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08 道试题

1 . 我国广州市某中学甲同学为更好地进行地理实践观察,约定与两地朋友连续两日记录自己所在地点的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所在地点

当日次日
日出日落日出日落
9:0023:008:5823:02
7:1918:417:2018:40
5:4018:485:3918:49
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甲①②B.①②甲C.①甲②D.②①甲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该表描述的日期最为相近的是(     
A.好望角地区炎热干燥B.华北地区土地返盐
C.澳大利亚冬小麦播种D.长江流域梅雨天气
昨日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如图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因为2—4月期间(     
A.降水较多B.云雾较少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2.根据有效辐射变化可知,一年中该地热带季雨林的林冠层(     
A.表面的温度保持恒定B.热量主要来自大气层
C.各月都是其上表层大气的冷源D.夏季对大气加热效果小于冬季
昨日更新 | 1331次组卷 | 7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贵州专用)

3 . 稀土资源十分珍贵,被誉为“高科技的命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特别是全球智能制造、高端芯片、军工科技、航天航空等战略性产业。随着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化,稀土等关键元素成为大国争夺的核心,中国作为最大稀土生产国、消费国和供应国,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稀土工业体系,对外稀土出口量占到全球出口量的80%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稀土出口价格的主要因素是(     
①资源禀赋       ②能源消耗       ③交通运输       ④市场需求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相比于在本国冶炼提取,主要发达经济体选择从我国直接进口稀土,主要考虑的是(     
A.技术水平B.生产成本C.运输距离D.环境污染
3.对稀土等资源,我国在开发、贸易的过程中应(     
A.立足国内市场,禁止原矿出口B.加强地质勘探,提高出口价格
C.采富弃贫,重点开发高品位矿D.政策扶持,进行原材料深加工
7日内更新 | 265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上·贵州·专题练习
4 . 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常把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过程称为汇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过程称为源效应,海洋碳库和地质碳库是参与大气碳循环的两个重要部分。海洋碳汇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学固碳。

材料二:北极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区域。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对北极地区的大气、地形、水圈、生物和土壤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碳循环过程,同时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图示分别为北极地区局部和北极海冰变化趋势。

材料三:北极地区是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北极地区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3倍,称之为北极放大效应。研究表明这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1)简要列举陆源有机碳进入北冰洋的途径。
(2)结合碳循环原理,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源效应和汇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论断的依据。
(3)说明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贵州专用)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北极正上演着“放大器”的戏法,其变化往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升温促使北极地区水汽含量增加,并带来降水增多,水循环过程深受影响。育空河是北极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该河流域96%被冻土覆盖,冬季降水常以积雪形式存在。观测数据表明,育空河流域多年冻土退化深度与降雨量显著相关,降雨量每增加1厘米,多年冻土退化深度增加约0.7厘米。这些变化,使流域径流过程变化显著。1980~2019年,育空河年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且冬季增幅最大,达16%。如图示意育空河流域径流过程变化的主要途径。

(1)说明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流域不同冻土层的变化特点。
(2)简述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径流量增加的途径。
(3)分析1980~2019年育空河径流量冬季增幅最大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738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贵州专用)

6 . 不同类型食物的碳足迹差异显著。图1示意某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图2示意该市同期消费的食物产生的碳足迹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该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       
A.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
B.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下降
C.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上升
D.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
2.碳足迹系数为某类食物产生的碳足迹与该类食物的消费量之比。下列食物中碳足迹系数最大的是(       
A.粮食B.蔬菜C.禽肉D.畜肉
3.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可行的饮食方式有(       
①保证营养需求的同时,将动物源食物消费保持在合理范围
②保持动物源食物占比,由水产品消费大幅度转向畜肉消费
②减少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增加畜肉消费
④增加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减少畜肉消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829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贵州专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99年,国务院对三峡水库移民安置规划进行了调整,即库区环境容量不足地区的移民需要外迁。在试点的基础上,三峡移民外迁采取的是“相对集中到县乡,分散安置到村组”的方式。分散安置难度较低、有助于社会融合与稳定;采取集中安置模式则主要是出于移民在安置地的生产生活便利等方面的考虑。

材料二:一项针对部分从重庆迁往安徽、江苏的三峡移民社会融合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调查于2020、2021间进行)。

表:两种安置模式移民社会融合状况对比

安置模式

经济融合

文化融合社会关系融合
工作来源居住环境经济状况语言适应文化习俗适应与当地人的关系
分散安置较少,以自己碰运气找为主,包括当地人介绍房屋质量较差,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移民内部讲重庆方言,后辈讲普通话或当地话初期不理解、贬低当地风俗,后逐渐按照当地风俗办事相对更亲
集中安置较多,包括自己找,以及老乡、当地人帮助介绍新建房屋、新建基础
设施
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平均水平移民内部讲重庆方言,与当地人讲重庆普通话不了解当地风俗,按照老家风俗办事相对较疏
(1)从三峡工程建设对库区环境人口容量影响角度,分析库区外迁移民的必要性。
(2)与集中安置相比,分散安置的经济融合程度较低,社会文化融合程度较高。试分析其原因。
(3)水库移民的经济社会融合是国家长治久安、和谐进步的内在要求。请为迁入地政府实现移民的经济社会融合提出可行性建议。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8 . 2022年7月17日,由顺丰快递公司与湖北省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该机场坐落于湖北省鄂州市,距离武汉市中心76公里。从这里出发,1.5小时飞行圈内可以覆盖中国90%的GDP、80%人口的地区。下图示意花湖机场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花湖机场选址鄂州市的主导因素是(     
A.地理位置B.经济水平C.资源禀赋D.国家政策
2.顺丰快递公司投资花湖机场的主要目的是(     
A.参与机场建设B.提高服务质量C.增加收入来源D.提供就业岗位
3.花湖机场的投入运营,对武汉天河机场带来的影响有(     
A.空域资源充裕B.市场竞争激烈C.形成协同效应D.缓解客运压力
7日内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9 . 牂牁江大桥是贵州毕节纳雍县至黔西南州晴隆县高速公路上的一座桥梁。全长1849米,主跨1080米,相比其他地方的悬索桥,是第一座从下构到上构全过程实现“纯贵州造”的悬索桥,实现了从贵州修建到贵州制造的转变。大桥建成后,两岸路程将由1小时缩短为1分钟,形成贵州与四川、广西之间的快速通道,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图示意牂牁江大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牂牁江大桥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A.该区地质地貌条件复杂B.季风气候降水量大
C.沿线经济落后资金不足D.植被茂密施工困难
2.牂牁江大桥建成后,可以(     
A.提高牂牁江的通航能力B.缩短纳雍到晴隆的直线距离
C.扩大城乡间经济差距D.加强西南地区的沟通联系
3.下列措施最有利于从贵州修建转变为贵州制造的是(     
A.选择贵州当地产的建筑材料B.采用贵州当地的建筑工人
C.提升贵州桥梁公司技术水平D.增加贵州地区桥梁数量

10 . 江西名镇吴城镇(下图)是一座因商而兴的千年古镇,但如今仅存的古街在紧邻的307国道和G20高速公路映衬下,显得更加落魄与荒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初吴城镇选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河流B.地形C.资源D.气候
2.导致如今吴城镇“落魄与荒芜”的根本原因是(     
A.河湖泥沙淤积B.水旱灾害频发C.运输方式变化D.人口大量外迁
2024-06-1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