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4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 . 表碛的厚度对冰面消融起着加速或抑制两种完全不同的作用。科其喀尔冰川位于西天山托木尔峰南部,其末端海拔3000m左右,地势相对开阔,6~9月平均气温6.8℃,地形上利于消融、理论上也应该是冰川消融最强烈的部位。但实际的观测表明,冰川末端并不是消融强度最大的区域。冰面湖是由差异消融在冰川表面形成的湖泊,当封闭的冰面湖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冰面湖会出现溃决。图表示科其喀尔冰川冰舌区不同海拔表碛厚度变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冰川推进过程中对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使周边地区的气候变暖B.形成独特的流水地貌
C.摧毁沿途地区的植被D.促进土壤发育过程
2.科其喀尔冰川末端不是消融强度最大的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A.表碛厚度大B.冰层厚度大C.太阳辐射弱D.地形坡度大
3.推测冰面湖形成和消亡的过程是(     
①冰面湖溃决,引发冰面湖消亡②冰川表面的消融速度存在差异③高出湖水面的下游冰体不断融蚀出现缺口
④冰面湖的岸边不断融蚀⑤融消速度快的冰面形成洼地,积水成湖⑥冰川表面覆盖的表碛厚度存在差异
A.①②⑤⑥④③B.⑥②⑤④③①
C.⑤①④③②⑥D.④①⑤⑥③②
2023-11-28更新 | 996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2 . 雅丹,又称风蚀垄槽,主要是由连片的风蚀丘、台组成的特殊地貌。受地层岩性和外力作用等因素影响,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广泛发育且形态多样。罗布泊历史上曾为大型湖泊,湖底地层上、下部的主要岩层分别是砂质粉砂层、黏土粉砂层。研究表明,近年来新疆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下图示意罗布泊地区的雅丹演化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罗布泊雅丹地貌发育过程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是(     
A.①③②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①④②
2.罗布泊雅丹未来的发展变化可能有(     
①风蚀残丘体积增加②成为“水上雅丹”③雅丹完全消失④发育流线状垄地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位于青岛海岸、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是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岩石表面有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2022年10月2日晚,青岛遭遇数小时的雷雨大风天气,次日清晨人们发现“石老人”上半部分已经坍塌。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老人”与海蚀崖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     
A.逐渐变近B.逐渐变远
C.先变远,后变近D.先变近,后变远
2.“石老人”形成与消亡过程的海岸地貌可能依次是(     
A.海蚀柱—海蚀陡崖—碎屑堆积物
B.海蚀柱—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
C.海蚀拱桥—海蚀柱—碎屑堆积物
D.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海蚀柱
3.造成“石老人”坍塌的原因可能是
①常年风化②地壳运动③风雨侵袭④海水侵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11-15更新 | 1992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土壤水分是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马尾松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松树,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高,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荒山造林首选树种。但近年来研究表明,“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的“林下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下图示意马尾松覆盖下各层土壤含水率对大雨的响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马尾松覆盖下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受降水影响,正确的是
A.降雨强度与土壤含水率同步增长
B.降雨强度越大,土壤含水率增长速率越慢
C.强降雨2小时后,5cm、15cm、3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呈快速下降趋势
D.各土层土壤含水率由大到小一般依次为15cm、5cm、30cm、60cm
2.造成“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马尾松林层结构单一,拦蓄降水能力弱B.降水强度比以前大
C.放松了水土保持的措施与管理D.红壤土质疏松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5 . 洲地,一种典型的流水地貌形态。《说文解字》称:“水中可居日州(洲)。”在江河中的沙洲,便是水流冲积河道、河口所形成的出露水面的成型泥沙淤积体。下图为长江下游某河段江心洲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段有利于沙洲形成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下游河道狭窄B.地势低平,流速慢
C.水位季节变化小,侵蚀弱D.河道弯曲
2.图示沙洲近年来面积有减小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上游修建水库②流域降水量减少③上游植树造林④人们在沙洲上挖沙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2023-11-09更新 | 2366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6 . 沉积物粒度是沉积地质学中一项重要的动力指标,特定的沉积环境具有特定的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及其组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在珠江口内伶仃洋海域陆续开展了大量海洋沉积学方面的研究,左图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和分布,右图为研究区泥沙净输运趋势图,图中矢量箭头表示泥沙净运移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内伶仃洋总体地势特征由湾顶向湾口倾斜,湾顶窄深、湾腰宽浅、湾口宽深,水深从上游向下游递增,东深西浅。下列有关内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类型和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沉积物以砂为主,广泛分布于整个研究区
B.砂质粉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东西两岸
C.粉砂质砂呈片状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北部
D.砾石质砂零星分布于中部海域和西部海域
2.珠江口内伶仃洋泥沙来源具有多源性,以河流来沙为主,又同时受到河流径流、潮流和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运移特征较复杂,总体趋势以东槽和西槽为界,分Ⅰ区、Ⅱ区、Ⅲ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区泥沙受洋流的搬运作用呈现顺时针方向的运移
B.Ⅱ区泥沙总体呈现出自东北向西南方向运移的特点
C.Ⅲ区泥沙总体呈现出由西部向东部岸滩运移的趋势
D.Ⅰ、Ⅱ、Ⅲ区泥沙在河流和海潮顶托作用下向北运移
3.沉积物往往具有较好的分选性,珠江口内伶仃洋表层沉积物是珠江口径流和潮流混合型水动力环境所致,近年来随着Ⅰ区的人工疏浚和开挖,主要影响是(     
A.大陆架Ⅰ区水动力运输增强B.Ⅱ区西北部河流水动力增强
C.研究区形成东西向往复水流D.Ⅲ区形成向中心汇聚的环流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们对冰川比较了解,但对"石冰川”可能很陌生。目前,科学界对石冰川的定义是:由岩石碎块和冰组成的舌状或叶状体,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山下移动。它由被岩石碎块覆盖的冰块组成,也可能由带有胶结冰或裂隙冰的岩块组成。石冰川是一种典型的冰缘地貌(见图),它是多年冻土层的特征之一,常常是冰川退缩的遗迹和衍生的地貌,其分布十分广泛,石冰川外部通常覆盖着一层厚0.5~1米的活动层,许多曾经被冰川占据的山谷,现在都发育着大量的石冰川。从发育条件来看,冰川要求湿而冷,适应范围窄,而冰缘则要求冷而干。

材料二有时候在石冰川阴森森的外貌下隐藏着一些秘密,意大利多洛米蒂山区的莱克蒂尔龙湖就是其中之一。20世纪70年代,人们注意到在塞拉峰海拔2680米的石冰川上出现了一个乳绿色的小湖。它似乎是从厚厚的岩屑层下冒出来的,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这个小湖不见了。在2003年它再次现身,持续存在了四五年以后,湖的面积逐渐变小,在2009年再次消失。两年后,小湖又重现在人们面前,只不过向东移动了一段距离。

材料三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速,冰川在全球大范围迅速退缩,这意味着在短期内冰川的年释放水量将增加,然而在“融水峰值”之后,冰川退缩的速度将加快,预计冰川径流量将逐渐减少。但石冰川和冰川相比,活动层之下受气候变化影响比冰川变化要慢,更具有弹性。


(1)请结合图文材料,推测石冰川的主要分布及其成因。
(2)分析莱克蒂尔龙湖间歇性消失及移动的原因。
(3)推测石冰川比内部冰体融化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4)请你谈谈研究石冰川有何意义。
2024-03-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表水域在工农业生产、调节生态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表水域面积的时空格局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图1示意黄河流域2000-2019年地表水域面积变化,图2示意各因素对黄河主河道区域水域面积变化趋势的影响量与相对影响率,其中温度因素对黄河流域不同河段水域面积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相关性。



(1)分析近年来黄河主河道区水域面积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2)分析近年来黄河流域水域面积变化对区域安全产生的积极影响。
(3)分析全球气候变化使黄河源区水域面积发生如何变化并说明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表水域在工农业生产、调节生态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表水域面积的时空格局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图1示意黄河流域2000-2019年地表水域面积变化,图2示意各因素对黄河主河道区域水域面积变化趋势的影响量与相对影响率,其中温度因素对黄河流域不同河段水域面积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相关性。



(1)比较温度升高对黄河源区和下游水域面积的影响,并说明原因。
(2)分析近年来黄河流域水域面积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3)分析近年来黄河流域水域面积变化对区域安全产生的积极影响。

10 . 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湖泊总体呈快速扩张趋势,部分湖泊发生水系重组(邻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左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内流区重组后的水系。右图示意该内流区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湖的湖泊水位变化2000年的水位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三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组前甲湖湖水汇入乙湖B.重组前乙湖湖水汇入丙湖
C.重组后甲湖流域面积扩大D.重组后乙湖湖盆容积缩小
2.随着气候暖湿化,该区域湖泊盐度明显降低的是(     
A.甲湖、丙湖B.甲湖、乙湖
C.乙湖、丙湖D.甲湖、乙湖、丙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