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2 道试题

1 . 福建省福州市别称“榕城”,“独木成林”而闻名的榕树在福州种植普遍,然而每年都有很多榕树被大风所吹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榕树属于(     
A.落叶阔叶林B.热带雨林C.常绿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2.推测榕树树冠和树根的特点是(     
A.树冠扁窄、树根浅B.树冠扁窄、树根深
C.树冠广展,树根深D.树冠广展、树根浅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长期地表观测资料显示,过去30年来的增温已促使北极地区土温升高1~3℃,永冻土随之解冻,大量碳将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成为加速气候变化的重要诱因。研究人员推测,地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永冻土就放出相当于煤、石油和天然气4-6年释放出的温室气体。与此同时,以猛犸象为代表的大型食草动物的残体出露地表,有些动物残体保存非常完整。猛犸象的身体结构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它们生活在第四纪大冰期时亚欧大陆北部与北美大陆北部的寒冷地区。一些科学家认为,随着气候转暖,最后一批西伯利亚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图为北极地区示意图。



(1)指出北极地区永冻土中释放的碳的来源。
(2)指出永冻土中释放的碳对气温的影响,并从大气受热过程度分析原因。
(3)分析气候变暖对猛犸象灭绝的影响,为“气候变酸猛犸象灭绝这一观点找到科学依据。
(4)解释猛犸象等大型动物残体能长时间保存完整的自然原因。

3 . 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地处喜马拉雅山脉西端,村外山坡上蜿蜒而下的是有几百年传统的人造冰川——历史上每逢干旱年份的3月,土邦王分派给村民的徭役中最艰苦的就是到较远自然冰川中切割大块的冰块,两人一组,用背篓不间断接力运到村子上方,堆砌之后覆盖上树叶杂草,令人奇怪的是,冰川居然会不断长大,到5月耕种的季节,融化后就是灌溉水源的保障。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文中冰川不断长大的原因是(       
A.冰川温度低,使周围空气中水汽凝结
B.堆砌的冰川融化膨胀
C.高山冰川融化流入
D.村民抽取的印度河水浇在人造冰川上
2.拉达克地区气候干燥,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海拔高,太阳辐射强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喜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西南季风难以进入D.该地受冬季风影响大
3.有关拉达克地区的地理特征,推测正确的是(       
A.聚落主要分布在气温稍低的山坡上B.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冰川融水
C.印度河的上游夏季水量小D.拉达克地区气温日较差小
2019-08-21更新 | 2807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蔡家川流域为黄土高原典型的小流域。当地政府为了治理该地区的水土流失,积极进行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建设。通过植树造林和恢复植被,涵养水源,增加土壤含水量。实验表明,植被除了能增加土壤水分外,也能通过根吸收土壤水分,供植物蒸腾而消耗土壤水分。图甲为人工油松林地、人工刺槐林地、天然次生林地根系密度及土壤含水量随深度(0~30cm)变化图,图乙为人工油松林地、人工刺槐林地、天然次生林地土壤含水随深度变化图。



(1)分析植被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的原因。
(2)说出土壤含水量与土层根系密度的相关性,并解释其原因。
(3)比较人工林地与天然次生林地在深层(大于70cm)土壤含水量大小的差异,并推测其原因。
(4)为了减少深层土壤含水量的消耗,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恢复该地区的植被。
2020-05-14更新 | 56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5 .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_______
(3)A地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一种气候类型,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6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 ℃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至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上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随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下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阐述黄河三角洲沿海对虾秋季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原因。
(3)推测虾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7 . 查干诺尔湖是位于内蒙古中部的内流湖,由咸淡分明的两湖组成。雨季时,其中一湖的湖水会越过两湖间的天然土坝向另一湖泄水。20世纪90年代,人们为了引用东湖水源灌溉,在土坝上修筑水闸,切断了两湖间的水体交换。受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西湖不断萎缩,至2002年几乎干澜,湖区盐碱尘暴多发,盐碱粉末还形成了长达几十千米的扇形盐碱粉尘污染带。下图示意1987年和2007年查干诺尔湖的面积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987年,东西两湖(     
A.东湖盐度高,雨季时东湖湖水流向西湖B.西湖盐度高,雨季时东湖湖水流向西湖
C.东湖盐度低,雨季时西湖湖水流向东湖D.西湖盐度低,雨季时西湖湖水流向东湖
2.水闸建成后,东西两湖(     
A.东湖水位快速降低,盐度升高B.东湖水位变化不大,盐度降低
C.西湖水位快速降低,盐度升高D.西湖水位变化不大,盐度降低
3.推测盐碱粉尘污染带相对集中分布于(     
A.东湖的东南侧B.西湖的东南侧C.东湖的东北侧D.西湖的西北侧

8 . 我国某山地北坡海拔2500-3000米分布有云杉林,南坡相同海拔范围内以草甸为主。云杉解眠和复苏对土壤水分消耗较大。下图示意该山地坡海拔2500-3300米年降水量以及5月和7月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云杉林分布坡向范围的限制性因素是(     
A.水分B.土壤C.光照D.热量
2.该山地海拔2500米处与3300米处土壤含水量最高值出现时间存在差异,主要取决于(     
A.降水垂直变化B.坡面径流积累
C.云杉复苏时间D.潜在蒸发能力
3.推测该山地2500~3300米范围内,随着海拔的升高(     
A.土壤孔度增大B.土壤表层温度升高
C.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减小D.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
2021-05-31更新 | 561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1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三)文综地理试题

9 . “它不仅是一颗行星,也是一座家园”,这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恰如其分的评价。2015年7月23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发现一颗距地球约1400光年的行星,它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被人们称作“地球2.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最高一级是
A.太阳系B.银河系C.总星系D.地月系
2.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A.在八大行星中地球质量最小B.公转方向与其他七大行星不同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唯一拥有高等智慧生命的行星
3.人们推测“地球2.0”为宜居行星的依据可能是
A.行星表面有岩石和土壤B.行星表面的温度允许液态水存在
C.行星表面地势比较平坦D.行星可接受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
2019-10-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下图是我国毛乌素沙漠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毛乌素沙漠的地貌景观特征并指出其形成的气候条件。
(2)新月形沙丘是毛乌素沙漠的常见地表景观。请绘图说明该区域沙丘的主要特点并注明主导风向。
(3)近年来,榆林市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之一。推测当地防治风沙危害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