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174 道试题
2024高三·广西·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葡萄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葡萄的种植、修剪、蔬果、采摘、包装等生产环节用工需求大,吸引了邻近的五个传统农业县数万劳动力前来务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邻近五县劳动力向建水县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县际间(     
A.农业结构差异B.文化习俗相近C.人口分布不均D.交通联系便捷
2.人口流动有利于建水县在乡村振兴中(     
①加快生产智能化     ②增进民族交融   ③推进产业专业化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高考地理真题3-4题原题及变式题

2 . 2024年春节假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1009.3万人次,同比增长81.7%,据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数据显示,该机场在此期间运送旅客67.6万人次,同比增长31.5%,创历史新高,吞吐量位居东北四大机场之首。完成下面小题。

1.吸引大量游客选择哈尔滨旅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B.交通的发展C.家庭因素D.气候因素
2.春节期间此现象对人口流入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优化了当地的人口结构B.带动了城市的消费,繁荣了市场
C.缓解了用工难的问题D.增强了当地第二、三产业的活力
7日内更新 | 494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图为某地某种天气系统过境的气象数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     
A.冷锋B.暖锋C.台风D.反气旋
2.图例①②③依次是(     
A.最大风速(m/s)、气压(百帕)、降水量(mm)
B.最大风速(m/s)、降水量(mm)、气压(百帕)
C.降水量(mm)、最大风速(m/s)、气压(百帕)
D.降水量(mm)、气压(百帕)、最大风速(m/s)
3.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受此天气系统影响最大的是(     
A.闽B.陇C.京D.藏
7日内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柳州高中2024年高三下学期3月市三模热身地理试题

4 . 江西赣州号称“稀土王国”,是我国三大稀土生产基地之一。2022年我国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在江西省兴国县通车试运行(下图)。永磁磁浮轨道利用含有稀土元素的合金材料制造出体积小、有足够悬浮力的永磁体,不通电也能“悬挂”在空中运行。稀土永磁磁浮列车时速可超过400千米,造价和票价均较高。完成下面小题。

1.“红轨”在江西试运行,主要是因为江西(     
A.稀土资源丰富B.试验地形环境多样
C.交通运力不足D.轨道建设经验丰富
2.与普通电力磁悬浮列车相比,稀土永磁磁浮列车的突出优势是(     
A.摩擦力小,噪声小B.载客量大,占地少
C.能耗更小,绿色环保D.空中悬挂,便于观景
3.推测当前稀土永磁磁浮列车并未在我国大范围推广的主要因素是(     
①经济效益低             ②稀土资源枯竭             ③客源市场小             ④安全性能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 . 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考察时发现了棕榈化石,这是在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较高海拔上发现的棕榈化石(如下图)。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多为乔木,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像青藏高原中部这样的气候环境,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棕榈化石的发现可推知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曾经是(     
A.寒冷干燥B.寒冷湿润C.炎热干燥D.高温湿润
2.据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化石这一事件可推测青藏高原(     
A.地壳不断抬升B.曾经位于热带C.生物不断演化D.曾经是海洋
3.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A.降低大气温度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C.促发光化学反应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九)
2024高三·广西·专题练习

6 . 分布于皖南地区的上溪群地层,其岩石是砂岩受侵入岩浆高温的影响,在固态下发生弱重结晶形成的,保留了原岩的部分结构。早期研究认为该地层是元古宙古老大陆的一部分;后来有地质学者在该地层中发现了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为认识该地层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下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溪群地层岩石的形成先后经历了(     
A.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成岩作用B.成岩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变质作用D.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2.根据所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推测上溪群地层区(     
A.属于太古宙时期形成的古老大陆B.由寒武纪早期板块碰撞隆升而成
C.属于元古宙时期形成的古老大陆D.由古生代中晚期板块碰撞隆升而成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高考地理真题7-8题原题及变式题
2024高三·广西·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7 . 极北之城———朗伊尔城(78°12'N,15°30'E)常住居民仅约2000人。在极夜期间,城里居民会举办很多团体活动以应对漫长黑夜与严寒的考验。在阳光重返小城后的3月8日,当地会迎来全年最重要的、持续一周的太阳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居民在极夜期间举办很多团体活动,主要是为了(     
A.增加旅游收入B.增进身心健康C.减少能源消耗D.减少户外活动
2.太阳节首日,当地居民看到太阳升起的方位是(     
A.正南B.东南C.正东D.东北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高考地理真题9-10题原题及变式题
2024高三·广西·专题练习

8 . 在华北平原某盐碱地,有研究小组于返盐、积盐现象最严重的季节开展“打孔灌沙”实验:选四块相隔不远、性状一致的平整样地,对其中三块地按相同的密度和孔径、不同的深度打孔并填满砂粒;在向四块样地定量漫灌后,观测土壤含盐量的变化情况。图3为灌溉后第25天的土壤含盐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T2~T4的(     
A.下层土壤含盐量均高于T1B.表层土壤含盐量明显低于T1
C.土壤含盐量与土壤深度成正比D.表层土壤含盐量与打孔深度负相关
2.本实验中,在地表打孔灌沙是为了(     
①促进表层土壤水分下渗          ②提高表层土壤含水量       
③抑制下层土壤水分上返          ④降低下层土壤蒸发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推测本实验开展的时间是在(     
A.2B.5C.8D.11
7日内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高考地理真题11-13题原题及变式题
2024高三·广西·专题练习

9 . 大兴安岭北部某山间洼地土壤水分充足、氮素匮乏,植被由低矮灌草、苔藓和地衣组成。近30年来,某种具有固氮功能的阔叶乔木侵入该地并逐渐占据优势,影响当地植被物种组成和垂直结构。该种乔木生长区域在空间上零散分布,被称为“树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种乔木能侵入洼地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降水增加,土壤变湿B.地势变低,地表积水增多
C.气候变暖,土壤变干D.植被覆盖增加,蒸发减弱
2.研究发现树岛内苔藓与地衣逐渐消亡,是因为树岛内(     
A.地表光照减弱B.地表温度升高C.表层土变湿润D.土壤氮素减少
3.近30年,随着树岛数量和面积的增加,该洼地植被(     
A.产生的凋落物减少B.积累的有机物增多C.演替过程发生中断D.与地带性植被一致
7日内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高考地理真题14-16题原题及变式题
2024高三·广西·专题练习
10 .        居民的出行方式会受人口密度、交通设施配置、出行目的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不同区域及各区域内居民出行方式占比情况。该市计划引导居民更多采用步行、骑自行车等健康出行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综合图中各种出行方式的占比情况,推测甲、乙、丙分别代表(     
A.市区、泛马德里、中心城区B.中心城区、泛马德里、市区
C.泛马德里、中心城区、市区D.泛马德里、市区、中心城区
2.引导马德里居民更多采用健康出行方式的有效措施是
①提高燃油价格     ②美化道路景观     ③降低公交价格     ④增加共享单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高考地理真题5-6题原题及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