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5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资源评价就是对拟开发利用资源的合理性、可利用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进行评价。读我国各省区(不含港澳台)资源条件评价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沿海省区中,资源条件最差的是(     
A.吉林省B.江苏省C.浙江省D.广东省
2.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资源条件最好的省区之一,其优势是自然资源有(     
A.草场、煤炭、稀土B.煤炭、石油、天然气
C.风能、水能、生物能D.乳品、土地、有色金属
3.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相对不足,因此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     
A.重视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B.大力发展种植业
C.开垦荒地,增加播种面积D.突出畜牧业的优势
2022-08-13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5讲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

2 .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通过科技、绿色、数字生产力三个方面构建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指标越高其生产力水平越高),可实现对不同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测度。下图为“中部部分省份新质生产力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依次代表(     
A.河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山西省B.黑龙江省、山西省、河南省、江西省
C.河南省、黑龙江省、山西省、江西省D.黑龙江省、山西省、江西省、河南省
2.新质生产力现阶段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是(     
A.丁省电子信息等科技生产力发展迅猛B.甲省存在经济、能源与环境间的矛盾
C.乙省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分工协作D.丙省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
3.与东部省市相比,中部省市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合理路径有(     
①发挥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的优势
②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③强化资源开发、传统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
④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⑤推动完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
2024-06-03更新 | 255次组卷 | 3卷引用:高考押题卷一(河北卷适用)-【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河北专用)

3 . 交通区位优势是交通优势与区位优势的结合,可以通过交通路网密度、交通枢纽影响度、城市区位优势度3个指标来评价,其中交通路网密度可以体现城市对内的交通便利性,交通枢纽影响度可以体现城市对外的通达程度,城市区位优势度能够体现一个城市至国内国际枢纽城市的通达能力。下图示意我国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交通区位优势指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城市公路通达性最好的是(     
A.北京市B.上海市C.深圳市D.重庆市
2.乌鲁木齐各项指标均较低,主要原因是(     
A.人口密度小B.运输需求少C.地理位置偏僻D.运输方式单一
3.为提高武汉市交通枢纽影响度,需要重点提升的有(     
①管道网     ②航空枢纽     ③铁路枢纽     ④地铁网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4-04-10更新 | 109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8 产业与交通-【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4 . 智能无人餐厅是一种集智能点餐、智能推荐、服务通知、自助取餐、自动代扣、用餐评价于一体,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就餐场所。它既不依赖于服务员,也不用纸质菜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无人餐厅的出现,主要依赖于(     
A.地理信息技术的完善B.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C.小众群体的尝鲜意识D.金融网络技术的进步
2.无人餐厅与传统餐厅相比的优势是(     
A.菜品种类更加繁多B.消费方式更加便利
C.进货渠道更加多样D.区位选择更加灵活
2023-04-08更新 | 57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湖北高考地理真题选择题变式题

5 . 基流,即“基本径流”,指河道中能常年存在的那部分径流。基流大小与流域面积和自然地理条件有关,它是水资源评价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值。下图示意2013年7~9月三种水分来源对我国某河流河道径流的贡献流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基流的直接补给水源为(     
A.积雪融水B.冰雪融水C.地下水D.降雨
2.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南地区D.华北地区
3.该河流7~9月份冰雪融水补给量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植被D.地形
2024-03-02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微专题10 河流补给类型专题 -2024年高考复习微专题答题模板归纳与限时突破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23年12月6日,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成功抵达罗斯海海域。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163°42'E,74°56'S)开站。秦岭站将主要用于海洋环境、海洋生物、海底地质、冰川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同时作为中国开展南极内陆考察的重要支撑点。左图示意南极秦岭站位置,右图示意我国极地科考船行进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站选址在罗斯海区域沿岸的主要原因有(     
①距离我国最近,航行距离短
②弥补我国太平洋扇区南极科考站空白
③兼具海陆环境,科考价值高
④纬度最高,有利于开展南极内陆考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关于秦岭站建站条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风从海上吹来,较温暖B.冻融作用强,岩石易风化
C.地形平坦,易于施工D.地处海湾,补给方便
3.在从上海出发沿图示线路抵达秦岭站途中,科考船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A.①海域行船顺风顺水B.②海域国旗始终飘向西南
C.③海域船体吃水较深D.④海域遭遇大风大浪
2024-03-29更新 | 429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二地理期中模拟卷(天津专用 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7 . 土壤碳库是评价土地退化程度的重要指数,由有机碳(SOC)和无机碳(SIC)库组成。科尔沁沙地位于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东端,水热条件相对比较优越,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及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利用,该地区的顶级植被群落类型——疏林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土地沙漠化。下图为科尔沁地区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沙漠化程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表层SOC含量大于深层
B.表层疏林草地SOC含量最高
C.同等沙漠化程度下,深层土壤SOC含量高
D.同深度土层中半流动沙地SOC含量最低
2.同等沙漠化程度下,不同土层深度SOC含量差异的成因是(     
A.表层植被枯枝落叶多B.表层人类活动力度大
C.地表风力堆积作用强D.地表水下渗少

8 . 怒江州地处云南省西北部边缘,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处于我国著名的西南“三江”有色金属成矿带中间区域。当地通过引进企业进行矿产开发(税收归总部所在区域),实现脱贫攻坚,但效果不明显,甚至引发了企业和居民的矛盾和冲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怒江州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突出优势为(     
A.矿产资源蕴藏量大B.水能资源丰富
C.内河运输便利D.市场广阔
2.当地矿产开发,引发企业和村民间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是(     
A.产业结构不合理B.配套设施不完善
C.资源开发不充分D.共享机制不健全
3.为促进矿产开发良性发展,实现村民脱贫致富,当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资源开发补偿股权化改革②完善资源开发企业综合评价机制③扩大矿产开发规模
④推行贫困地区资源开发劳动社会保障⑤加大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力度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2022-08-10更新 | 493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36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海水取水系统是海水淡化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水口空间位置的选择和取水工程建设对整个海水淡化厂的投资、制水成本、系统稳定运行及周边海洋生态环境都有重要影响。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部,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外来淡水汇入有限,淡水资源相当匮乏。近年来随着荣成优势产业的不断发展,通过海水淡化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意愿十分强烈。左图示意荣成市地理位置、右图示意海水水体环境条件评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海水淡化取水口位置选取的最关键因素是(     
A.离岸距离B.海水深度C.海水水质D.海岸地质
2.综合甲、乙、丙、丁四处水体条件,最适宜布局海水淡化取水口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荣成市为缓解淡水资源匮乏首选海水淡化,而未开采地下水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海岸带,丰富海洋生物多样性B.缩短建设工期,缓解淡水供应不足
C.避免海水入侵,防止地下淡水咸化D.发展海水淡化技术,普及使用范围
2023-06-15更新 | 120次组卷 | 5卷引用:5.6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微考点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10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因时制宜地进行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逐步跨入世界经济强国行列,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日本具有发展初级产业的比较优势,承接了拉美国家的初级产业转移
B.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日本工业的主导产业从轻工业转向高科技工业
C.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日本工业结构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源密集型产业的飞跃
D.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日本的环境污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2.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岛国多良港,海运发达
②人口众多,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③农业商品率高
④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制造业多临港布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5-26更新 | 777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03 产业转移-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