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七宝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学习、研讨,对地球的宇宙环境、演化过程以及大气的组成有了初步了解,结合他们的学习成果展示,回答下列问题。

成果1:地球的宇宙环境

某位同学这样记录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日地距离约38.4万千米,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地壳运动等的主要动力。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煤、铁等矿物,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非可再生、较廉价、无污染的特性。

(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四处笔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错误1原文:行星改正:恒星
____
____
____
____

成果2:地球的演化过程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其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不同地质年代的古地理环境不同,主要生命存在形式的特点也不同。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O₂含量变化示意图。

(2)化石和地层具有紧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     
A.越新的地层含有的生物化石越简单
B.不同时代的地层一定具有相同的化石
C.地层及所含化石有助于研究古地理环境
D.地层由老到新所含化石是陆生到水生生物的更替
(3)科学家划分相对地质年代的依据是____,请例举1种甲所示地质年代的典型生物____,该时期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尝试推测当时的环境特点____;读图可知,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演化的特点是由________;由________(选填:A.简单B.低级C.复杂D.高级)。

成果3: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

气象社成员借助手持式大气质量监测设备进行雾霾(主要成分是PM2.5)监测,发现校园内的PM2.5浓度在冬春季有迅速上升的趋势,在逆温(对流层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上升的现象)条件下雾霾污染进一步加重。

(4)雾霾污染主要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____层,列举一个雾霾天气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危害____
(5)雾霾污染会导致(     
A.太阳辐射增强B.大气反射增强C.地面辐射增强D.大气逃逸增强
(6)进一步分析逆温条件下雾霾污染加重的原因。
2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现象中,具有图中②环节作用的是(     )(选择填空)
A.塔里木河河水蒸发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C.影响我国的冬季风D.高山冰川融化
(3)按水循环原理,可以使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发生明显改变的措施是(     )(选择填空)
A.拦蓄和利用雨水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库D.铺设防渗膜
(4)图中①②③④环节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循环。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于(     )(双项选择题)。
A.使地表的水体呈现三态变化B.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C.使地球表面水资源均匀分布D.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3 .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____(A环节名称)形成水汽,水汽被____(B环节名称)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____(C环节名称),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____(F环节名称)和____(D环节名称)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____循环(写名称)。
(2)P代表的水循环称为____,N代表的水循环叫____
(3)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N三种水循环中,____循环(写名称)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
(4)下列选项中有利于下渗的是____(多项选择)
A.持续的小雨B.短暂的特大暴雨C.地形坡度大D.地形坡度小E.植被覆盖好F.植被覆盖差

4 . 地球上的水是参与地球演化的活跃因素。自然界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进行着一次次旅行。

1.下列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塑造地表形态   ②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③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自然更新   ④使地球上的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B.冰川、海洋水、河流水
C.地下水、冰川、海洋水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3.地球上水体更新周期最快的是(     
A.江河水B.湖泊水C.海洋水D.深层地下水和冰川水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年平均降水量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年平均蒸发量
城市中心区67540533768270
郊外平原区644.526796171377.5

(1)指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b____、c____
(2)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的是____环节(填名称)。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参与的是____循环。
(3)据表格数据,判断城市易发生内涝的地区____
(4)台风多发生在____季节。国家海洋局分析、评估台风给当地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宜选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当台风、暴雨来临,又恰逢天文大潮顶托作用,河流水位暴涨,常常形成城市内涝。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此时城市内涝面积大的主要原因____
(5)试举例说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合理措施____
6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自西向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注入渤海。受季风气候影响,黄河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每年7~10月份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0%左右,而3~6月份径流量占全年的10%~20%。

材料2   渤海是我国经济鱼虾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素有“鱼虾摇篮”的美誉。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渤海海域赤潮发生的频次逐年上升。



(1)黄河不同河段由于流水作用差异明显,塑造了不同的地貌形态。图中甲河段流水的_________作用强烈,多发育_________地貌;乙河段流水的_________作用占主导地位,往往形成_________地貌。
(2)在不同发展阶段,黄河河谷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右图为“黄河某河段河谷剖面”示意图,请在图中标出:河床、河漫滩、河流阶地。

(3)黄河中游流经世界上最为典型的_________地貌发育区,该地貌景观的特征是_________。下列四幅图中,示意该地貌景观的是_________
A        B
C        D
(4)古人曾发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感叹。此诗句所体现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循环,体现“黄河水西归”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_
(5)入海径流会影响海水的盐度分布。据图,说明黄河径流对其入海口附近海域盐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6)环渤海地区为了解赤潮发生范围,检测部门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遥感
(7)据材料2,推测环渤海地区为防止赤潮的发生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2023-04-2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长江河口示意图


(1)若在A、B两处选一处建港口,并说明理由。
(2)简述长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例举2例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3)C岛在唐朝初年是刚露出水面的小沙洲,后来因流水作用而不断扩大形成岛屿,属于以下哪一种地貌(     
A.喀斯特地貌B.黄土地貌C.流水地貌D.海岸地貌
(4)右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B.暖流C.寒流D.径流

(5)上海的地带性植被属于________,该地区经过人工培育的肥沃的土壤主要有________
(6)简述水平方向海水盐度分布规律。
2022-08-06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巡视器在月球表面成功分离。如图为“玉兔号”巡视器在月球表面活动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玉兔号”巡视器在与着陆器分离时张开了一对翅膀,其“翅膀”的作用是(     
A.增加阻力、控制速度B.调整方向、维持平衡
C.吸收太阳能D.使废热迅速扩散
2.根据照片信息,对月球环境特点解读不正确的是(     
A.巡视器移动痕迹明显——重力作用强
B.巡视器移动痕迹明显——月面风化作用强
C.巡视器的阴影明显——太阳辐射强
D.月面荒凉——无水源,植被难以生长
3.从12月26日到次年1月11日,“玉兔号”巡视器着陆月面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接受太阳光照,“玉兔号”巡视器处于“休眠”状态,影响“休眠期”的运动周期是(     
A.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B.地球公转周期365天6时9分
C.月球自转周期27.32天D.月球公转周期27.32天
2022-11-2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受持续高温影响,2021年上海秋季桂花开花期较往年大大推迟。持续高温的原因是(     
A.亚洲高压活动频繁B.准静止锋的持续作用
C.热带气旋频繁北上D.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强
2022-02-22更新 | 3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0.6℃/l00米,这种现象称为逆温。下图是12月22日我国某地午夜时所测得的地面到空中某高度的气温垂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④段中逆温现象最明显的是(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①③
2.该地可能为(     
A.杭州B.天津C.广州D.海口
3.该地冬季常出现逆温,原因主要是(     
A.大气保温作用弱B.沿海海陆温差大C.受阴雨天气影响D.夜长地面散热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