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93 道试题

1 . 后郊区化是指远郊人口和收入出现上升,且在增速上明显高于近郊和中心城区的现象。下图为1949年至今上海市后郊区化空间发育模式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市后郊区化现象的主要表现是(     
A.人口逐步向近郊迁移B.远郊大量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
C.工业向中心城区集中D.近郊出现大批工业卫星城
2.上海市后郊区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推动B.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衰落
C.近郊区生态环境恶化D.商业区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7日内更新 | 312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2 城市(3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2 . 截至2012年,国家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该类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可能位于图中(     
A.第一区间B.第二区间C.第三区间D.第四区间
2.下列符合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措施是(     
A.增加投入,发展特色旅游B.治理污染,发展立体农业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煤炭化工产业D.土地填埋复垦,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2024-06-11更新 | 36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9 区域发展与国家安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非洲西部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

(1)在7月等温线分布图的左上角的小方框中,用给定图例表示洋流性质及流向,并画出a、b两条海水等温线(a>b)分别标注a、b。
(2)判断甲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分析该地形对其西南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
(3)比较图示区域内一月和七月气温分布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2024-06-11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 大气运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是发展东数西算重大工程的关键核心区域,发挥科技创新与数字技术的联合优势,推动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当今的时代主题。

材料二根据《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数据中心建设指南》的总体要求,甘肃枢纽节点为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原则上应布局在庆阳集群,充分利用区域内自然优势,鼓励采用预制化、模块化、装配式建设。表为黄河流域上游东数西算工程西部枢纽地区优势信息表。

枢纽地区装机类别2020年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集群地区年均温度/℃气候特征
宁夏回族自治区风电
水电
太阳能火电
合计
1377
43
1197
3326
5943
中卫市8.8干燥、风大,全年日照时数3796.1小时
内蒙古自治区风电
水电
太阳能火电
合计
3786
242
1237
9374
14639
和林格尔县6.2干旱、多风、寒冷,日光充足,温差大
甘肃省风电
水电
太阳能火电
合计
1373
957
982
2308
5620
庆阳市9.5~10.7干旱、温和、光

材料三图为黄河流域范围图。

   

(1)简释“东数西算”工程赋能黄河流域进行生态保护的具体举措。
(2)简述黄河流域上游“东数西算”工程西部枢纽地区的优势。
(3)说明甘肃枢纽节点庆阳集群采用预制化、模块化、装配式建设的益处。
2024-06-09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 产业与交通-【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5 . 冰间湖是指在冬季当外界环境达到结冰条件时,仍在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者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在北极地区,冰间湖通常出现在湖冰厚度较厚的浮冰层,出现的位置较为固定,其形成与高原风密切相关,并存在周期性发展和消失的特点。图为白令海峡周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个地点中,最可能形成持久性冰间湖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冰间湖的研究是极地科研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因为冰间湖(     
A.增加海气候变化B.减缓高低纬洋流循环C.缩小北极航道宽度D.危害生物栖息地环境
3.夏季冰间湖的开阔水面增加,会导致冰间湖进一步扩张,其原因正确的是(     
A.海面更易散逸热量,使得太阳辐射量增大B.海水蒸发量增大,使更多水热进入大气层
C.冰层减少使水温升高,洋流增温效应显著D.大气中水分增加,水汽凝结吸收热量增多
2024-06-09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水体运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6 . 希腊萨索斯岛历史悠久,岛屿上古镇的传统建筑墙体多为白色,坐北朝南,建筑材料为天然石材和木材,而新镇多为现代建筑。左图为“萨索斯岛古镇与新镇分布示意图”,右图为“萨索斯岛古镇传统建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古镇传统建筑特征反映当地地理环境正确的是(     
A.建筑紧密——缺少平地B.坐北朝南——气候严寒
C.石木建筑——矿产丰富D.墙体白色——光照不足
2.影响该岛新镇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是(     
A.沿河谷分布,水源充足B.位于内部山区,防御外敌
C.多沿海分布,交通便利D.位于入海口处,土壤肥沃
2024-06-08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改编题-2023江苏卷25题

7 . 广东省内不同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日益明显,且不断通过区域分工地位与生产结构的变化引起碳排放的转移。图1为广东省地理区位示意图,图22001—2017年广东省四大分区工业碳排放总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省碳排放总量(     
A.北部多南部少B.区域差异不大C.下降趋势明显D.中间多四周少
2.2009年后,广东省传统产业转移主要趋向于(     
A.粤东B.粤西C.粤北D.珠三角
2024-06-08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9 区域发展与国家安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8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流动人口的主要承载地。传统城市群流入人口按照功能区分布。省内总部和省部3类,可以视作城市群流入人口的流动范围的差异和变化。图为2000-2010年五大城市群流入人口流动范围结构及其变动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可知(     
A.京津冀城市群省部之间流动人口的所占比例提升最显著
B.长三角城市群2000年流入人口中来自省外的占比达50%
C.珠三角城市群一直是远距离流动人口占比最高的城市群
D.长江中游和川渝省内中心城市崛起缩短了人口流动距离
2.分析五大城市群人口流入的空间分布格局,可知(     
A.长三角城市群自新的流动人口规模一直保持基本不变
B.沿海城市群流入人口平均流动范围大于内陆城市群
C.五大城市群人口流动呈现从省际向县内扩散的趋势
D.图中所示主要城市群的流入人口流动距离有增有减
3.基于对五大城市群人口流动范围特点的研究,表明(     
A.人口流动呈现出以省际流动为主、省内流动为辅的总体特征
B.中西部各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对后面流人人口吸引力逐步减弱
C.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依然然还会持续吸引大规模流入人口
D.各城市群流入人口呈现规模快速增长、空间相对分散特征
2024-06-08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7 人口与城市-【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9 . 紫金山森林曾遭遇严重破坏,后在20世纪40年代初受到了很好的保护。逐渐形成我国典型的北亚热带森林植被,为进一步明晰我国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演替动态,研究人员以紫金山南麓近70米生的落叶阔叶林为对象进行抽样调查,测量并记录胸径(DBH)≥5cm树木的种名、路径等指标。图为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胸径分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A.山胡椒种群属于衰退种群B.糙叶树种群属于进展种群
C.种群进一步向阔叶林演替D.栓皮栎属于强喜阴的树种
2.研究发现,山胡椒和朴树的聚集程度比较高,其原因可能是(     
①树木胸径较小,种子传播扩散有限       ②地形分布,有利于形成适宜的环境
③属于主要外来树种,适应能力较弱       ④知名风景区游客众多,人类干扰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6-08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植被与土壤 整体性与差异性-【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茫崖市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该市水上雅丹地貌闻名中外。茫崖市水上雅丹地貌的岩层,由砂砾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等组成。图1示意茫崖市的地理位置,图2为水上雅丹照片。

材料二:近年来,茫崖依托油气资源优势,以发展石油、天然气、盐湖等传统产业为基础,以清洁能源、有色金属等新兴产业为重点,着力打造青藏高原石油新城。

(1)简述水上雅丹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
(2)简述石油资源开发对茫崖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3)为避免因资源枯竭导致城镇衰落,请为茫崖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024-06-06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二期末模拟卷01 -【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地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