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88 道试题
12-13高一下·广东佛山·期中
名校

1 . 据报道,新疆每年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每当这几个季节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提到的季节工现象属于(     
A.国内人口迁移B.人口流动
C.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2.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C.文化教育因素D.政治因素
2024-04-08更新 | 424次组卷 | 44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石首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十二使徒岩”是2000万年以来,来自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而形成,位于某国东海岸。目前,原来的“十二使徒”只余下七个。下图为“十二使徒岩”景观和“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材料推测“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是(     
A.海蚀洞穴——海蚀拱桥——拱桥倒塌B.海蚀拱桥——海蚀洞穴——拱桥倒塌
C.拱桥倒塌——海蚀洞穴——海蚀拱桥D.海蚀洞穴——拱桥倒塌——海蚀崖
2.原来的“十二使徒岩”现在只余下七个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与海水发生化学反应溶解石柱B.强烈的海风吹倒石柱
C.海浪侵蚀石柱根基倒塌并破碎D.海平面上涨淹没石柱
2024-03-06更新 | 118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20197月,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现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见图),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7000万年前,它与恐龙易于同一时代,曾经是海洋里的一代“霸主”。完成下面小题。

1.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B.新生代C.中生代D.元古代
2.关于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铁矿总储量的60%成于该地质年代B.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C.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D.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
2024-02-28更新 | 67次组卷 | 39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中的日地距离
C.适宜的温度条件D.稳定的太阳光照
2.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     
A.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
B.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
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D.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
2024-01-24更新 | 86次组卷 | 78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5 .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丁>丙
B.海拔:丙>丁>甲>乙
C.密度:乙>甲>丁>丙
D.气压:甲>乙>丙>丁
2.此时,图中M地吹(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2023-12-16更新 | 271次组卷 | 74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第三节《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导学案第2课时

6 . 读火山景观图(图1)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
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厚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2023-12-01更新 | 424次组卷 | 14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乙甲丙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
2.与丙化石相同地质年代,陆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     
A.孢子植物时代B.裸子植物C.海生藻类D.被子植物
2023-11-27更新 | 99次组卷 | 13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风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温度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
2023-11-09更新 | 111次组卷 | 50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下列有关大洋海水密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B.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C.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D.海水密度对潜艇深度有一定影响
2023-11-06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第五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导学案第2课时
10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暑期赴甘肃进行考察,下图示意祁连山北麓绿洲及周边地区。


(1)依据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张掖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学生在图甲所示采样点的某处无人干扰土地进行采样,测量土壤湿度随深度变化数据,并绘制连续两日不同深度土壤湿度变化图(图乙)。


(2)据图乙说出“逆湿”发生的主要时段及深度,并分析成因。

同学们发现坡地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图丙)。当地人们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创造了“砂田”这一耕作方式。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3)说明采用“砂田”耕作方式对种植西瓜的好处。
2023-11-01更新 | 734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双周练(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