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青藏铁路错那湖段受裸露湖滩影响易就地起沙,这对铁路安全运营的危害较大。铁路部门构建了一个集防治坡面细沟侵蚀、阻沙、固沙与压沙为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如图),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究表明,相比前后路段,桥梁附近积沙危害更加严重,这是因为(     
A.桥洞风速大B.风沙直接磨蚀桥墩C.桥墩跨度大D.桥梁和桥墩的拦沙作用
2.大桥附近的荒地采用水漫压沙主要是为了(     
A.增大起沙阻力B.冲刷低地积沙C.削减风沙速度D.清除地表沙源
3.防风沙体系建成一段时间后,植被恢复最显著的区域是(     
A.退化草地B.大桥附近C.山坡河谷D.湖岸沙丘
2022-03-28更新 | 442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三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2 . “一颗印”为中国民间的一种建筑形式,流行于安徽、云南等地。它由正房、耳房(正房两侧的小房子)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狭窄天井,俗称“一颗印”。“一颗印”建筑外墙多采用厚厚的夯土结构,高墙小窗或无窗,中间有小天井,布局紧凑,空间小巧。下图为典型的“一颗印”民居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一颗印”民居说法错误的是(     
A.建筑外墙厚厚的夯土结构可以保暖隔热
B.耳房向内坡面面积大,主要作用收集雨水
C.布局紧凑,反映出当地用地紧张
D.高墙小窗或无窗,利于防风和防火防盗
2.与安徽山区等地相比,云南的“一颗印”民居往往天井更小,主要是(     
A.纬度更低,太阳高度更大B.雨水较多,有利于防涝渍
C.夏季高温,有利通风散热D.地势崎岖,建筑用地有限
3.昆明市区的“一颗印”古建筑近年来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质灾害频发B.城市化的发展
C.古建筑自身破旧D.居住习惯改变

3 . 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下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不属于艾比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B.人类活动增多,大量引用入湖河水
C.过度开垦,长期引湖水灌溉D.入湖河流减少,稀释作用减弱
2.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带来的影响有(     
①湖泊面积缩小,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
②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风沙加剧,影响交通
④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加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2-02-2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4 . 《齐民要术》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煴:无焰的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①雨后夜晚气温必定大幅降低②受来自北方的寒冷空气影响
③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④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①“放火作煴”,将地面直接烤暖,增强了地面辐射
②“放火作煴”,将大气直接熏暖,增强大气逆辐射
③“烟气”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不至于过低
④“烟气”增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2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鄂尔多斯因“羊煤土气”(羊毛、煤炭、稀土天然气)而闻名,其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1/6。21世纪初,鄂尔多斯经济开始快速崛起。2012年,鄂尔多斯经济陷入恶性循环,新城成为“鬼城”。目前,鄂尔多斯正在向“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全国技术创新示范城市”转变,还建成了绿色农畜产品基地。下图为鄂尔多斯自然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A.位置优越,人口稠密B.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C.河湖众多水源充足D.科学技术先进,市场广阔
2.推测2012年鄂尔多斯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资源枯竭B.国际原油减产C.楼市泡沫破灭D.环境质量恶化
3.鄂尔多斯建设绿色农畜产品基地的意义有(     
①减轻土地荒漠化的威胁②再利用矿区的大量废弃土地
③提高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④保障稳定向国际市场投放畜产品作用巨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我国受寒潮影响的范围很大,从北到南,常常会影响几个甚至十几个省(区),而且伴随寒潮常有多种并发灾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寒潮危害的有(     
①城市洪涝②电信、电力中断③春季冻伤幼苗④冬季影响东北冬小麦越冬
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
2.预防寒潮的重要工作是(     
A.随时做好防寒准备B.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
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时及时回港D.为牲畜提前准备饲料
2022-07-20更新 | 218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大通县、湟源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读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成功后,将(     
A.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B.加强我国能源渠道的多元化和安全性
C.加大途经地区生态环境压力D.促进沿线地区油气资源开发
2.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所遭遇的最主要困难是(     
A.终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B.沿线人口与建筑物稠密,拆迁费用高
C.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穿越河流数量多D.生态环境脆弱,环保投入大
3.中缅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结束了滇、黔、桂地区没有天然气管道的历史。中缅天然气管道贯通对滇、黔、桂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A.带动旅游业的发展B.促进能源资源的开发
C.减轻大气环境污染D.减轻地震灾害的危害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四月柳絮、五月杨树毛儿"是北京春季常见的地理现象。北京地区春季"杨花柳絮随风舞"是美景还是灾害?某校同学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探究问题一∶"杨花柳絮"是什么?

杨树和柳树为雌雄异株植物,原产于中国,生长迅速,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强,加之易于繁殖和养护成本较低,成为北方最为常见的城市绿化树种。"杨花柳絮"其实是杨柳雌株种子上附生的白色长毛。在春天,当日最高气温连续三天超过25℃时最有利于这些种子的成熟,随后杨柳絮携带着种子便开始飘飞繁殖。华北地区的飘絮时间从4月中旬开始,可长达半月以上。

(1)结合日常观察,判断柳树和杨树所属的树种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2)根据材料判断影响"杨花柳絮"产生的主要气候要素____

探究问题二∶大江南北都有杨柳,但为什么我国南方没有北方这样的飞絮?

图1为某年4月19日某时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2为北京和上海多年平均气温降水统计图。

(3)同学们研究认为北方春季多风且风向复杂是原因之一。
图1中甲地受____气压控制,其中心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为____;此时北京的风向为____风;与上海相比,北京风力较____,理由是____
(4)南北方气候差异对飞絮条件影响也很大。对比图2,推测南方春季没有飞絮的原因。)
(5)根据以上学习和研究,同学们对治理北京春季飞絮问题产生了不同意见。意见①;应当将杨树、柳树全部砍伐,更换为生长期长、观赏性高的银杏树。意见②∶应当减少和控制城市绿化树种中杨树与柳树的雌株,增加其他树种。以上哪一种意见更合理____?请你说明理由____
9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近年来,温州通过河道整治,水环境改善明显,但是一些乡村河道在治理中走了弯路,既影响浙南水乡风貌,也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为规范乡村河道治理,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温州市乡村河道治理指导意见》开出“药方”,提出乡村河道治理要遵循“八忌八宜”。其中包括:忌直线河岸,宜弯曲天然;忌规则断面,宜形式多样;忌护岸硬质,宜生态通透;忌高筑挡墙,宜低砌护岸;忌草坪灌木,宜原生林木;忌过度模仿,宜突显特色;忌切除边滩,宜保留滩地;忌河床设障,宜维持流畅。温州市水利局表示,“八忌八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保留乡村河道原生态,突出地域特色,让人与自然更亲近。


(1)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忌护岸硬质,宜生态通透”对河水下渗的影响,说明其带来的环境效益。
(2)列举温州整治河道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地区河道治理的借鉴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