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31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湖是指末次冰期以来山岳冰川在进退过程中形成湖盆,主要由现代冰川融水或大气降水补给的湖泊。阿尔泰山区分布着我国纬度最高的冰川和冰湖。目前,阿尔泰山区冰湖数量众多,主要分布在海拔2100-2900m。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该山区出现冰湖总体数量增多、面积增大的趋势。下图示意阿尔泰山脉的位置。

(1)简述阿尔泰山区冰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冰湖多分布在海拔2100-2900m的原因。
(3)分析近年来阿尔泰山区冰湖总体数量增多、面积增大的原因。
(4)推测阿尔泰山区冰湖面积扩张对湖水性质的影响。
2024-02-27更新 | 287次组卷 | 3卷引用:【押题金卷】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B卷)

2 . 2021年,我国快递日均业务量已突破3亿件大关,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并呈快速增长趋势,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也给环保带来一定的压力。快递企业对包装箱进行减量,对于电子保单、中转袋、泡沫块以及胶带胶纸同样有着减量化的把控。完成下面小题。

1.包装箱及包装用胶带胶纸减量化,根本目的是(     
A.降低用工成本B.优化服务体验C.服务过程清洁化D.服务过程低消耗
2.物流企业在源头上减量、杜绝快递过度包装的同时,还可以(     
①包装材料使用可以循环可降解的材料②快递费与包装费合计计费
③研发高强度轻重量的新包装材料④部分采用可循环使用的布袋包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4-03-0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0级)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3 . 科学家研究发现,随着全球变暖趋势日益显著,近40多年长江流域日平均最低温度的上升幅度大于最高温度;长江流域持续高温的天数也变少了。下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近40多年长江流域昼夜温差的变化与二氧化碳密切相关,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变化会引起(     
A.①不变B.②变强C.③变强D.④增强
2.推测长江流域持续高温的天数也变少的原因最可能是(     
A.暴雨天气增多B.湿地面积增加
C.干旱日数增多D.绿化面积增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常见、最活跃的外力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全过程。流水不断以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形态各异的河流地貌。

材料二下面左图为湄公河流域及甲乙两处河谷形态。


      

材料二河流三角洲的形成速度和规模,主要取决于河流携带泥沙的数量、入海口附近地势以及海浪侵蚀速度。上面右图为黄河三角洲面积19762004年来的变化趋势。


(1)说出丙处地貌名称及形成过程。
(2)根据材料三分析1990年到2003年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023-10-11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外力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形成的全过程。流水不断以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形态各异的河谷和河流堆积地貌。河流三角洲的形成速度和规模,主要取决于河流携带泥沙的数量、入海口附近地势以及海浪侵蚀速度。下左图为湄公河流域图及甲、乙两处河谷形态图,下右图为黄河三角洲面积1976~2004年来的变化趋势。


             
(1)分别描述甲、乙两处河谷形态特点,并分别分析其原因。
(2)说明丙处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
(3)判断1990年到2003年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历史上曾为我国每年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但是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造陆速度有迅速减少的趋势。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每一次大改道都会对河口三角洲(包括陆上和水下三角洲)及附近海岸线造成深刻的影响。下图是近百多年来黄河入海口海岸线变迁和河道变迁图。


   
(1)描述历史上黄河三角洲每年新增的几十平方千米“年轻”土地的形成过程。
(2)推测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造陆速度明显下降的原因。
(3)分析黄河改道对河口三角洲附近海岸线的影响。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


      
(1)据图1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谷地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坡面以疏林草原为主,坡顶以低矮灌木和草本为主)的原因。
(2)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
2023-09-03更新 | 3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国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天门山是张家界永定区海拔最高的山,北距城区8公里,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最早被记入史册的名山。天门山隆起开始于燕山运动,再经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山体剧烈抬升千米以上,断层节理发育。天门洞位于天门山山体的中上部海拔1260米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天门洞南北对开,门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气势磅礴(下图1)。下图2为天门山游览路线图。




(1)简述天门洞的形成过程。
(2)试推测天门洞的发展趋势,并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说明天门山景区内交通规划的合理性。
2023-07-28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地理试题

9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左图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右图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谷底的中生乔木主要是(     
A.硬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2.该区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是(     
①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②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资源短缺③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蒸发加剧,土壤变干④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2023-07-27更新 | 142次组卷 | 17卷引用:地理热点62 水土流失-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博斯腾湖(图1)位于天山山脉南麓,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全长610千米的开都河是其主要的补给水源。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近年来开都河流域的农田面积扩大,部分河水被引至灌区用于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又随着河流排入博斯腾湖。

材料二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图2),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博斯腾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2)结合水循环原理,简析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推测博斯腾湖盐度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3-07-2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