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3273.5百万吨油当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可再生能源、煤炭、水电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石油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核能消费量居世界第三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前景2018~2050》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41%,预计2050年依存度将达70%。2018年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43%,预计2050年依存度将达78.5%。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缅甸等国增加了陆上油气进口管道的建设和开通。下图为中国2010~2018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单位:%。数据国家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

   

(1)简述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
(2)与采用海上运输方式进口油气相比,说明陆上油气进口的好处。
(3)为了保障我国石油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024-06-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清镇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科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左图为平原地区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右图为该城市地价分布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

(1)简述影响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主要因素。
(2)该城市计划搬迁传统工业区,请在①~⑤中选择一处为最佳位置,并说明理由。
(3)有专家认为,建设卫星城可以缓解主城区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表明你的观点,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2024-05-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民工是指户籍在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六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下表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2022年我国农民工变化情况。

输入地区2021年(万人)2022年(万人)增量(万人)增速(%)
东部地区154381544790.1
中部地区657167712003.0
西部地区628064361562.5
东北地区894843-51-5.7
其他地区6865-3-4.4
合计29251295623111.1

注:其他地区指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国外

(1)简述输入东北地区的农民工数量变化特点及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2)鉴于农民工数量的变化,列举中西部地区应该采取的措施。
(3)分析东部地区农民工增速较中西部地区较低的原因。
2024-05-2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多年冻土掩埋了数千年或上万年的植物和动物残骸,其蕴藏的碳含量是目前大气中碳含量的两倍多。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冬季冻土表面会收缩产生裂隙,地表水渗入冻土裂隙中反复冻融形成冰楔,冰楔可逐渐演变为热融湖。下图示意热融湖形成前后对比。

(1)说出冰楔形成的条件。
(2)推测由冰楔到热融湖的发育过程。
(3)从水循环或气候选择一个角度,简析热融湖形成对其产生的影响。
2024-05-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业化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一种历史发展阶段,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迁移到城市地区的过程,伴随着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示意1964—2018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过程。

(1)描述1964—2018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2)说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
(3)我国城镇化率由30%增至60%只用了20余年,指出此期间可能产生的城市问题。
2024-05-2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红树林是国际认可的蓝碳(蓝碳指利用海洋生物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生态系统之一,有着“海洋绿肺”的美名,具有很强的固碳、储碳的重要生态功能,单位面积的红树林沼泽湿地固定的碳是热带雨林的10倍。因此,红树林在防止气候变暖方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近几十年来,全球红树林正在受到各种因素的威胁,固碳能力下降。

(1)说出红树林的生长习性。
(2)根据碳循环原理,简述红树林生态系统在防止气候变暖方面的作用.
(3)指出导致红树林面积减小的人类活动,并提出保护措施.
2024-05-2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茶树喜酸性土壤、喜光耐阴,适于在多云天气漫射光条件下生长。黔西南州普安县地处贵州省乌蒙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云贵准静止锋(常带来阴雨连绵的天气)和西南暖气团常年在境内活动。普安县早春茶采摘时间比全国其他地区早20天左右(下图),并且品质较好。经统计,普安县茶园多为分散的家庭经营小茶园,茶叶整体销量较小,经济效益较低。近年来,普安县充分发挥茶叶资源优势和“普安红茶”的地域品牌优势,着力把茶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支柱产业,让茶产业带农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1)分析普安茶采摘早、品质好的有利气候条件。
(2)分析普安县茶产业经济效益较低的原因。
(3)为了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带农致富,普安县茶产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2024-05-2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科考人员在广西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处喀斯特峰丛洼地中,发现了一棵高度72.4米的巨树——望天树,打破了中国喀斯特地区树木高度的纪录!望天树在光热丰富、干湿季节明显的地方生长良好,适生于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石灰土和微酸性土。喀斯特地区不易保留水土,土壤浅薄、贫瘠,地表水强烈渗漏,特别是在植被破坏后,基岩裸露严重,会形成石漠化,不利于树木生长,要形成一颗巨树非常困难。有关人员表示,该巨树的成长,体现了广西60多年来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以及防治石漠化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1)说明喀斯特地貌区土壤一般不利于大型植被生长的原因。
(2)分析该峰丛洼地能长成望天树的有利条件。
(3)结合材料,列举喀斯特地貌区防治石漠化的有效措施。
2024-05-2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历史上这里水草肥美,森林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清朝末年,塞罕坝地区开围放垦,导致森林被严重破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塞罕坝森林疯狂采伐,加之连年山火,塞罕坝地区逐步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地区开始生态恢复工作,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荒原重新变成林海,为世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提供了范例。下图示意塞罕坝位置。

(1)简述塞罕坝地区森林被破坏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若你是塞罕坝地区生态恢复专家,请为该地区由荒原重新变成林海提出策略。
2024-05-1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清镇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科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5-6月,东南亚极端高温天气频发,越南北部经历了严重的电荒,多地出现限时供电。在越南遭遇“电荒”之际,中越双方再次合作签署了购售电协议,由广西向越南北部输送电力,有效缓解了越南“电荒”。下左图为中越电力贸易合作示意图。

材料二:2022年,包含中越在内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越南日益成为中国制造企业转移部分产业链到东南亚的首选之地。近年来,越南成为全球重要的鞋业加工制造国。下右图为产业链价值分布的“微笑曲线”示意图。

(1)分析造成本次越南“电荒”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右下图,请判断越南工业发展所处的主要环节并说出其在当地发展的条件。
(3)分析中越电力贸易对越南制造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4-05-1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