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3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红树林是一种分布在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自陆地向海洋身红树植物植株多呈现出由高到矮、由密到疏的分布特征。高盐水体会抑制红树植物的生长。我国南海和东海的一些海岸有红树植物分布身黄海和渤海沿岸则没有。下图为红树林分布示意图。



(1)分析红树林从陆地向海洋分布差异的原因。
(2)简述我国黄海和渤海沿岸没有红树植物分布的原因。
(3)说明红树林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2024-03-1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巩固练习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丹娘沙丘位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丹娘乡。美丽的沙丘与碧蓝的雅鲁藏布江水、远方的雪山、近处的峻岭、蓝天白云组合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下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和米林县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描述丹娘沙丘所在河谷的特征。
(2)推测该沙丘的沙源地和该河谷的主风向。
(3)丹娘沙丘在一年中增长速度有季节差异.指出其增长速度最大的季节____,并分析其原因____
2024-03-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巩固练习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又称除霾塔,主体由导流塔和集热棚组成。导流塔内直径长达10米,有4个洞口设立在塔体5.5米以下位置;集热棚位于塔体底部,主要作用是在夜晚将储存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对集热棚内加热,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可滤除空气中的杂质和各种污染物等,地面铺有鹅卵石。下图为除霾塔示意图。



(1)结合材料并利用所学知识说明除霾塔的工作原理。
(2)在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热力环流模式图上画出空气运动方向。

(3)比较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热力环流模式图中abcd四地气压值大小。
2024-03-1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巩固练习地理试卷
4 .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



(1)图中有M、0、P三个气压中心,其中高压中心是___________
(2)图中地区位于__________半球,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
(3)图中②③④三处中,风力最大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4)在图中箭头①处画出气流所受的力。
(5)下列等压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一乙沿线气压分布状况的是(     
A.B.
C.D.
2024-03-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湟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5 .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10月2日至7日,山西省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全省过程降水量在15.4毫米至285.2毫米之间,此次强降水造成城市内涝、滑坡等灾害,给山西带来了严重影响,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分别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C__________,H__________,F__________
(2)能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新疆塔里木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
(3)水循环中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环节短时间内增多易导致城市地表径流水位迅速上升,从而形成城市内涝。为减少城市内涝,在城市建设中提倡使用透水砖铺设地面,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下渗,进而减少地表径流。除此以外,下列选项中还有利于增强下渗的是__________
A.地形坡度大              B.短暂的特大暴雨              C.持续的小雨              D.植被覆盖差
(4)对水循环意义的叙述,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全球各地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A.①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2024-03-1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湟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高一期末复习期间,某同学对地理必修一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梳理,手绘了水循环的示意图(图),并结合绘图把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进行了适当总结。地理李老师发现该同学的知识梳理和归纳有待完善和修订,请你帮助该同学进行完善和修订。


笔记的内容:

植被:针叶林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旱抗寒;落叶阔叶林,春季发叶,秋季落叶,无明显季相变化,常见茎花、板根现象。

土壤:平坦的乙地比山坡上的甲地土壤深厚,主要是因为地形平坦,生物生长量大,有机残体归还的多。

圈层结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共同组成的,各圈层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1)图像分析:
①该同学手绘的水循环示意图中,缺失的两个环节是________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图示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
②能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____环节。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的环节是____
(2)笔记分析:
①该同学的笔记中关于植被的总结,对____(填“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的描述有错误,应改为:________(根据图中总结进行修改,不要自行发挥)。
②对乙地土壤深厚原因的叙述有误,应改为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____(填“较快”或“较慢”),____能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2024-03-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7 .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31日16时29分,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7.7°N,102.08°E)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9km。

材料二   甲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乙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及地球内部圈层图。



(1)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要了解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_____,材料二乙图中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并写出其判断依据__________
(2)图乙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界面;F表示________界面;G表示__________
(3)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A.拉萨B.乌鲁木齐C.上海D.北京

(4)岩浆的发源地是__________,岩石圈范围是__________
2024-03-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湟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红海及周边示意图。


材料二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盐度超过40‰,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1)A与C相比,A处的海水盐度较____,原因是____。A处的海水密度较____,原因是____
(2)2023年1月6日我国8艘渔船自印度洋驶入红海,在经过曼德海峡时渔民发现,渔船行驶速度变____,到达红海后发现渔船吃水深度变____,该渔船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3)红海成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的原因____________
2024-03-1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9 . 阅读台风“杜苏芮”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第5号超强台风杜苏芮于728955分在福建登陆,带来的影响致使福建、浙江等地不同程度受灾,下表是该台风登陆前后气压、7级风半径的变化情况,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时间经度气压(百帕)7级风半径(千米)
7月23日8:00128.8985340
7月24日8:00126.6955360
7月25日8:00124.6915450
7月26日8:00121.3925450
7月27日8:00119.9940450
7月28日8:00118.8935200
7月28日20:00117.4990100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杜苏芮”发源于____海域,下列示意图中,能反映该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是________(多项选择)。


(2)根据“杜苏芮”的源地及登陆地,推测其移动方向大致向____方向。在28日10时,上海的风向最可能是____(选字母)。
A.正西风             B.正东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3)“杜苏芮”靠近上海的过程中,上海的天气变化是气压变____,气温变____,风力变____
(4)“杜苏芮”靠近上海的过程中,上海昼夜温差____(变大/变小),这个变化,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
(5)台风来临时,可以借助GNSS技术确定台风位置,估计台风强度,减少台风带来的破坏。说一说减轻台风危害可采取的措施:____
2024-03-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2024高三·青海·专题练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树原产于美洲中部,1847年英国人利用可可果实生产出第一块固体巧克力,此后欧洲和北美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可可加工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人在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采用与椰子树间作模式种植可可树,该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可可种植国和出口国,但可可加工业长期相对落后。2010年印度尼西亚政府开始对可可出口征收出口税,对本国可可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位置及“椰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

(1)根据材料,分析苏拉威西岛适宜可可树生长的气候条件。
(2)简析苏拉威西岛可可种植园枯枝落叶覆盖层的作用。
(3)简述印度尼西亚发展可可加工业的不利条件。
(4)简单分析印度尼西亚政府征收可可出口税带来的意义。
2024-03-01更新 | 371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全国卷老教材)-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