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b为世界某区域图。其中图a示意E地典型的海岸地貌景观。


材料二: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有“可以踩着鳄鱼背在海面上行走”的美名,但肆意捕捞已致其消亡。

材料三:冰岛是一个火山、地震频繁发生的国家。当地时间2020年10月20日12时43分,在冰岛西南部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无人员伤亡报道。


(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纽芬兰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___;1月份,B岛气温比A岛___(高或低)。
(2)C海峡两侧海水盐度不同,盐度较高的是___(东或西)侧,表层海水的流向为___
(3)D,E两处均是冰川侵蚀形成的典型地貌,其中E处此类地貌的名称是___;D处湖泊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循环。
(4)说出冰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简析本次地震无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2 . 读图,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市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地理实践活动,来到辽宁省大连市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示意图。



(1)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对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因素是____
(2)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林,其生态特征是________
(3)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是由于____
(4)该地区在深秋到初春季节常出现的气象灾害是____,对其实时监测过程中常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
3 .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辐射名称是:A____,H____
(2)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跟图中____(填字母)环节有关。
(3)近地面大气主要热源是____(填字母),图中起保温作用的是____(填字母),起此作用的主要气体是____和水汽。
4 . 读“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是____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A层的暗黑区域是由于________而显得暗黑。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________年。
(2)图中B是____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斑块,叫作________
(3)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影响________(填“长波”或“短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_现象,这些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________附近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现象。
5 . 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称为____层,该层大气升温的直接热源是____,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是____水汽含量随海拔升高将____
(2)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代号)层,其热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
(3)③层中的____层利于无线电通讯,其大气的密度____
(4)下图组所示是发生在对流层的____现象从生成到消亡的全过程,该现象发生的大气层海拔高处气温____(高/低),受其影响,山间盆地秋季清晨容易出现____天气。
6 . 地震构造:

图中C为____、B为____、BC为____、AB为____。弧线DE为____
2021-08-17更新 | 27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南仓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读下面“亚欧大陆部分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从A地到B地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变化为基础的。
(2)图中C地到D地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它主要是由于________条件差异形成的。造成这种条件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
(3)若在低纬地区有一座高山,该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与图中箭头所示的哪种变化相似?_________。这种相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4)认识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有什么指导意义? _____________
2019-03-1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8 . 读“地球自转与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合理位置,正确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______
(2)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______;地球在B位置时,太阳直射_______;地球在C位置时,太阳直射_______
(3)地球在C位置时,天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_________;所处的季节是_______季。
(4)地球从C位置公转到A位置过程中,天津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______;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天津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天津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其昼夜长短变化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9 . 如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
(1)这是以______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D三点线速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
(2)此时D点是______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昼长是______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
(4)这个季节我国东部盛行______风,气候特征是____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材料二: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前4个月,省内汾河等12条河流水质与2014年相比明显恶化。山西省要求相关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应以水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为红线,进行认真排查,限期完成整改任务。
材料三:汾河某河段一水文站流量和污染程度的实测结果

(1)推行“河长制”属于环境管理的     手段。
(2)造成汾河等河流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3)根据材料三,分析河流流量与河水污染程度的关系
(4)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该地的水污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