高原上1000—2000米处人口较稠密,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较高,便于防御B.气候凉爽,利于排水
C.开发历史悠久D.交通便利
2021-02-04更新 | 1945次组卷 | 27卷引用:【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1.1人口分布(课中)

10 . 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的元阳梯田在云雾的笼罩下显得格外美丽壮观,恍若人间仙境。哈尼族人自然而然地沿着水沟安家建寨,又在寨下修建梯田,水沟穿寨而过,沿梯田而下,更方便了哈尼族人的生活和劳作。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元阳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3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地人最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A.保持水土B.发展旅游C.利于灌溉D.便于运输
2.下列选项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是(     
A.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形成B.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C.塔里木盆地风蚀蘑菇的形成D.挪威峡湾海岸的形成
2020-10-11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2.3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