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风的变化程度和强弱会引起其他气象要素变化,探究风场时空分布及其历史变化规律,可为气候预报预测和风能科学利用提供重要参考。辽宁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受风影响的时间长、范围广,风速变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重要省份,农业的发展程度较高,由于长期受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农业受灾范围广,经济损失严重。同时,辽宁省是能源消耗大省,历史上大规模的开发使省内常规能源濒临枯竭。




(1)分析辽宁省1964—2019年风速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判断辽宁省1964—2019年平均风速最大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3)结合辽宁省的资源现状及平均风速时空演变特征,提出辽宁省防风减灾工作和风能科学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2022-05-23更新 | 652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海陆间水循环包括的环节____(填字母)。
(2)环节b表示____,下列地理现象中具有环节b作用的是____(单项选择题)。
A.青藏高原冰雪融水B.长江水奔流入海
C.我国夏季风的东南风D.热带雨林植物蒸腾作用
(3)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可通过水循环环节____(填字母),实现东到海。要使d环节容易,则地表起伏____(大/小),植被覆盖率____(高/低)。
(4)中央电视台热播剧《红旗渠》,表示从山西漳河引水到河南林县,历经十年修建的调水工程,红旗渠对水循环最主要影响是____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于____(单项选择题)。
A.使地表的水体呈现气、液、固三态变化B.使地球表面水资源均匀分布
C.塑造地表形态D.促进太阳辐射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6)请同学为北京市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列举至少两项的可行措施?
3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②____,④____,⑤____
(2)图中①②③④环节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循环。
(3)下列现象中,具有图中②环节作用的是(     
A.塔里木河河水蒸发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C.影响我国的冬季风D.高山冰川融化
(4)按水循环原理,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措施是(     
A.拦蓄和利用雨水B.跨流域调水C.修建水库D.铺设防渗膜
(5)请同学为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列举至少三项的可行措施。
21-22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21年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协同发展开局之年,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如何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备受各界关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是著名的“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涵盖11省市,6亿多人口,贡献全国40%以上的经济总量。近年来,长江流域水污染日益严重。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经济更协调的黄金经济带。


材料二:近日,华东师大发布了“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20)”。上海连续六年位居榜首,龙头作用显著。该指数认为,长三角地区和中上游之间的协同发展具有较大潜力。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简述长江经济带有哪些优越的区位条件。
(2)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长江成为中国“黄金水道”的原因。
(3)从流域综合治理的角度,提出长江流域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生态的对策。
(4)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角度,为长三角和中上游之间的协同发展提出建议。
2022-06-16更新 | 729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2020年9月,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调研组赴江苏、浙江考察调研。江浙地区桑蚕丝绸业历史悠久,其优势地位一直保持到20世纪90年代。2005年以来,广西桑蚕产茧稳居全国首位,从最初的“东桑西移”,演进为“东丝西移”“东绸西移”,实现了产业升级。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桑蚕业时空分布示意图”。下表为“2017年我国主要桑蚕产区每亩桑园产茧量情况(单位/千克)”。

材料三广西平怀村在桑树林间套种蔬菜和红薯,红薯加工粉丝,桑叶养蚕,桑枝造纸、生产食用菌,蚕粪等形成的蚕沙和废弃食用菌棒用作农家肥还田,开发桑葚采摘等农家乐,产品逐渐多元化,形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平怀模式”。

省份广西江苏广东浙江四川云南
产茧量97.6766.6461.7844.0741.5440.06


(1)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浙地区桑蚕产业萎缩的原因。
(2)与其他省份相比,说明广西产茧量大的原因。
(3)简述“平怀模式”对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乡村振兴的启示。
(4)试为广西桑蚕产业化发展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2022-04-24更新 | 45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赣州古城千年不涝,主要得益于前人根据地形,随形就势修建了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福寿沟内连水塘,外通江河,沟口安有可自动关闭的单向“水窗”。下图为赣州古城排水系统,符合“海绵城市”理念,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治水智慧。完成下面小题。



1.赣州古城排水系统的治水智慧体现在(     
①利用地势高差,加快了城内雨水外排速度
②城内修建水塘,暴雨时可蓄积雨水
③设计地下排水系统,将雨水及时排入江河
④修缮护城河,从源头控制降水,减少地表径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福寿沟单向水窗的作用是(     
A.沟内水位低于河水水位时,水窗打开,排出过量雨水
B.沟内水位高于河水水位时,水窗关闭,排出过量雨水
C.河水水位高于沟内水位时,水窗关闭,防止河水倒灌
D.河水水位低于沟内水位时,水窗打开,防止河水倒灌
3.某班同学为南昌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扩大绿地面积②地面铺设透水砖③禁止开采地下水④治理水污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3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定中学城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些年来,每逢雨季,我国自北向南,一些城市内涝问题严重,人们戏称到城市“看海”。“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如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



(1)写出图中序号对应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①____;③____;④____
(2)为了减轻内涝,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这一措施改善了水循环的____条件,减少了____,增加了____(填水循环的环节)。
(3)海绵型城市的建设使城市的日温差变____
(4)请同学为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列举除“可呼吸地面”外的至少两项可行措施:____
2023-11-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水循环环节(     
A.①为下渗B.②为地下径流C.③为蒸发D.④为水汽输送
2.近年来,该城市建设硬地面积扩大,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3.某班同学为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B.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
C.跨流域调水,禁止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9 . 2022年开封市成功入选全国“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绘就绿色生态宜居的魅力家园画卷在开封市全面铺开。下雨时“海绵城市”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海绵城市”将蓄存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示意“海绵城市”原理。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海绵城市”各个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表述正确的是(     
A.河流、湖泊改变降水量的季节差异B.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C.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2.某班同学为开封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禁止开采地下水②地面铺设透水砖③扩大绿地面积④杜绝城市污水排放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2023-11-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涝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     
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植物蒸腾C.减少地下径流D.增加下渗
2.某班同学为重庆市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扩大绿地面积②治理水污染③减少开采地下水④地面铺设透水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