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4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貌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岩石坚硬B.地表植被覆盖少
C.季相变化明显D.形态独特
2.与该地貌的形成及特点最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植被
B.土壤
C.地形
D.气候
3.该地最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2020-04-03更新 | 654次组卷 | 14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可能看到的景观分别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从①、④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你的判断理由。(提示:可从地貌景观特征、环境特点、区域位置中任意两方面说明即可)
(2)人们常用形容②地的地表特征,请你对该地地貌形成原因进行正确的排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填字母)。
a.冬季盛行西北风b.风力减弱、风沙沉积c.沙漠提供物质来源d.秦岭、太行山脉的阻挡e.流水侵蚀作用
(3)③地和P地共同的地貌景观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有的同学由此推断两处地貌的分布、成因是相同的。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判断并说明理由。
2020-03-0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一段称为“石海”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如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2.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A.落叶阔叶林之下B.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D.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3.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气温的日变化B.气温的季节变化
C.降水的日变化D.降水的季节变化
2017-03-23更新 | 2314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育英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某研学小组拍摄的房山十渡某处的景观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山地的形成过程。
(2)指出雨季到图示山区游玩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

房山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的交界,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区,房山西南的大峪沟村有“中国 磨盘柿第一村”的美誉,磨盘柿已有 600 多年历史。磨盘柿生长期长、含糖量高。目前磨盘冰 柿及其深加工产品已远销东南亚等地。


(3)结合资料分析房山磨盘柿生产的区位优势。
2020-02-27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北半球年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分布柱状图(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可能总辐射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B.地形C.气候D.纬度
2.导致图中最大有效总辐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①③
6 . 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太阳大气层连线正确的是
A.①—色球层B.②—光球层
C.③—日冕层D.①—日冕层
2.“太阳发脾气”时可能
A.形成酸雨B.产生“磁暴”现象
C.出现臭氧空洞D.出现沙尘暴天气
3.太阳活动剧烈时,可能观测到极光的国家是
A.加拿大B.墨西哥
C.新加坡D.新西兰
7 . 下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及积雪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A.大洋洲B.南美洲C.欧洲D.非洲
2.图中(       
A.地处热带地区,自然森林为针叶林B.④比③易遭受滑坡泥石流危害
C.积雪厚度②<④<①<③D.南坡热量好于北坡
2020-04-22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根据下表所给的气候资料,判断该地森林植被可能的个体形态特征是
1月气温(℃)7月气温(℃)1月降水量(mm)7月降水量(mm)
6.924.77918

A.叶片常绿,常被蜡质B.长有茎花和板根
C.叶片宽阔,1月落叶D.四季都可以开花
2020-04-05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一零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十一”过后,北京某中学开始使用冬季作息时间,第一节课时间由7:40开始,改为8:00,放学时间也提前了1小时。而此时我国某城市仍保持9:00上课,19:05放学的作息时州。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某中学调整作息时间的主要依据是
A.气温高低B.太阳高度C.经度差异D.昼夜长短
2.资料中所涉及我国某城市可能位于
A.东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左图为某学校学生在长白山进行地质实践活动时拍摄的照片,此处岩石状似“龙形”,被命名为“石龙岩”。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石龙岩”是岩浆在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其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A.aB.bC.cD.d
2.形成“石龙岩”的物质来自地球内部的
A.岩石圈B.软流层C.下地幔D.地核
3.同学们还对当地河流的水文状况进行了考察调研,可能得到的描述有
A.河流含沙量大B.一年当中有春、夏两个汛期
C.河流通航里程长、航运价值大D.河流水系发达,河网密布
2020-04-0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