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8 道试题

1 . 温盐环流是指依靠海水的温度和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其主要路径是以风海流等将赤道的暖流带往北大西洋,并在高纬度处被冷却后下沉到海底,这些高密度的冷水接着流入洋盆南下前往其它的暖洋位加热循环。近年来北极浮冰的消融对温盐环流产生了重要影响。图示意北大西洋温盐环流,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大西洋温盐环流的形成关联最小的是(     
A.纬度差异B.大气环流C.海水密度D.海陆分布
2.北极浮冰消融,意味着(     
①海面反射太阳辐射能力减弱②全球的航运沟通可能更迅捷
③全球极端天气现象可能多发④北极熊的活动空间可能扩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北极浮冰的消融对温盐环流的影响是(   )
A.北冰洋海水温度上升,盐度上升,密度减小
B.北冰洋海水温度下降,盐度下降,密度增大
C.暖海水从北冰洋流入大西洋,温盐环流减弱
D.冷海水从北冰洋流入大西洋,温盐环流增强
7日内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2 . 由于台风周围气压分布的疏密程度不均匀,其强风区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在西北太平洋,一台风自东向西(或西北)移动时,通常在台风的右半圆内风较强,而在左半圆内风力较弱。所以台风的右半圆称“危险半圆”(Ⅰ、Ⅳ),左半圆称“可航半圆”(Ⅱ、Ⅲ)。图为台风区内“危险象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航行在台风外围风圈的海轮上,海员在甲板上背风而立,台风眼最可能位于其(     
A.左前方B.右前方C.左后方D.右后方
2.Ⅰ区域因风速大、海浪高、航行风险最大,称为台风危险象限。原因是Ⅰ区域(     
①海洋宽阔面广,摩擦力很小,风浪会加大
②风向与台风移向一致,两者叠加风速增大
③与副热带高压相邻,气压梯度大,风力大
④因风向右转,船只易被吹进中心,难驶离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为制作台风可能登陆地区的灾害风险强度评估图,可借助(     
A.RS和GPSBB.RS和GISCC.RS和电子地图D.GIS和数字地球
7日内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3 . 受某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某地某年3月7日~11日前后气象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下图为该地3月7日02:00~11日23:00期间“地面温度、PM2.5浓度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该时段最大风速出现在(     
A.3月7日20:00B.3月8日20:00C.3月10日20:00D.3月11日20:00
2.该天气系统过境后,该地(     
A.近地面气压降低,天气转晴B.近地面气温降低,湿度下降
C.近地面风速变小,污染降低D.近地面能见度高,风速变小
7日内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6月热身考试地理试卷(四模)

4 . 山东荣成地处沿海,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当地居民以厚石砌墙,屋顶呈50°角的“人”字坡形,用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的海草覆盖,外面紧绷着渔网,建造出海草房(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海草房建筑工艺及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①海草为天然建筑材料,废弃后容易降解②海草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可防虫蛀、防火
③外面紧绷渔网,可防风、防鸟④屋顶呈50°角的“人”字坡形,整齐美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海草房数量减少的原因及最合理的保护性开发方向是(     
A.海草产量大幅减少;融入现代化生活B.遮风避雨功能减弱;建立民居博物馆
C.城镇化水平提高快;开发民俗旅游业D.海草房知名度提高;争取国际性合作
7日内更新 | 25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5 . 与普通黄色沙滩不同,黑色沙滩的形成与火山活动有关,在某些地区当地居民会利用黑色沙滩晒盐制盐。下图示意黑色沙滩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黑色沙滩的形成过程是(     
A.火山喷发—熔岩冷却—海浪与风力侵蚀作用—沙粒堆积
B.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冰川侵蚀、搬运、堆积
C.火山喷发—岩浆涌出—熔岩覆盖冷却—冻融风化、堆积
D.海浪与风力侵蚀作用—熔岩破碎—冰川侵蚀、搬运、堆积
2.相较普通黄色沙滩,黑色沙滩晒盐制盐(     
A.更易推广B.成本更低C.品质更高D.效率更高
7日内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风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适应性模拟地理试题

6 . “东数西算是我国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之后,启动的又一个大工程。在西部地区发展能耗高、耗水多的数据中心,将东部产生的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图为我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把东部的部分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价格的差异B.国防安全的需要C.能源与环境考量D.数据保密的要求
2.在区域协同发展中,“东数西算”能(     
减轻东部地区的算力需求 推动西部信息网络的建设 缓解东西部间交通运输压力 促进数据中心相关产业转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3.长三角枢纽适宜布局互联网数据业务有(     
A.视频通话B.离线分析C.存储备份D.后台加工
7日内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风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适应性模拟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常把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过程称为“汇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过程称为“源效应”,海洋碳库和地质碳库是参与大气碳循环的两个重要部分。海洋碳汇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学固碳。

材料二:北极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区域。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对北极地区的大气、地形、水圈、生物和土壤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碳循环过程,同时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图示分别为北极地区局部和北极海冰变化趋势。

材料三:北极地区是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北极地区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3倍,称之为北极放大效应。研究表明这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1)简要列举陆源有机碳进入北冰洋的途径。
(2)结合碳循环原理,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源效应和汇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论断的依据。
(3)说明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
(4)从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北极放大效应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8 . 城市化进程达到一定程度,能源、建筑、交通、居民生活等成为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城市占全球化石燃料燃烧相关的CO2排放量的71%~75%,城市碳中和承诺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展作用显著。下表是北京(2020年)与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均为2016年)基本情况对比。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人口/万人人均GDP/万美元市域面积/km2人均碳排放(tCO2/人)单位GDP碳排放(tCO2/万美元)
北京21892.416410793.0
纽约8556.97896.081.1
伦敦8545.415724.631.2
东京13926.621554.701.4
巴黎2245.71052.422.4

1.与纽约、伦敦等大都市相比,北京人均碳排放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最多B.市域面积大C.人均GDP少D.能源消耗大
2.作为城市吸收温室气体的主要工程是(     
A.发展清洁电力B.扩大绿地建设C.淘汰汽油车辆D.使用节能建筑
3.北京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快能源转型②推行交通低碳化③购买碳排放权④调整城市规划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5-20更新 | 13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皖江名校联盟模拟预测最后一卷地理试题

9 . 紧邻机场高速和地铁的北京798艺术区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无线电器材厂。该厂由外国专家设计,厂房联栋并行排列,内部空间宽阔,南北向纵剖面呈锯齿状,南侧屋顶为弧形封闭墙体,北侧屋顶采用横向倾斜玻璃天窗。下图为北京798艺术区局部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厂房设计为联栋并行排列样式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资源B.大风天气C.强烈降雨D.文化风格
2.南侧屋顶设计为弧形封闭墙体的根本目的是(     
A.增加建筑美观B.减少自然强光C.保护生产产品D.利于屋顶排水
3.闲置厂房早期吸引工艺美术学院学生进驻的最主要原因是(     
A.位置优越,交通便利B.环境适宜,租金低廉
C.政策支持,设施完善D.集聚效应,知名度高
2024-05-15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中毕业班5月教学质量统测地理试卷

10 . 香云纱是广东地区特产面料,使用纯植物薯莨(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染色。20世纪70-90年代,佛山大量向西江流域转移晒莨业务,晒莨和过乌(即涂河泥染色)被分割。21世纪以来随着申报国家级非遗成功,香云纱染整产业迅速扩张,形成更广阔的跨地方生产网络。下图示意佛山香云纱生产流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西江流域吸引佛山晒莨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劳动力成本低B.资金充足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
2.佛山晒莨和过乌被分割的直接原因是(     
A.市场需求B.原料限制C.企业竞争D.政策倾斜
3.香云纱染整形成跨地方的生产网络带来的影响有(     
①区位因素变化②地域文化传播③工业聚集效应④区域资源调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中毕业班5月教学质量统测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