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矿化度是指单位体积湖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主要受入湖与出湖水量的影响。博斯腾湖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者盆地东南部博湖县境内,20世纪50-60年代,博斯腾湖的湖水矿化度约为0.60p/L,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期。湖区内湖陆风(湖陆风是指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较显著。

(1)湖陆之间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夜晚近地面吹____(湖或陆)风,请补绘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图)_________

(2)判断博斯腾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及博斯腾湖东西部水体矿化度的大小,并说明博斯腾湖成为淡水湖的原因。
(3)若图中开都河沿岸大规模发展种植业,说出博斯腾湖矿化度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变化过程。
2022-03-31更新 | 439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A.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C.构造运动D.风沙作用
2.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土壤温度D.土壤水分
3.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
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2023-06-10更新 | 14082次组卷 | 34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据统计,2014年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人口总增长率为4.83%。

材料二:下图为“2014年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材料三:2014年底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已达2.12亿,约占总人口的15.5%,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分别为54%和45.6%,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1)据材料一说明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说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说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将产生的社会问题。

4 . 年日照时数,是指在一年内太阳辐射照射到地面达到或超过120瓦/平方米的各段时间的总和,以小时为单位。如图示意1982—2020年吉林省年平均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分配。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吉林省西北部地区的年平均日照时数比东南部地区多出600小时以上,这个差额主要来自夏季,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地形状况④植被覆盖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近几年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的年平均日照时数呈总体增加趋势,冬季尤为显著,最可能的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酸雨强度减轻C.森林覆盖率提高D.大气污染减轻

5 . 冰川末端是冰川运动结束的地方,冰碛物在此堆积。图左示意1990~2020年念青唐古拉山中段北坡的5条冰川末端高程变化量(当年高程减去上一年高程)。图右为玉贡拉冰川、玛拉波冰川分布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念青唐古拉山中段北坡冰川(     
A.孔嘎冰川面积基本稳定B.玛拉波冰川末端高程先减后增
C.5条冰川均呈退缩趋势D.东南季风影响的冰川范围增大
2.推测图中的冰湖(     
A.分布于冰川顶端B.冰川融水侵蚀形成
C.面积在不断缩小D.冰碛物阻塞后形成

6 . 我国粮食增产存在区域差异,粮食产销格局已由“南粮北调”转为“北粮南运”。下表为“我国主要粮食产区1985年和2015年粮食产量全国占比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粮食产区

东北区

黄淮海区

长江中下游区

江南区和华南区

1985年占比(%)

9.52

21.59

20.40

24.58

2015年占比(%)

19.24

23.12

15.93

15.45

1.影响黄淮海区与东北区粮食增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耕作制度B.水土资源C.光热资源D.地形条件
2.近年来,江南区和华南区部分地区出现双季稻改革季稻的季节性撂荒,其主要原因是(     
A.水稻种植技术提高B.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
C.农业生产结构调整D.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
7 .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外出务工和经商,已成为许多农民家庭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但也使一些地方出现“空心村”,因为流出的并不是所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恰恰是农村劳动的“主体”。

材料二:纽约市移民办公室当地时间2019年3月19日发布第二份年度移民状况报告,指出纽约市无身份移民人数呈下降趋势,而在所有移民中,中国是第二大来源国,中文已经成为纽约市第二大外语。报告指出纽约市目前有移民320万,占全市人口的37.1%和劳工人口的4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1)指出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2)目前我国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3)分析材料二,说明目前国际人口迁移流动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4)中国海外移民数量逐年增多,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8 . 读近年来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B.国家政策C.经济因素D.地形
2.近年来,江苏省北部向南部人口迁移的数量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     
A.南部向北部进行产业转移B.南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C.南部森林、矿产等资源面临枯竭D.南、北部工资水平差距扩大

9 . 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国的新生儿人数将呈现持续减少趋势,不仅使整个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预期份额在收缩+还有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以及婴幼儿奶粉注册立制的实施,国内奶粉市场的竞争逐渐进入下半场,一个显著特征便是产品高端化,大量中小品牌奶业将被淘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所指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应包括
A.外来移民的比重逐渐增加B.医疗行业的竞争压力减小
C.幼教资格准入制度更完善D.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数增加
2.大量中小品牌奶业将被淘汰的原因主要是
A.劳动力成本的攀升B.母乳喂养率提高
C.新生儿人数的减少D.行业集中度变高
3.保障国产奶粉销售额稳健增长的有效策略是
A.产品结构优化升级B.加大电商营销
C.利用市场价格杠杆D.加强中外合资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黄河中游地区汇入渭河、泾河、洛河、汾河等较大支流 30   余条,增加的水量占黄 河 水量的 42.5%,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 92%,是黄河泥沙的最主要来源区。区域内生态环境脆弱,水 土 流失严重。

材料一 黄河中游地区土壤侵蚀区划图

材料二 黄河中游地区输沙漠数分布图和渭河、泾河基本数据表(输沙漠数指河流某断面以上单位面积上所 输 移的泥沙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大、小写字母 A-E   和 a-e   系列分别表示的土壤侵蚀方式,并从整体上概括出两 种 侵蚀方式在图示区域的空间差异。
(2)指出贺兰山区土壤侵蚀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3)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两河西安北郊交汇时,形成了一道清浊非常明显的界线,是“泾清渭浊”还是“清渭浊泾”?请根据材料和地形特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有资料表明,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利津水文站测得黄河入海泥沙呈明显减少的趋势,2000-2009   年期间 的年均输沙量仅为 1956-1968   年期间年均输沙量的 10%。试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