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15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 . 人口始终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要素。中国大陆总人口数在2017年突破14亿,在2020年达到14.12亿,“十四五”及中长期总人口将相继经历零增长、负增长,2035年前都在14亿人左右。联合国预测,印度总人口将在2023年超过中国。但是,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人均产出均高于印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前,我国人口问题更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人口老龄化②性别比失衡③年均增长率高④部分区域出现负增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为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B.鼓励生育
C.提高人口素质D.接纳海外移民
3.与中国相比,未来印度跻身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国,短期内面临更严重的困难是(     
A.人均耕地更少B.老龄化问题显著
C.社会治安问题加剧D.出现大量失业人口
2024-06-03更新 | 457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一地理期末模拟卷(北京专用,必修二全册)-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2 . 某研究团队对2005~2019年西安市物流业发展和物流企业空间演变进行研究。研究显示,目前西安市中小型物流企业在普通物流中心和园区的集聚程度高,在政府规划的高级别物流枢纽,物流企业的集聚程度不高,物流业态和物流企业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下图示意2005~2019年西安市物流企业距市中心分布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1.2005~2019年,西安市物流企业(     
A.数量逐渐减少B.聚集区由郊区向市中心移动
C.数量先增后减D.聚集区由市中心向郊区移动
2.影响2005~2019年西安市物流企业聚集区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价水平②交通条件③人口密度④市场需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为促进物流业进一步发展并优化空间布局,西安市应促使(     
A.仓储型物流企业向城市中心集聚B.中小型物流企业在郊区分散布局
C.综合性物流企业向物流枢纽集聚D.城市配送物流企业在远郊区布局
2024-06-03更新 | 251次组卷 | 6卷引用:高一地理期末模拟卷(北京专用,必修二全册)-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3 . 兰州-西宁城市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国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水平地域差异及垂直梯度分异特征明明显。下表为我国国土三生空间分类体系表,完成下面小题。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
生产空间农业生产空间
工矿生产空间
生活空间城镇生活空间
农村生活空间
生态空间林地生态空间
草地生态空间
水域生态空间
其他生态空间

1.兰州一西宁城市群占比最大的国土“三生”空间是(     
A.草地生态空间B.农业生产空间C.工矿生产空间D.城镇生活空间
2.影响该城市群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呈西北-东南向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交通C.资源D.地形
2024-06-03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一地理期末模拟卷(北京专用,必修二全册)-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4 . 月季原产中国,其开花习性除严寒的冬季外月月盛开,因此又称月月红。为满足市场对鲜花月季的需求我国河南省南阳市利用大棚种植反季节月季。目前反季节培育月季中增温措施多为煤炭或电力加热。月季开花期积温(>0℃)调查如表。完成下面小题。

序号月季品种开花时间开花天数/d开花期积温/
1金奖章2015.12.262016.1.1722421.0
2希望2016.1.82015.1.2517295.0
3红双喜2016.1.82016.1.2113223.9
4萨曼莎2016.1.23-2016.2.1724395.00
5武七2016.1.12-2016.1.3018317.2
6赌城2015.12.282016.1.1922414.5
7希腊之乡2016.1.42016.1.2117304.0
1.“红双喜”成为当地种植的主选品种,其主要原因是(     
A.颜色艳丽,受消费者喜爱B.花期正值春节,市场需求广
C.种植成本低,经济效益高D.花期长,市场竞争力强
2.种植反季节月季的大棚内土壤常出现泛白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土壤深耕B.使用农药C.残留塑料D.盐分上泛
2024-06-03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一地理期末模拟卷(北京专用,必修二全册)-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5 . 大小交路是指列车在线路上的运行距离有长、短路两种方式,在线路的部分区段共线运行。石家庄地铁1号线于2021年起在规定时间段内执行该运行模式(如图):大交路(西王—福泽)10分钟/次,小交路(西王—河大道)5分钟/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家庄地铁1号线采用大小交路运行的目的有(     
①提高运行速度②降低能源消耗③提高运输能力④缓解客流压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下列时间段中,最适合以大小交路运行的是(     
A.工作日9:00—19:30B.节假日9:00—19:30
C.工作日6:00—7:30D.节假日6:00—7:30
2024-06-03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一地理期末模拟卷(北京专用,必修二全册)-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6 .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我国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策略。物流是承载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载体。如图显示了我国陆港型物流枢纽城市分布及四个陆港型物流枢纽城市建设的探索和实践。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论述陆港型物流枢纽城市对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意义。
2024-06-01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人口与聚落、交通运输-【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7 . 哈尔滨是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415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81万平方米的园区面积,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获得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称号。冰雪景观搭建时,每天需要从松花江上取6000立方米冰块,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园区。

(1)推测松花江取冰处河段的水文特征。

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成为这个冬天中国文旅经济最闪亮的明星。仅2024年春节假期,哈尔滨就接待游客100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4.2亿元,均达到历史峰值。该现象被网络称为尔滨现象,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产物。

(2)简述“尔滨”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哈尔滨有冰城夏都之称,森林覆盖率达41.5%,国家级湿地公园13处,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评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每逢春季,候鸟结队北归、凌空齐飞,用莺歌唤醒千里冰封,用燕舞染绿万里青山。

(3)结合材料,分析“尔滨”实现从“一季红”到“季季火”的可能性。
2024-06-01更新 | 173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3 水体运动及其影响-【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8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瑙鲁的自然地理概况。

瑙鲁陆地国土的3/5被磷酸盐矿(一种优质肥料)所覆盖。20世纪,该国历经70多年的露天磷酸盐矿掠夺性开采,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好景不长,该国因矿由兴转衰,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2)指出瑙鲁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中国在瑙鲁承建了光伏发电项目、港口提升改造项目,推广菌草技术。

(3)在瑙鲁与中国合作领域中任选其一,说明该合作对瑙鲁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4-05-30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7 区域发展与国家安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9 . 2023年7月,首届三江源国家公园青少年生态研学营正式开营。某校学生到青海省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研学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探生态变化

20世纪末,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使这一地区草原、湖泊、冰川等生态系统发生退化。为此,我国于2003年建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绘制“三江源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知识结构图。

任务二思生态安全

学生在研学报告中写到:在黄河源,水源涵养能力提升,千湖美景重现;在澜沧江源,茂密的森林树木盘根交错,难以进入内部考察;在长江源,广阔的湿地一眼望不到边;一度销声匿迹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类视野……

(2)说明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任务三谋共赢之路

20211012日,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当地农牧民从放牧人管护员,从草原上的人国家公园的人,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共赢之路。三江源人生活中的每一个改变都和生态保护息息相关。

(3)列举该地为实现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共赢采取的措施。
2024-05-30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7 区域发展与国家安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10 . 海岸带生态系统在碳循环及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图为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岸带生态系统(     
A.促进了地球内部圈层物质循环B.通过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C.通过生物循环固定大气中的碳D.通过水循环释放土壤中的碳
2.图中(     
A.潮滩利用强度增大,增加碳源B.建设用地面积增多,增加碳汇
C.耕地面积减少,减少了碳排放D.芦苇面积减少,固碳效果提升
2024-05-30更新 | 278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3 国家安全(选3第二章、第三章)(2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