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56 道试题

1 . 20002020年,广东省人口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下图为不同年份广东省人口分布的洛伦兹曲线(某区域人口累积百分比所对应的土地面积累积百分比的点所组成的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省2000年以来,人口分布状况是(     
A.趋于集中B.趋于均衡C.先分散后集中D.先集中后分散
2.引起广东省2000年以来人口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     
A.地形B.气候C.环境D.经济
3.有助于广东省人口洛伦兹曲线接近绝对平均线的措施是(     
A.推进乡村经济振兴B.引导人口向南迁移
C.加快第三产业发展D.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76日,以“智联世界,生成未来”为主题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同年11月,印发《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

材料二:中国上海人工智能公司CIMCAI(中集飞瞳)。CIMCAI成熟AI产品在全球前三船运公司及港口落地,包括全球港口、堆场智能闸口验箱、智能识别、智能录入、智能装卸,智能报关等业务。完成全球两百万AI集装箱箱况检验,上亿箱信息识别。

材料三:下图为智慧港口模式图

(1)简述“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的原因。
(2)说明向智慧港口发展是如何推动港口可持续发展。
(3)说明发展人工智能对长三角一体化的意义。
2024-04-01更新 | 33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四校高三下学期期初测试联考地理试卷

3 . 近年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国工业系统大力推动资源型产业转型。产业规模、体制机制、研发强度、能源强度和环境规制都会对资源型产业转型效率产生影响。图为“我国2018年资源型产业转型效率空间格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8年,我国资源型产业转型低效率水平区主要分布在(     
A.东南、东北、西北B.北方、沿海、内陆
C.西南、西北、东北D.中部、西部、内陆
2.在“去产能”改革中首当其冲的低效率资源型产业主要集中在(     
A.劳动力、土地、资源和环境B.劳动力、生态、航空和农业
C.创新人才、海洋、森林和旅游D.生物医药、旅游、资源和环境
3.振兴我国低效率资源型产业的有力举措有(     
A.全面关停低效率资源工厂B.创建外向型市场经济环境
C.减少环境规章制度的约束D.提高常规能源的使用占比
2024-04-01更新 | 28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适应性练习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沙岭沙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介于庐山与鄱阳湖之间。近年来,沙山面积逐年扩大,土地沙化情况日趋严重。沙山的表面呈现有规律的起伏,特别是在东部临湖一侧,发育一系列顺盛行风延伸的垄状地形。图1为“鄱阳湖沙岭沙山位置及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沙岭沙山临湖一侧的垄状地形不是纵向沙丘,甚至不是真正的沙丘,而是侵蚀地貌。沙地的侵蚀地貌以风蚀坑最常见。风蚀坑的形态与地貌部位有关,较陡的迎风坡上一般是伸长的槽形风蚀坑,沙山临湖一侧具备发育槽形风蚀坑的基本条件。图2为“沙岭沙山槽形风蚀坑形成演化示意图”。

(1)在沙岭沙山等高线地形图中用粗曲线绘出垄脊线并说明绘图依据。
(2)简述沙岭沙山槽形风蚀坑的演化过程。
(3)提出沙岭沙山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2024-04-01更新 | 22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适应性练习地理试题

5 . 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优质粳稻种植区,图1为“200720102014年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空间分布图”、图2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下辽河平原水稻种植分布与地表水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特点及原因是(     
A.东北水稻种植面积扩大是因为耐旱性水稻新品种的培育
B.下辽河平原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增长与农业补贴政策相关
C.三江平原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D.松嫩平原水稻种植面积增长最快得益于机械化水平较高
2.根据水稻种植与地表水的分布指数图可推测(     
A.三江平原推行“以稻治涝”,水稻种植主要引湿地水进行灌溉
B.下辽河平原的水稻灌溉主要依赖河流水,受地表水体的影响更大
C.松嫩平原的水稻灌溉更多依赖地下水,可能对当地地下水资源造成威胁
D.松嫩平原距地表水0~3km以内分布指数较3~6km低,可能与土地盐碱化有关
3.东北大米一般比南方大米品质更佳的原因有(     
①水热较充足,水稻种植条件优越②生长周期长,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③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④种植历史悠久,技术更先进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024-03-28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四校高三下学期期初测试联考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自2023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以来,关键海区指数呈现出快速持续增暖趋势,根据预测,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到2024年春季,或成为185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

材料二: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甲图为安第斯山脉分布图,图中虚线①表示南美洲西海岸一南北走向的洋流,该洋流北侧分布有世界上著名的渔场,渔业易受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乙图为某纬度安第斯山垂直带谱分布图,丙图为南美洲南部(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1)在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分布有南北延长的阿塔卡马沙漠,该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试分析该区域气流难以上升的原因。
(2)试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2023年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对①洋流北侧的气候和渔业产生的影响。
(3)结合乙图,简析该地垂直自然带类型丰富以及东、西两坡雪线高度产生差异的原因。
(4)结合丙图,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2024-03-24更新 | 42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7 . 某地区曾发生多次地质事件,地层轻微褶皱,出露中生代和古生代地层。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围”,①②为断层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断层线①②两侧岩层相对运动方向为(     
A.B.
C.D.
2.在侏罗纪之前,下列地质事件在该区域最早发生的是(     
A.褶皱变动B.断层活动C.岩浆侵入D.变质作用
3.侏罗纪之后,该地古地理环境演化先后表现为(     
A.地壳抬升   接受沉积   地壳下沉   接受剥蚀
B.地壳抬升   接受剥蚀   地壳下沉   接受沉积
C.地壳下沉   接受沉积   地壳抬升   接受剥蚀
D.地壳下沉   接受剥蚀   地壳抬升   接受沉积
2024-03-24更新 | 45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地理试卷

8 . 研究发现,我国北方某城市臭氧浓度受海陆风影响显著。下图示意该市春季有无海陆风影响的两天中臭氧浓度日变化及海陆风影响当日风向和风速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海陆风影响当日风向和风速变化信息,可推测(     
A.白天风速较夜间风速小B.12时前后陆风转为海风
C.城市位于海洋东南方向D.热岛效应促使陆风增强
2.海陆风对该城市臭氧浓度影响显著,主要受(     
A.陆风影响,干燥空气增多B.陆风影响,臭氧浓度升高
C.海风影响,臭氧浓度升高D.海风影响,气温变化明显
3.与晴天比较,阴天臭氧浓度(     
A.峰值时间更晚B.含量更高
C.波动幅度更大D.峰值更高

9 . 博罗科努山脉位于天山中段、伊犁河谷北侧。从伊犁河谷北眺博罗科努山,植被变化显著,草原和森林交替出现,山顶冰雪覆盖,南北坡差异明显。图1为博罗科努山脉位置示意图,图2为博罗科努山脉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及南坡植被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博罗科努山脉雪线高低及原因(     
A.南高北低南坡是向阳坡B.南低北高南坡是迎风坡
C.南高北低南坡是背风坡D.南低北高北坡是迎风坡
2.根据材料分析,博罗科努山脉南坡1200m~1600m范围内甲植被类型为(     
A.山地草甸B.针叶林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
2024-03-22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四校高三下学期期初测试联考地理试卷

10 . 倒置河床是一种高出周边地表的古河流地貌,可以表征区域气候的波动变化。沙漠中分布的倒置河床多发育在山前倾斜洪-冲积平原上。下图为倒置河床及冲积扇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倒置河床形成期间,该区域气候的主要变化特征是(     
A.风速由大变小B.降水由少变多
C.昼夜温差变大D.太阳辐射减弱
2.沙漠地区倒置河床主要发育于(     
A.①B.②C.③D.④
3.沙漠地区倒置河床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主要是由于(     
A.形成后期风力侵蚀减弱B.流水侵蚀弱
C.表层物质抗侵蚀能力强D.沉积物深厚
2024-03-22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四校高三下学期期初测试联考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