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读图,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市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地理实践活动,来到辽宁省大连市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示意图。



(1)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对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因素是____
(2)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林,其生态特征是________
(3)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是由于____
(4)该地区在深秋到初春季节常出现的气象灾害是____,对其实时监测过程中常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
2 . 读大气垂直分层图(甲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 层,整个地球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____层,对高空飞机飞行最有利的是____层(都填字母)。
(2)开发绿色冰箱主要是为了保护____(填ABC)层中的臭氧;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____(填ABC)层会被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3)写出图乙③④代表辐射名称:③代表____,④代表____;并指出A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乙图中____(①②③④)哪个箭头,
(4)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主要原因是乙图____(①②③④)哪个箭头白天较弱,夜晚____(①②③④)哪个箭头较弱。
3 . 下图为某一等高面示意图,箭头①②③④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为____,表示摩擦力的为____,表示地转偏向力的为____,表示风向的为____
(2)该图表示____半球(北/南),判断的理由为____
(3)乙处为____风(风向),最可能位于____(近地面/高空)。
(4)图中甲、乙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为____,判断的理由为____
4 . 地貌观察一般要借助等高线地形图。阅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阅读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宏观地貌类型,如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据此判断:
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
(2)阅读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山谷、山峰、山脊、鞍部、陡崖等微观地貌。据此判断:m为________;n为________
(3)图中n点和骊山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填范围)
(4)根据地貌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区域农业发展方向。据此判断:B区域重点发展________;C区域重点发展________
(5)A区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重________
5 . 图示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为米)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A____,B____,该地区主要地形类型为____
(2)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一条公路,应该选择____(①或②)线,请说明理由____?
(3)若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村,说明理由____
(4)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④处修建水电站。说出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
6 . 甲为大气环流示意图,乙为某区域近地面天气系统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北半球______(冬、夏)季气压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______
(2)乙图表示北半球______(冬、夏)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______
(3)乙图中印度半岛此时季风的形成原因是______
(4)甲图中常年受气流A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为______,特点是______
7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图中甲、丙气候类型:甲_______,丙______
(2)终年由单一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是(填代号)_______
(3)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时候,乙图在此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
2020-04-20更新 | 3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

(1)用箭头在图中绘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方向_____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_____运动,再形成____运动.(垂直或水平)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_______
(4)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5)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D>A>B>C B.C>B>A>D C.B>OD>A        D.B>D>CA
(6)图中D点气温比A点气温______(高或低)。
(7)当亚欧大陆内部被B气压控制时,当地的季节为_____,该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此时位于南亚的印度盛行风向为_______
2020-04-20更新 | 5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晨线、昏线)。
(2)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________,等于90°的是________
(4)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
(5)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__
2019-02-12更新 | 184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六校上高一联考地理试卷
10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度一带,援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加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__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__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