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通过网络搜索,查阅到下列相关材料。

材料一 “当你在上海、杭州等地享受着温和湿润的海洋季风时,可曾想到,大约在3000万年前,长江中下游是一片炎热干旱的地区,就像现今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一样。”

材料二: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兴趣小组展开了研究。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

(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青藏高原隆起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3000万年前,长江中下游是一片炎热干旱的地区,就像现今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一样”。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3)青藏高原的隆起与其周围大气的热力差异形成了冬夏相反的高原季风。根据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请你判断材料二中高原季风环流出现的季节:A图表示________,B图表示________
(4)青藏高原隆起对东亚气候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高原季风环流方向与_______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方向一致,两者叠加,使得东亚季风环流势力加强;二是青藏高原的隆起,迫使________东移南下,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降低。
2021-10-06更新 | 3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拐弯处(图1甲附近),全长504. 6 km.年降水量4 500~10070 mm,平均深度2268 m,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地理发现之一”和“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

2019年暑期,山东的张老师带领学校地理研学小组跟随地理科考探险队乘坐青藏铁路线列车前往拉萨,再乘汽车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实地考察。他们来到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的米林县丹娘乡,看到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图2)。它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张老师告诉研学小组这就是丹娘沙丘(图3),是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的沙丘,这种湿润地区的沙漠往往也被称作“天漠"。通过与当地居民交流,研学小组了解到当地人们生产活动以放牧、种植和林业为主.生活能源来自薪柴。附近的沙丘每年还在不断“长高”。


图1                            图2                       图3


(1)研学小组在前往拉萨的列车上,通过与乘务员交谈得知,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已经于2014年底开始建设,全长1629 km,全线建成通车至少需要15年。张老师给同学们拿出一张地图(图1)。推测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修建时间更长难度更大的原因。
(2)研学小组依据当地气象站提供的资料获悉,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 mm,且集中在6~9月,冬春季气候干旱,多大风。推测图2中丹娘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并分析该沙丘不断“长高”的自然原因。
(3)研学小组通过与当地居民交流发现生活能源来自薪柴时,部分同学建议当地政府应该大力发展水电。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3 . 黄〔渤)海沿岸湿地是东亚一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关键的鸟类栖息地。1983年我国在江苏盐城建立的珍禽自然保护区,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滩涂,软体动物、鱼类、藻类等物种多达50。余种。下图为“某候鸟迁飞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概括该候鸟迁飞路线的特点。
(2)说出候鸟迁飞路线中①、②、③、④各地的陆地自然带名称,并说出自然带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主导因素。
(3)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盐城成为候鸟栖息地和中转站的原因。
(4)有人建议在盐城自然保护区进行观鸟旅游开发,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非作为世界上渔业资源丰富的渔场之一,吸引了包括 400 艘中国远洋渔船在内的世界各国的远洋捕捞船队在此作业。

材料二   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渔业是其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2016年,中国X企业关停本土工厂,到毛里塔尼亚的努瓦迪布投资建设新的鱼粉加工厂,并组建配套的捕捞船队。鱼粉是以鱼类为原料,经过去油、脱水、粉碎加工后的高蛋白饲料。该企业所产鱼粉多数销往中国。图为毛里塔尼亚示意图。


(1)推测目前西非渔业资源相对丰富的原因。
(2)分析图示西部海域渔业捕捞的不利自然条件。
(3)分析X企业为鱼粉加工厂组建配套捕捞船队的原因。
(4)有人主张在努瓦迪布进一步扩大鱼粉生产,你是否赞同,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5 . 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为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过程示意图(阶段一至三为由早到晚)。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对东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实地考察发现阶段三时期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丙地所在国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畜产品供应基地,其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
(4)丙地区目前有大量的荒地,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该地区有可能成为商品粮生产基地。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综合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2019-01-30更新 | 6426次组卷 | 48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4月出访巴基斯坦,就稳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图中虚线示意)建设进行了磋商。中巴经济走廊是指连接位于中国西部和贯穿巴基斯坦南北的公路和铁路主干道,将从新疆的喀什一直通至巴基斯坦的西南港口城市瓜达尔港。


材料二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终点,和从巴基斯坦向中国新疆油气运输管道起点的瓜达尔港是巴基斯坦难得的深水良港,毗邻巴基斯坦和伊朗边界,濒临阿拉伯海,靠近霍尔木兹海峡。


(1)简析中巴铁路和经济走廊建设中需要克服的恶劣自然条件。
(2)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具有针对性的“双赢”战略。分析该经济走廊的建设贯通将对中巴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3)有人推测瓜达尔港以后将替代卡拉奇成为该国经济中心。对此观点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2016-11-26更新 | 46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二3月考地理试卷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位于非洲西北部,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大西洋和塞内加尔河沿岸地带。该国铁矿资源丰富、高品位、埋藏浅、易开采、硫含量低,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扎迪特周围地区(如下图所示)。该地区铁矿石过去直接通过铁路运往努瓦迪布港口,主要出口欧洲国家,是非洲第二大铁矿石出口国。2013年该国加大了对铁矿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发展。2014年与我国合作在塔扎迪特附近投资建设铁矿冶炼工业基地,使其成为集开采、冶炼、加工、出口于一体的国内和国际工业基地。

(1)简述毛里塔尼亚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2)分析毛里塔尼亚在甲附近建设国际铁矿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3)近年来,毛里塔尼亚在乙地南部沙漠边缘发现储量丰富的磷矿,该国矿产呈现“北铁南磷”格局。因此,有人提出应在南部乙地开辟磷肥生产基地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尔卡班巴(见下图)意为“神的山谷”,也有土著人称它为“青春谷”,是南美赤道国厄瓜多尔南部小镇,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之谷。小镇处于安第斯山脉中段近大陆分水岭的山谷中,面临太平洋,海拔为1500米,终年气温18°C—24°C,湿度68%,无季候风。小镇风景秀丽,常见清澈溪流,溪中富含镁、钙等营养元素。当地居民以玉米、芋头、豆类、小米等为主会,肉食少;没有代步工具,没有机器劳动,老少脚力惊人,喜欢劳动,无金钱和竞争概念。

随着比尔卡班巴名声渐响,越来越多的外乡人移居或旅游于此,这里的房地产公司甚至打出“70万美金坐拥20英亩健康山林”的广告吸引客户。



   (1)分析比尔卡班巴河谷平原的成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比尔卡班巴河曲发展变化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3)分析小镇比尔卡班巴形成“长寿之谷”美誉的原因。
   (4)受“长寿之谷”美誉的影响,近年来,比尔卡班巴的旅游业和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对此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