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降水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使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实景图。


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1.下列对图示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轻内涝
C.在裸露的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
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以下地区风向频率和城市分布合理的是()
A.B.
C.D.
2020-04-22更新 | 3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2 . 我国某地的高台民居(左图)是世界上最奇特的民居之一。房屋搭建随意,以土坯和杨木作为建材,建在高40多米、长800多米的高崖上,三面临河。有些房屋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右图是该区域河流径流及气温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高台民居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平原B.云贵高原C.塔里木盆地D.浙闽丘陵
2.将民居建在高崖上,主要目的是(     
A.保持室温,冬暖夏凉B.便于雨季排水C.避免夏季受洪水影响D.利于冬季防风
3.对该地区高台民居进行保护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     
A.粮食存储B.旅游开发C.民俗教育D.应急避险

3 . 菲氏叶猴是植食性动物,周身毛色较黑,在我国仅生活在云南境内怒江以西海拔500-1000米的险峻山地。云南芒市轩岗乡生活着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种群最大的菲氏叶猴群体,人们监测发现,当地的菲氏叶猴群在冬、夏季有垂直迁移现象。野生菲氏叶猴的研究和拍摄都很少,经观察发现,菲氏叶猴群远不如其他类猴群内部争斗多,整体相处较为和睦。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针对野生菲氏叶猴的拍摄记录少的原因(     
①菲氏叶猴毛色便于隐藏       ②菲氏叶猴分布地单一
③栖息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④人们关注野生动物的意识不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野生菲氏叶猴冬季垂直迁移的原因(     
A.冬季原栖息地山腰食物充足B.水源充足,热量丰富
C.地形平坦,利于迁徙D.冬季河谷气温较高
3.菲氏叶猴不同群体内部之间可以和睦相处的原因(     
A.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生长茂盛B.山地垂直落差小,食物来源稳定
C.领域意识不强,内部领地竞争少D.菲氏叶猴生性温和、不好斗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图示意世界人口比例随海拔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推测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水资源D.土壤
2.东非高原上1000—2000米处人口较稠密,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较高,便于防御B.气候凉爽,利于排水
C.开发历史悠久D.交通便利
2021-02-04更新 | 1945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临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起始考地理试题

5 . 台田是华北平原东部地区一种广泛应用于盐碱地区的耕作方式。修筑台田时,先在底部铺塑膜,塑膜上铺暗管(暗管通向沟渠),然后堆土成台田用于耕作,挖沟为渠,放养水生生物。图甲为台田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虚线部分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华北盐碱地分布区表层土壤盐分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塑膜、暗管、沟渠、台田的作用是(     
A.堆土成台主要是为了便于设施埋放B.塑膜主要起到防渗保水的作用
C.暗管主要是为土壤排水、排盐D.沟渠主要是为台田灌溉

6 . 2018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但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就是具体表现。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上述谚语最适用的省区是( )
A.黑、吉B.新、湘C.豫、晋D.冀、赣
2.关于冬雪对越冬作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 )
A.冬雪覆盖地面时可以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
B.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作用
C.冬季部分积雪融化,缓解了一年中主要的旱情
D.覆盖的冬雪融化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3.此次大范围降雪期间( )
A.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雪
B.由于出现极夜,我国长城站科考人员返回国内
C.我国不存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的地方
D.赤道上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
2018-10-05更新 | 826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暑期自主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主要通道,流域内7大城市群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支撑性作用。下图为黄河流域7大城市群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学者从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四个维度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黄河流域7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排名比较、综合评估。下图为7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指数得分图。

(1)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指数最高,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呼包鄂榆城市群人均GDP在7大城市群中位列首位,但因过度依赖资源导致“老化病”明显。分析其实现高质量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3)简述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8 . 新西兰东南部的母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最大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它们距今已有6000万年历史。据研究,圆石的形成原因与珍珠类似,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要覆盖10到50米厚的海泥才能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圆形巨石表面形成龟甲状花纹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海浪侵蚀C.风力作用D.海浪堆积
2.未来,摩拉基海滩圆形巨石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①受风化、剥蚀影响,体积变小②矿物质继续结晶,体积变小③海平面上升,巨石被淹没④受风化影响,崩解破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9 . 图1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某种关系。a为甲、乙间相互作用,b为甲、丙间相互作用。图2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a形成化石,b形成图2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大气圈B.乙表示生物圈
C.丙表示岩石圈D.甲影响丙的演化
2.图2所示的区域(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 ②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③风力侵蚀显著,流水侵蚀微弱 ④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10 . 人口流动势能是反映城市人口集散能力的综合性指标,数值越大,表明该城市人口集散能力越强。人口联系强度表明城市间人口流动联系的强度,其数值越高,说明两个城市间的人口交流越密切。下图示意山东省各城市人口流动势能和联系强度空间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东省(     
A.东部城市人口流动势能较强B.济南市人口集散能力最强
C.沿海城市人口联系强度最大D.烟台市人口集散能力最弱
2.影响各城市间人口联系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规模B.矿产资源C.地形地势D.交通条件
3.山东省人口流动势能较高的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     
A.不利于形成产业分工协作B.有利于城市人口集聚
C.有利于发挥城市辐射作用D.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2024-03-25更新 | 26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