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6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地貌发育受石灰岩分布、地壳运动、气温和降水影响,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清澈且温暖的浅海环境。我国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等(如下图),该地石灰岩形成于同一时期且厚度相当。该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现象。



(1)说明图中峰丛一峰林一孤峰地貌发育过程中石灰岩岩层的变化过程。
(2)简述图中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解释该地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现象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为“我国黄河中游人为增沙量及人为增沙量与水土保持减少量之比的时间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题。

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人为增沙量逐年上升,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由于气候异常,暴雨逐年增多
B.70年代主要因为毁林开荒,打坝淤泥
C.80年代至90年代,主要因为开矿、修路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D.主要由于在居民点附近过度放牧
2021-09-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应对生态破坏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石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蕴藏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为“物种宝库”“基因储存库”和北回归线沙漠上绿洲中的“明珠”。

材料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有“中国滩羊之乡”“中国甘草之乡”的美誉。甘草是一种豆科多年生草本中草药,用途广、销量大。由于人类掠夺式开采,鄂尔多斯高原遍地丛生的甘草数量急剧减少。2000年,当地建立了鄂尔多斯甘草自然保护区。该区域是内蒙古自治区“绿盾2021”的重要区域。

材料三:麋鹿天性胆小,原产于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区,20世纪初在中国灭绝。湖北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水质良好,分布有广阔的芦苇沼泽湿地,区内有高等植物238种,且生物产量高。该区是为实现麋鹿回归自然而建立的麋鹿自然保护区(面积15.67km2),1993年和1994年分两批从北京麋鹿苑(引进于英国动物园)引进麋鹿64头。截至2020年底,保护区内麋鹿数量已有1600余头,且麋鹿的野性恢复良好,实现了自然放养的目标。

(1)结合材料一,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代表性植被类型是____
(2)下列活动中,最适宜在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是(     
A.开垦梯田种粮B.放生外来物种C.调查珍稀物种D.开挖矿产资源
(3)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56年我国在广东肇庆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其根本目的是(     
A.保护热带森林生态系统B.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C.发展旅游业D.保护著名古寺——庆云寺
(4)自然保护区通常可分为____________三个功能区,各部分所承载的功能不同。
(5)我国将自然保护区分为三大类别。三大类别中,____,主要保护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____,主要保护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存环境;____,主要以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等为保护对象。
(6)结合材料二,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简述甘草的生长习性并说明自然保护区内甘草的恢复和保护给当地带来的生态效益。
(7)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鄂尔多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8)结合材料三,说明我国在湖北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建立麋鹿自然保护区的原因。
2023-12-18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海洋大学附属大团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4 . 2023年11月1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出征,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极地区被视为地球气候的稳定器,近年来南极极端天气事件的变化已引起全球关注。2022年3月14日至3月18日,南极多个站观测到快速升温的过程(简称“3·18爆发性增温事件”)。

材料二: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

(1)科考船从上海出发到新西兰,若不考虑船身自身重量的变化,科考船吃水深度的变化最可能是(     
A.先变浅,后变深B.变浅C.先变深,后变浅D.变深

(2)北京时间11月9日22时,科考船“雪龙2”号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此时留学生小王正好在当地时间大约6点左右收看到这个新闻,他所在的城市可能是(     
A.伦敦(51°30′N,0°07′W)B.洛杉矶(34°03′N,118°15′W)
C.东京(35°41′N,139°44′E)D.纽约(40°43′N,74°W)

(3)科考队员在考察罗斯冰架时发现罗斯海域洋流环境十分复杂,在罗斯海南部受____风带控制,形成离岸的陆坡流,海水自________流动;北部受____风带影响,海水大规模流动形成____,在二者的“夹击”下,导致局部环流范围无法扩大,加上受海陆轮廓及其他洋流影响,洋流发生变向,形成环流。
(4)曾经的南极污染物分布考察中,在考察站和游客中心附近的新雪中发现了由于不完全燃烧而产生含碳物质,分析其主要来源。
(5)大气环境的监测是本次科考的重点之一。据图推测“3·18爆发性增温事件”南极地区大气驱动的机制,尝试完成下侧框图。

(6)框架图中①的含义最可能为(     
A.太阳辐射增强B.地面辐射增强C.大气逆辐射增强D.降水量增加

(7)科学家认为,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解释其原因。
2023-12-14更新 | 38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地理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谷位于南北天山山脉之间,呈西部宽而低、东部窄而高的喇叭形。河谷冬季平均气温较同纬度内陆偏高,河谷逆温层广泛发育,逆温带在海拔800—2000米之间。由于植被组成、局地小气候、微生物分解速度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森林土壤的有机质比草原土壤含量低。图1示意伊犁河谷地形。图2示意河谷南北两侧山地不同高度的垂直带谱分布。



(1)海拔1200—1600米;河谷北侧山地南坡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海拔的南侧山地北坡为草原,对此现象分别做出合理的解释。
(2)说明该地区表层森林土壤的有机质比草原土壤含量低的原因。
6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沿海地区由于受大风和海浪的动力作用,形成含有盐离子的盐雾,在风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盐雾沉降于树木和农作物的茎秆和枝叶上,造成植被生理脱水,这一现象被称为海煞。福建沿海某地受海煞威胁较多,冬季盐雾以干沉降为主,虽然盐雾沉降量较小,但冬季海煞对植被的损害更加严重。该地夏、秋季节降水较多,盐雾沉降量大。

与冬春季节相比,分析该地夏秋季节盐雾沉降量大的原因,并对冬季植被受“海煞”损害更严重做出合理的解释。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9年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2002年开始实施调水调沙,2015~2016年由于来水来沙太少以至调水调沙中断。黄河调水调沙显著影响了尾闾河道和河口海岸地区的地貌演变。下面左图为2001~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冲淤年内变化示意图,右图为1986~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月平均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1)简述2001~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冲淤年内差异,并对此做出解释。
(2)与2001~2005年相比,分析2006~2015年黄河尾闾河道汛期冲淤量变化的原因。
(3)结合右图,说明小浪底调水调沙对黄河尾闾河道汛期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辽阳石油化纤公司高级中学高三选考科目模拟联考地理试题(一)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棕喜高温、湿润环境,要求生长期长,原产自于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后被广泛种植于热带区域,印度尼西亚为世界最大的油棕种植国。我国也在海南、云南、广东和广西等地引种油棕,但产量低。由于油棕四季常青、高大挺拔,是城市及小区园林常见树种。下列左图为我国南方部分省区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区域图,右图为某油棕种植园景观图。

      

(1)分析我国油棕总产量低的原因。
(2)农民一般会选择在油棕林下方套种经济作物,试推断此类经济作物的习性。
(3)调查发现南昌种植的油棕只开花、却无法长出成熟的果实,试解释其原因。
2024-02-06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选课走班调研检测(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冰洋的形成主要与构造运动相关。某次钻探发现:约4000万年前,占据北极的是暖水湖泊,湖水通过狭窄的水道流入大西洋;约1750万年前,狭窄的水道逐渐变成较宽的海峡,高盐度海水进入湖泊,形成海湾;约500万年前,白令海峡(此处为地堑)开启,形成了如今北冰洋的雏形。由太平洋注入的大量低盐度海水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的隆起共同为北冰洋冰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此次大洋钻探的样本中缺失了4450万年前—1820万年前的地层。有学者预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由于光照条件改善,北极地区浮游生物的生产力将大大提高。下图示意北极及周边地区。


   
(1)分析当今北冰洋地区是由湖泊→海湾一海洋演变而来的原因。
(2)推测此次大洋钻探缺失4450万年前—1820万年前地层样本的自然原因。
(3)分别说出白令海峡的开启与蒙古高原的隆起对北冰洋冰盖形成的影响。
(4)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浮游生物的生产力将大大提高。请从海冰变化的角度作出合理解释。
2023-06-19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昼夜温差大,冬季夜晚易出现低温冻害,对果树生长造成很大的危害。为此果农采取多种技术措施来进行防寒防冻,如树干涂白、培土包扎、果树覆盖、人造烟幕等。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④代表的地理事物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1)写出①~④对应的地理事物。
(2)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说明北方地区冬季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3)请解释果农通过人造烟幕来进行防寒防冻的地理原理。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